典蕴文化网>故事>属于我们的糟毛豆

属于我们的糟毛豆

收录日期:2025-11-20 17:14:20  热度:9℃

从事的工作很忙,一年有一大半时间都在加班,虽然公司离家不远,但要想准点下班却是很奢侈的事情。可是,晚饭若吃得晚,总会引起很多负面的身体问题,于是便开始有意控制饮食。但我一米八三的个头,晚上什么也不吃也不是个办法,幸好,家里有个贤惠的老婆,根据不同的季节,总会想方设法为晚归的我做一些家常小零食,最近,就正好是毛豆的季节。

她现在正在打理一个小淘宝店。每天傍晚的时候,老婆会把当天需要快递的货物,放入有填充物的纸盒子,装进一个黑色的大帆布包里,骑着自行车到离家不远的快递点发快递。工作忙完后,她就会去菜场弯一圈,看看能买点儿什么。正如我之前所说,这个季节,毛豆最好,上个季节则是蚕豆。

菜场里的毛豆总还是有的,三块钱买上一斤带回家,一边听着糖蒜广播,一边开始剪毛豆。毛豆这东西,一斤就是一斤,和有些买了一斤,处理完后可能连半斤都难吃到的食材不一样,比较实诚。但由此带来的,就是前期处理的繁琐——剪头。每一个毛豆,在开始制作之前都必须剪掉两头,如此单调的工作,至少在我看来,会比处理香菜、菠菜等绿叶菜要让人麻烦得多,更没有春笋和茭白之流来得爽气。

不过,老婆就是有耐心。基本上每逢毛豆季节,她都会买回来,每天重复着这个有点麻烦的事儿。然而她还吃得不多,主要是为了那个经常夜归的、嚷嚷着肚子饿的丈夫。其实,其他的菜,老婆也都是会烧的,只不过考虑到深夜进食的热量以及让人有些懊恼的锅碗瓢盆,糟货更让人省心省事。

烧上一锅水,煮开。放入毛豆,煮上十五分钟,捞出,放入早已准备好的糟卤里,盖上盖子,放入冰箱,然后就是等消灭它的人回家了。

糟卤是万能的调味品,什么都可以糟的它能让平时淡而无味的食品焕发出鲜香的好味,最关键的是,这种味道不像热菜那般,受温度的左右,冷鲜,可能是最好的概括。所以,老婆做糟毛豆的时候,有时还会随性放点豆腐干、鸡蛋、鸡爪等。

大概糟上四五个小时,豆子充分吸收了糟卤的精华,我也差不多到家了。工作压力再大,领导再闹心,只要一回家,一边有些应付似的喊着“老婆我回来啦”,一边朝着冰箱奔去。打开冰箱门的一刹那,扣开装有糟毛豆盒盖子的一刹那,外边的那些事儿,一瞬间就被关上了。

一般情况下,我还会打开一罐苏打水,放上两片同样是出自老婆大人之手的腌制柠檬片,然后打开电视和电脑,找到一部我俩认为都好看的片子,用毛豆、苏打水,打发这一晚仅剩的片刻时间。

也是只属于我俩的,最好的时间。

猜你喜欢

  • 最要面子的人,是皇帝

    过去有钱人家过生日办堂会,特别喜欢点郭子仪的戏,因为这位仁兄不但官做得大、人活得长寿、多子多孙,而且还一直被唐朝皇帝客客气气地捧着供着,没遭太大的猜忌,死后子孙也长保富贵。要知道伴君如伴虎,郭子仪是武将、功臣,曾统率过几十万大军,能混成这样

  • 岳母刺字的故事

    岳飞同施全他们整日在家练武,可没想到这一年汤阴县瘟疫盛行,王员外夫妇、汤员外夫妇都因染上瘟疫去世了。又遇上天大旱,粮食很少,价格昂贵,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牛皋熬不住清苦,在外面惹是生非,把牛老夫人也给气死了。岳飞当年正好二十三岁,已有两个儿

  • 岳飞出山

    康王于当年五月初一在金陵即位,大赦天下。于是召集四方兵马,李纲、宗泽等节度使及总兵都来护驾勤王。各地听到风声,也都陆续解送粮米来接应。汤阴县徐仁听说新君即位,亲自下乡催缴粮米;又劝富户乡绅凑足了一千担粮食,亲自解送。一路上克勤克俭,到了金陵

  • 岳飞挂帅

    金兀术在河间府听说康王在金陵即位,大怒,派金牙忽、银牙忽两个元帅,各领兵五千为先锋;又请他的大王兄粘罕、元帅铜先文郎领兵十万,直接杀向金陵。这时,岳飞同结拜兄弟吉青,正领着八百兵马,来到八盘山,忽然听到军士来报:“番兵的先锋已来到这里了。”

  • 岳飞大战爱华山

    岳飞被提升为副元帅,领兵十万北征,来到爱华山。岳飞心想:“这山地形很特殊,正好可以埋伏人马!如果将番兵引到这里来,一定能杀他个片甲不留!”正在这时,吉青求见,将两准节度使曹荣投降番贼、献出黄河一事向岳飞禀报。岳飞大吃一惊。于是便令吉青想方设

  • 林则徐“赔款”

    林则徐林大人烧了英国的鸦片,英国强盗不甘心,逼林大人赔款。林大人怎肯答应,一赔款,好像我们理输了,往后他们还要运鸦片到中国来。不赔!一万个不赔!英国强盗来动嘴,林大人把他们驳得哑口无言;他们开兵舰来动武,林大人就开炮打。英国人毫无办法,就到

  • 九品棋手曾国藩

    围棋最高的段位是九段,曾国藩下围棋没得段,只得了个九品棋手。这个"九品棋手"是怎么得来的呢?原来,曾国藩在洪泽湖与太平军作战,打了好几个月,不仅整个船队被太平军击毁,连曾国藩自己也差一点被活捉。因为在洪泽湖呆长了,两脚得了牛皮癣,化脓淌水,

  • 刘少奇跑龙套

    那年秋后一个晚上,宋小狗、张侉子领着戏班子在仪征月塘北边一个庄上搭台唱戏。当时六合、仪征、扬州一带流行洪山戏。他们的戏班子四县八乡都有名声,台下看戏的人挤得满满的。戏正唱到热闹处,忽然从庄外跑过一个人来,他在台下匆匆转了一圈,挤不进去就直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