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越国美人郑旦简介 郑旦为何不如西施有名?

越国美人郑旦简介 郑旦为何不如西施有名?

收录日期:2025-11-20 13:11:33  热度:8℃

西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间谍,忍辱负重入吴宫后,乱吴霸越。越国得以打败吴国成为春秋五霸最后一霸,与他的励精图治离不开关系,更与西施的美人计有关。

西施本来是一位普通的浣纱女,士大夫范蠡进献美人计,随后在越国选中貌美倾城的浣纱女西施。

越王以三年的时间,教授西施礼仪、歌舞、步履,将她从一位普通民女,变成一位出色的宫女。送入吴国之后,果然迅速得到夫差宠爱,乱吴后宫。

西施以其貌美和传奇的故事,入中国四大美人之列,因此而广为人知。四大美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西施居四大美人之首。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越国进献美人实施美人计,其实不止献了西施一位美人,而是足足八位。

其中一位名叫郑旦,容貌与西施不相上下,合称为浣纱双姝。西施早年虽然长的漂亮,但是却并不自信。是郑旦一直在旁边鼓励西施,让她自信起来。

西施说自己脚大,郑旦就帮她做长裙子,掩饰缺点。西施说自己的眼睛不如郑旦大,郑旦就让西施与自己在湖中照面。对她说:我们的眼睛在湖里看上去就像4条鱼,鱼不是身体长久好看,眼睛也不是大就好看。

在郑旦的鼓励下,西施找到了自信。都说自信的女人最美虽然西施以前也美,但空有容貌,如今却形神兼备。

既然郑旦与西施是好朋友,二人还被范蠡共同选入后宫,为何后世人却很少听说郑旦之名呢?这恐怕与郑旦的经历有关。

郑旦与西施同入吴王后宫,西施后来成功完成使命,吴国被越国打败。关于她的结局虽然猜想很多,但是无一不是在乱吴之后。而郑旦却早早去世,史书上说经年而死。

经年可以解释为一年或者若干年,不管哪种,郑旦都没有活到吴灭国的那天。郁郁不得志,经年而死,夫差哀之,葬于黄茅山。

关于郑旦之死,有人说是因为嫉妒西施。郑旦虽然与西施生的同样漂亮,入吴王后宫后,迅速得到吴王的宠爱,宫中其他女子都比不过二人。

但是美人的美是不相同的,可能吴王更喜欢看起来病弱,惹人怜爱的西施。所以渐渐的冷落郑旦,郑旦最终郁郁而终。

这种说法赞同者有之,不赞同者更有之。不过不管郑旦是怎么死的,她都没能活到吴国灭亡那日,所以人们才会选择性忘记她,而记住经历更为传奇的西施。

千百年来的文人墨客,为西施作了多少好词佳句,这就又给西施宣传造势。如此下去,郑旦被慢慢遗忘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猜你喜欢

  • 方腊的神马

    方腊的战马是匹神马,它在千军万马中救了方腊。义军在杨家溪滩一战失败后,方腊就连人带马躲在后山上的一个石岩洞里。官兵明明看见方腊骑着红马向后山奔山,便把后山密密层层包围起来,搜了一遍又一遍,总是找不到。后来,官兵找到了这个岩洞,正要进去搜索,

  • 施耐庵在郓城作训导的传说

    在郓城县张营乡驻地东北方向一点五公里处,有一刘家林,刘家林内却只有一座元朝国子司业刘本善的坟茔,一幢五米高的石碑矗立在旷野之中。由于黄河泛滥造成泥沙淤积,墓前的石马石羊等石刻早已淤没于黄土之中,碑前的石翁仲,只露出肩部,神色凝重,似乎有满腹

  • 威武不屈的方腊

    方腊在杭州失败后,带着众兄弟和众义兵退回帮源洞家乡,准备重整旗鼓,抄徽州小路去攻打金陵。哪知宋朝皇帝从各州各府调来了二十万大军。义兵退到杨家溪滩,背后宋军的一个先行官,领着大批马队赶来。方腊一见,就叫众兄弟领队伍先行,自己提着火刀站在那里等

  • 方腊撒米成兵

    淳安有个民谣,说方腊能撒米成兵,撒谷成将,王茅杆当刀枪”。方腊义军在杨家溪滩打了一仗,宋军人多,从四角八方围了上来。方腊赶忙叫众兄弟带领队伍往洞源里退,可是后面的宋军却紧紧跟随着。到了贤墓前,方腊看见村头水碓里有一堆谷,一堆米,

  • 方腊三问军师

    据说,汪公老佛是方腊的军师,也是方腊的师父,方腊凡有军机要事,都先问过他。不过,由于方腊的性子太急,做事总想一步登天,汪公老佛讲的许多话,他都没有完全依到,结果,起义失败了。现在淳安民间还流传着两句话:宋江该早不早,方腊该迟不迟。&rdqu

  • 方十亭的故事

    方十亭,方十亭,一身赤胆赛关公。只因临岐去催粮,回来碰上宋贼后人。为救百姓挺身出,杀得宋兵吓断魂。力尽刀缺遭围困,浓眉倒竖尽了忠。这几句歌谣,眼下能唱的人不多了;可是方十亭”的故事;还有许多老年人知道啦。传说,方腊义兵退到洞源里

  • 无底洞的故事

    前头坑,后头山,山连山,牛角尖,抬头望,一线天。这首民谣说的是朱池岭的无底洞。无底洞不偏不倚,正好在建德、淳安、分水三县交界的地方。为什么叫它无底洞”呢?说来话长。宋朝方腊起义,他的妹妹百花公主,带了义军去攻打杭州,一路上进展十

  • 洪肥猫的故事

    青溪县洪家庄,有个大财主。大家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据说他是状元洪伦的子孙,有钱又有势。他生的肥头肥脑,逢人总是笑,可做起事来一肚子毒。人们当面称他洪老爷,背后却唤他洪肥猫”。那一年,方腊起义的消息传到了庄里,大家都乐坏了,就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