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出来混,迟早要还

出来混,迟早要还

收录日期:2025-11-20 14:57:25  热度:12℃

经过媒体曝光,唐骏学历的事儿摆上桌面,他承认毕业的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属于“三流大学,说四流也可以”,其他不置可否。其实以他的能力,做什么都应当做得不错,这种画蛇添足的事还是不做的好。

记得N年前一次开会,领导说,有个做生意的老板提出捐150万元,让我们授予他“荣誉教授”称号。150万元,在当时是很大一笔钱,而“荣誉教授”的称号也不用发工资、不占编制,挺诱人的。只是这“生意”当场被老教授否决了:“他那个保健产品没啥科技含量,授予他哪种学科的教授?咱们可不能卖职称,坏了名声。”后来听说,那老板把钱捐给自己家乡的一所大学了,也当上了“荣誉教授”。现在那老板已经销声匿迹,否则媒体要翻他的历史,也许会有猛料。

在我们单位,博士遍地都是,现在进人非博士都不录用。结果行政部门也来了年轻的博士,不过做的是填表、通知开会、接电话、折腾数据的活儿,我觉得,这是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由于学历拉不开档次,导致每年评职称竞争激烈,不利于留住人才。现在,因为技术职称对学历、论文啥的要求相对低,已经有人宁愿从研究系列转为技术系列,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都是让学历给闹的。

中国人奉行现实主义,老话说“英雄不问出处”。与其死乞白赖造个假文凭,不如踏踏实实学门手艺。人有特长,就像饭馆有“招牌菜”“一招鲜、吃遍天”。

我有个中学男同学,上学时因为“挂红灯”太多,害我们班评不上优秀,“影响老师年终奖”,经常被老师点名批评。他没考上大学,只上了技校,这在当时是下下策。一晃好多年过去,同学聚会,就数他最忙,手机一直响,全是十万火急:“您在哪儿,我们这就派车接,您再不来就得停产了。”一打听,他在技校学的是电焊,从毕业起就没换过工作,几十年踏踏实实地做,现在竟成了远近闻名的“焊王”。人家的锅炉、管道、设备出了问题,他敲一敲、瞄一瞄,就知道问题在哪里。问收入?我们聚会,每人交100元,他出手就是1000元,比当总裁的都痛快。

假的就是假的。公众人物不要随便编造神话,穿帮了会死得很难看,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猜你喜欢

  • 打折

    又是一季开始,今年的春天有些迟缓地在冷冷的清风里羞涩亮相,厚厚的冬衣,羽绒衣、皮衣棉鞋、手套还依然是善于保暖的人们外出的行头。然而,沿街的店铺却早早地为这个略显料峭的春日平添了几许热闹与鲜活。店门口,醒目的标着清仓大甩买或是全场货品三折、二

  • 拿着别人的地图,怎能找到自己的路

    至今记得自己小时候,如果遇到人生重大问题,我鲜少问别人意见,都尽量自己去找答案,因为别人给的答案不一定对自己的问题有效,所以我除了思考、研究、观察、实验之外,还会大量看书、上网搜信息,让自己成为自己问题的唯一解答者。当我成为作家与老师后,我

  • 不抱怨的世界

    觉得自己悲惨的人不但喜欢把别人也拖下水,而且还要证明这一切都是其来有自。健康的沟通是:直接找那个和你发生问题的人谈,而且只跟那个人谈。和另外一个人谈就是抱怨;这会形成三角习题,也会继续制造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觉得别人常在抱怨,是因为你也一

  • 我做的是“马桶学问”

    如果不是当年的那次咬牙应聘,现在的熊素琼还在重庆乡下种田。第一天初选,熊素琼就因文化低、身高不够没有过关,因为应聘者大多数是大中专女生。当时她很失望,但她立即想:能当一名清洁工也好。于是,她想出了一个馊主意”:她从废品店里买了一

  • 大笨象和七个小孩

    很久之前有只年轻的大笨象在原野上看到有七个被人遗弃的小孩,大笨象含辛茹苦地把他们带大 后来这七个小孩长大后各自成家都离开了大象养母,但是每次一遇到挫折失败,这七个小孩就会回家找大象妈妈伸手要粮,象妈妈总是竭尽所能 将仅有的粮食全部奉上。后来

  • 贫穷,不是我们卑微的理由

    在大学的校园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来自农村,他们出身贫寒,他们没去过麦当劳,没吃过肯德基,更不知道星巴克为何物。但是,他们艰苦朴素,他们坚强执着,他们默默无闻,他们成绩优异。我所有的朋友们,请别嘲笑他们。请别嘲笑他们的穿着是多么的过时落伍;

  • 请专家

    铝型材厂挤压车间里的挤压机突然坏了,油压老是提不上来。生产经理立即组织设备科技术人员抢修,设备科一帮人忙碌半天,终于发现了问题:是一个开关按钮出了故障。本来应该有两个支撑的小弹簧,其中一个由于起固定作用的塑料柄老化断裂,脱落了,导致按钮失灵

  • 人一定要靠自己

    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由于事业上的不顺总觉得有些烦躁,身心有些疲惫。生物钟也不停的在变化,于是忘记了何为白天,何为黑夜,只知道,醒着的人生是白天,沉睡的人生是黑夜。但人生总是黑白颠倒,生活也会迷失反向,人生不是生活,但生活却是人生,人生是需要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