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唐代名相张九龄是谁?张九龄是如何妙对太守

唐代名相张九龄是谁?张九龄是如何妙对太守

收录日期:2025-11-20 15:26:39  热度:9℃

开元年间,留侯张良的后人张九龄成为了唐代有名的贤相,被誉为岭南第一人,是开元盛世最后一个名相。

民间传说其出生时就有异象,其母怀胎十月仍未分娩,一算命先生称:腹中胎儿乃非凡人物,因此地太小,容其不下,必须到大地方才能出生。于是张家只好迁到韶州,张九龄就是在这里出生的。

张九龄天资聪慧,自幼便才智过人,长至五岁便能吟诗作对,有神童之名。

在张九龄七岁那年的春天,还发生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当时,张九龄跟随家人到十分有名的宝林寺游玩进香,寺里香客如云,张九龄孩子心性,觉得十分好玩,一路玩闹着,在进寺庙之前还摘了一枝开得灿烂的桃花,将它藏在袖子里。

突然,有一个特别洪亮的声音喊到:韶州府太守率州衙官员进香朝拜。一时之间,殿前的香客纷纷回避开来,给太守空出朝拜的位置。张九龄倒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他看着太守的随从拿出供品,一点也不害怕。

太守见张九龄长得活波可爱,起了逗弄他的心思,就问张九龄:孩子,你一直盯着供果,莫非很想吃它们?我给你出个对子,只要你能对上,我就给你供果吃,如何?

张九龄自负才气过人,自信地回答:好呀!

太守早就看见了张九龄藏在袖子里的桃花,随口就出了一个上联:白面书生袖里暗藏春色。

张九龄张口就对了一个下联:黄堂太守胸中明察秋毫。

太守大为惊异,他没想到一个七岁稚童竟然能脱口而出对上他出的对联,而且还对得很好。为了测验张九龄的才气,太守又出了一个对子考验张九龄。太守说:一位童子,攀龙攀凤攀丹桂。

张九龄利用当时的环境,对了一个: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

太守听了连连拍手叫好,大赞张九龄才智过人,就依照诺言,给了张九龄几个供果。

张九龄拿了太守赏的供果,就跑到一边去玩了。一个和尚看见张九龄怀抱供果,误以为张九龄的供果是偷来吃的,就拉着张九龄质问。

张九龄告诉和尚,说供果是他对上了太守的对子,太守赏给他的,和尚偏偏不信,一定要张九龄说出对的什么对子。张九龄就原原本本的把太守出的对子复述了一遍,那和尚问张九龄对的下联是什么,张九龄见和尚这般冤枉他,就打算捉弄和尚,于是灵机一动就说自己对的下联是:满寺和尚,偷猪偷狗偷青菜。

和尚听了张九龄的话,脸色变红变白又变青,他觉得他们宝林寺的和尚都要被面前这个孩子害死了,万一太守真的认为他们都是偷窃之徒怎么办,于是拔脚就要追太守去解释这件事。

张九龄的神童之名可不是白白得来的,要知道他那时也只有七岁而已,现在许多人七岁的时候还在读小学二三年级吧!

猜你喜欢

  • 夫妻是彼此的翅膀

    他是三流画家,却不愿放下艺术家特有的清傲。她是众所周知的商界女强人,叱咤风云……可是10年前,她不过是一个乡下女孩,他却是高官子弟。父母给他介绍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孩,她从同学口中得知了这件事,便拉着他到超市,笑着说,傻瓜,第一次到女孩子家里

  • 等你感动我

    起初,谁都不认为她与他是般配的。她的父亲是小城某单位的一把手,家境优越。而他,虽说有学历、有工作,但长相一般,家中只有一个年迈的寡母。她的家人强烈反对,可她,却铁了心要跟他好。后来,有人问她看上他哪一点时,她幸福地笑着说了两个字:“善良。”

  • 爱的守候

    李嫂开了一家小饭店。这天,饭店门前来了一个女孩,女孩不吃饭也不说话,心事重重地踱来踱去。李嫂悄悄观察了好久,终于忍不住走过去,疑惑地问:“姑娘,遇上麻烦了?”这一问不打紧,女孩眼圈一红,眼泪便在眼眶里打转。李嫂断定姑娘真是遇到麻烦了,便开导

  • 我曾经这样爱过你

    那天,我与一群旧友在国际大厦喝醉了酒。全喝高了,忽然有人说,咱们都说说自己的初恋行吗?必须说真话。大家都说这个主意好,谁没有初恋啊?第一个先说的是一个30多岁胖乎乎的女人,她醉眼惺忪地说,知道吗?我的初恋只是一个人的初恋——那年我18岁,去

  • 结婚的意义

    一个同事说,她要结婚了,因为两个人在一起就能早一点买房子;不久前,朋友说,想结婚,因为想要一个孩子,生活实在没有趣味;还听到过不止一个人这样说,对方条件还不错,就结婚吧……我仿佛已经很久都没有听到有一个人说,他要结婚是因为很爱一个人,因为想

  • 不能让他太放心

    某男,爱玩成性隔三差五就招呼一帮朋友溜出去了。有时去香港澳门,有时是西藏云南,有时干脆跑到肯尼亚去看野生动物,把公司、家和孩子全部甩给老婆打理,短则数日,长则数月。他老婆一个人在家忙得焦头烂额,自然是满腹怨言,为此也吵了不是一次两次,怎奈人

  • 北京爱情故事

    地铁站台上人很多,拥挤、混乱,我早就习惯了,这不过是北京普通的一天早上7点45分。我每天都赶在这个时间左右来到地铁站,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保证在下了地铁转乘公交车赶到公司上班不会迟到。还有一个原因,我常常在这个时间看到一个姑娘,一个我喜欢的姑

  • 露水夫妻

    那些风言风语传到史绪涛耳朵里时,史绪涛正和韦腊香一起在千里之外的广东打工。本来是不相干的两个人,因为一个电话,就走到了一起,这一走就是半个月,换句话说,两人做了半个月的露水夫妻。那天史绪涛在超市给媳妇伍梅挑羽绒服,要过年了,他打算回家的,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