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远走他乡的爱情

远走他乡的爱情

收录日期:2025-11-20 16:09:14  热度:9℃

伊蓝和海明是一对校园情侣,他们互相喜欢,是彼此的初恋。临近毕业,伊蓝坚决要跟海明走,丝毫不犹豫,海明内疚地对伊蓝说:“我以后一定好好待你,爱你一生一世!”

海明家在上海,有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而伊蓝家在西北的一座小城,到达对方的城市要坐3种交通工具,先乘飞机,再坐大巴,最后坐小车或者的士,大约需要7个小时。他们都见了对方的家长,海明的父母很喜欢伊蓝,说她是个贤惠的女人,而伊蓝的父母却不满意海明,理由是上海离他们家太远,不希望宝贝女儿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伊蓝父亲还哭了,说:“我的宝贝女儿从小就是我们的掌上明珠,我从来不让她受一点委屈。要是她在那边受了委屈,又回不了家,该怎么办?”海明发誓说,自己一定会好好待伊蓝,请伊蓝父母放心。伊蓝也安慰父母,说自己能照顾好自己。伊蓝离开家乡的那一刻,父母都哭了。伊蓝不忍心回头,头也不回地走了。

来到上海没多久两个人就领证了,公公婆婆虽然不怎么做家务,但对伊蓝还算是不错。一年后,伊蓝生下了儿子,一家人都沉浸在喜悦当中。公公婆婆还会拿钱给伊蓝,让她买补品吃。随着孩子的出生,家里的开销急剧攀升,而伊蓝因为生孩子没有再去工作,于是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海明一个人身上。海明发誓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好生活,于是拼命工作,就这样,海明越来越忙,甚至连周末都在加班,很少回家。

伊蓝常常独守空房,好在还有个孩子。伊蓝对海明的工作表示理解。30岁时,海明跳槽到了一家大公司,35岁又当上了销售总监,年薪百万元。夫妻俩开始筹划买房。从此刻开始,公公婆婆对伊蓝的态度变了,不停地在伊蓝面前夸自己儿子有本事,明里暗里说伊蓝挣不了钱。伊蓝也是好脾气,不计较。

有一天,海明带了一个女人回家。这是个明艳的女子,一看就很厉害,一副成功人士的样子,处事落落大方。海明说,这是他下属部门的经理。这位女子也非常会做人,一来就送公公婆婆金项链和翡翠,还有酒和补品,公公婆婆看到这位女子立刻笑逐颜开。

后来,伊蓝听说女子30岁,未婚,是上海本地人,是一位业余模特,兴趣广泛。她在旁边听丈夫和她从商业聊到政治,从社会谈到人生。两人话语默契,像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像是多年的闺蜜、兄弟,又像是……伊蓝不敢往下想。

自从这个女人来过家里之后,丈夫常常彻夜不归,而公公婆婆话语里也有想赶伊蓝出去的意思。终于有一天,一纸离婚通知书让伊蓝猝不及防,伊蓝不敢相信,她会得到今天这样的结果。烦躁、心痛过后,伊蓝还是签字了,冷静地离开了丈夫家。

可能是伊蓝太过于冷静,丈夫更内疚,给了伊蓝50万元钱。伊蓝想,还不算一无所有,还可以先维持一段时间。伊蓝租了一个地下室,拼命找工作,终于有一家辅导机构回复她,让她来面试做助教,月薪5000元钱。虽然不高,但总好过没有。从此,伊蓝白天工作,晚上回来复习雅思和其他知识。一年后,她的专业知识有了很大提高,月薪也达到了1。5万元钱。此时,伊蓝有点感激丈夫的離开,是他的离开警醒了自己。现在,她不再是寄生虫,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职业女性,她也不再惧怕把离婚的消息告诉父母了。

有一天,伊蓝的孩子对她说:“妈妈,虽然我不想爸爸妈妈分开,但是现在我觉得妈妈从来没有这么漂亮过。”那一刻,伊蓝觉得很欣慰。

猜你喜欢

  • 不是刀锋

    有一天,天气阴寒如刀锋。下午跟几个朋友喝酒,几杯下肚,几个人心里都有点儿抑郁。忽然谈起人生,這类话题总会让人多喝几杯酒,所以我忽然诗兴大发,就以“风光”为题,赋诗一首:王孙公子裘马轻,马后仆从众如云。鞍前一壶雕花酒,行前轿中是美人。我说:“

  • 理想三则

    少年理想去寻找它的主人。理想找到了少年说:“我来啦,我的主人。”少年抬头看了它一眼,没有理它。他又把头埋进摊开的小说里。课桌上的教科书还没有翻开,打开的笔记簿上也没记一个字。放了学便收起了小说,空手回到家里。有一天,父亲突然问他,是继续上学

  • 有所失必有所得

    艾伦现在是一位知名的律师,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从前只是个小小的速记员。对于艾伦的一生来说,影响最为深远的只是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那还是十几年前,艾伦在一家小公司做速记员,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当天晚上有一场重要的橄榄球比赛,艾伦的同事们都急着跑

  • 一盎斯忠诚,等于一磅智慧

    美国著名银行家克拉斯特别信奉一句话:一盎斯忠诚等于一磅智慧。他说自己的亲身经历很好地验证了这句话。年轻时,他是个不安分的小伙子,不断在变动工作。他曾经做过交易所的职员、木料公司统计员、簿记员、收账员、折扣计算员、簿记主任、出纳员、收银员等,

  • 先控制自己才能控制他人

    在宾夕法尼亚的一家杂货铺里,富兰克林(十八世纪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亲眼目睹了一件事,它说明了自制的重要性。在这家杂货铺受理顾客投诉的柜台前,许多女士排着长长的队伍,争着向柜台后的那位年轻女郎诉说她们的遭遇。在这些投诉的妇女中,有的十分

  • 嵌在心灵的三句话

    不知不觉的,已在人生的旅途上走过30个春夏秋冬,想想自己在30年里,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们那里,听到的话语也许不止千言万语,然而使我久久不能忘记,至今铭刻在心的却是三句话。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读小学三年级时,我转到了县城小学。到城里后

  • 永远把家和家人装在心中

    那是在很多年前,有一个小男孩出生在一个农家,从他记事的时候起,他就像大人一样每天跟随着父母到田间劳作。因为,他们家生活条件十分拮据,在他的身下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每到发洪水时,他就会手持一根带铁挠钩的长竹竿守在河边,瞅机会打捞漂在河面上

  • 不要做那只饿死的猴子

    一次和朋友聚会,一个小有业绩的朋友出了这样一道问题:“有一只经过测试很聪明的猴子,人们把它关到了一间铁笼里,笼子是用铁柱焊成的,铁柱与铁柱之间刚好可以容猴子把手臂伸出来。连续两天,人们不给猴子吃东西。第三天,有人给猴子拿来一串香蕉,放在离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