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这是我的选择

这是我的选择

收录日期:2025-11-20 16:14:01  热度:7℃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欢迎,但是我得实事求是地说,我很不情愿地站在这儿。因为我很怕来到这里,又被贴上一个叫青年导师的标签,我身上标签够多的了,用得最多的叫学术超男,我真的不想再贴上一个标签叫青年导师。我今天来只想和青年朋友们一起探讨、交流、分享。如果说有导师的话,我希望你们同时也是我的导师,我们互为导师。

请问十八岁的时候,你们在想什么?干什么?大家都在高考。那我十八岁的时候,干了什么呢?我十八岁的时候,做了一个勇敢的决定,参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我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勇敢的决定呢?因为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是苏联作家威拉·凯特林斯卡娅写的,它的名字叫《勇敢》。它描述的是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一批共青团员到西伯利亚,去建设一座共青城。我读了以后,热血沸腾,我说:“我也去,我也写一本中国的《勇敢》,我要成为中国的威拉·凯特林斯卡娅。”我就这么坚决地去了,而且还非常幸运,到了乌鲁木齐以后分单位,就把我分到了农八师共青团农场。

我当时就是要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去了以后,才发现,那个被诗意地描述过的地方,证明了生活不是诗,等待着我们的是无法形容的寂寞、单调、劳累、纠结。我住进了牛棚,跟牛住在一块。第一天什么活?挤牛奶。我上去就挤,根本挤不出来。老职工跟我说:“不是这样挤的,你得先让小牛吃一口,把奶胀出来。”我说:“这小牛怎么弄呢?”他说:“你把小牛放了,让它吃啊。”小牛拴在旁边,我把小牛解开来,小牛冲过去,一口咬住,吃奶,我在旁边看着。老职工说:“你怎么还看着,它都吃完了,你还挤什么呀?”我说:“这怎么弄啊?”他说:“你拽过来呀。”我拽那牛,根本就拽不动,初生牛犊不怕虎,它还怕我吗?好不容易拽过来,把它拴上,它又挣脱了。刚挤了一点奶,母牛发现了,很愤怒地一脚就把奶桶踢翻了,然后顺便也给了我一脚。老职工说:“你怎么这么笨?”后来班长过来说:“要不你放牛去吧。”班长给了我一根很结实的棍儿,我说:“拿棍儿干吗呢?打狼啊?”他说:“狼倒是没有的,打牛,牛不听话,你就打它。”于是,我就带着书,赶着牛出去了。出去以后,牛在那儿吃草,我就看书,看了一会儿,一看,牛群没了。只有一头牛还在跟前,正准备往前冲,我赶快拎着棍子就过去,我说:“你站住,你上哪儿去?”牛看了我一眼,然后走了。最后,我的跟前一头牛都没有了,然后只好拎着棍子一个一个去赶。

我很快就从畜牧班被调到了大田班。后来,我在兵团干完了几乎所有的脏活、累活、苦活。比方说有一种活叫“脱裤腿”,就是棉花苗长到这么高的时候,要把苗下面的两片叶子打掉。因为苗只有这么高,你弯着腰是够不着的,得跪下来。跪下来以后,用两只手去弄,然后就膝行,一爬就是一天。兵团的田叫条田,那个条田一望无际,根本看不到头,你每天必须从这一头,爬到那一头,然后把另外两行的叶子打完了才爬回来,这一天的活就算干完了。你要是速度不够,根本回不来。那个时候我看着那一望无际的条田,就想我的希望在哪里?现在很多年轻人说看不到希望,你到条田去看看。

后悔吗?不后悔。因为那是我自己的决定,我不后悔。我到现在都认为,当我服从自己的内心最强烈的冲动的时候,不管它的结局是什么样的,不管将来我会吃多少苦,我无怨无悔,选择即负责。人生能有几回“二”,何不潇洒“二”一回。我想我既然做了这个梦,虽然生活不是诗,虽然生活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可以给我提供那么多素材,让我成为一位伟大的作家,但是我的梦,我得继续做下去。所以我当时读了很多书,而正是由于这样一个积累,最后让我考上了武汉大学。

2005年上《百家讲坛》,2006年《品三国》,我也不想装谦虚了,确实出名了。两件事告诉我出名了。第一件事情,我在香港遇到一对老夫妻,过来说:“你是不是易中天?”第二件事情,2006年8月份《品三国》在北京首发,当时西单图书大厦被排队来签名的读者团团围住,西单图书大厦被围了一个圈以后,还排不过来,就从地下车库穿过去,一直穿到了居民区,然后居民打110报警。北京市西城区公安分局来了一个副局长,十七辆警车,一百个警员维持秩序。这大概就是世俗眼睛里的成功吧,同样按照世俗的眼光,我易中天好歹也算叫功成名就,同样按照这样的眼光,我应该含饴弄孙,安享晚年。但是我突然有一种冲动,我决定要写一部三十六卷本的《易中天中华史》。就是像这样的一本书,要写三十六本,这又是什么概念呢?两个月写一本,得六年,而两个月是写不了一本的,因此得八年。当时消息发布以后,就有人表态说:“这事如果不是易老师疯了,就是我疯了。”可是我就是想做呀,我内心就是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我就是想写这么一部东西。我现在可以告诉诸位的是,已经出到第八本了,我还会写下去,一直到无能为力为止。

非常巧的是,前不久我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一档纪录片的拍摄,纪录片叫《客从何处来》。到了河北省图书馆,我才知道,图书管里放着我曾祖父的一套书,叫《太平草木萌芽录》。我发现这本书里面,我曾祖父给他的子孙有一条遗训:“自叙平生至愿:荣华富贵皆在所后,惟望子孙留心正学,他年蔚为名儒,则真使吾九原含笑矣,群孙勉乎哉。”我居然是在完成曾祖父的遗愿。通过这次拍摄,我才知道,原来我身上有股力量,这个力量被《客从何处来》剧组称为血脉遗产。

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 跟我走,请穿平跟鞋

    勇往直前的高跟鞋战士她得理不饶人的气势,严于律己、苛以待人的威风,不把事情做到100分决不罢休的执拗,既让她步步高升,也让她在朋友圈里四面楚歌。曾经,她与儿子的班主任较真,弄得儿子和班主任都下不来台。曾经,她毫不客气地指出婆婆娇惯孙儿的做法

  • 婚姻,是一张彩票

    “我嫁你简直像私奔”陈仲义人高马大,长相一般,穿着随意,属于内秀型。他在一所大学执教,是省内颇有名气的诗评家。本来出席省、全国性的一些诗歌讨论会都要有他,但自从与舒婷结婚之后,全让舒婷给硬挤掉了。他们同住在鼓浪屿一条街上,推窗可望,临街可呼

  • 女人的真爱

    我曾以为她是个成功而又幸福的女人。她是我曾经的女上司,四十一二岁的样子,但依然风韵犹存,充满征服欲望,再刁钻的客户只要碰上她,绝对会俯首称臣。有一次公司宴请所有客户,女上司很坚决地要求一位很儒雅的老总将酒喝下去。他推辞再三,躲不过,脸色便明

  • 亲爱的,你给了婚姻什么……

    14年前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我众叛亲离,跟着深爱的你到深圳做了打工妹。贫穷的你落榜后除了生病的母亲、衰弱的父亲和那半间破瓦房,就剩下我了。记得当初来深圳打工的路费用的也是我做一个月民办老师的工资。我所受的苦都是为了今生能与你长相厮守。或许,

  • 半路夫妻暖暖爱意

    因了相似的经历,两个人惺惺相惜中生了许多细小的情愫。丧夫多年的她便决定嫁了。旁人贺喜,她淡淡道:两个苦命人搭伙过日子罢了,眼睛中却不免含着笑,偷眼看他,他嘿嘿两声,应道,是啊!搭伙过日子。她眼中的那一点点期待黯了下去——她知道,他还是忘不了

  • 爱的方向

    电话里,他一如多年前,在那青涩的年华里,柔声问她:要不要接你过来,我买给你吃?捂着电话,她的泪就下来了。有多少年没有吃她喜欢的花生了?是反季的花生,在不属于收获的季节里,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却贵得惊人。她来自江汉平原,每到学生们秋季开学的时候

  • 别让优秀成为原谅的借口

    同学杨帆准备离婚,问起她怎么回事,她极冷静地同我讲:“我已经起诉了,法院将择日开庭,从心底说,我不愿意离婚,可是我决不能让优秀成为原谅的借口。”说话的语气是那样的平静,只是放在膝盖上的双手在微微地颤抖,我的心底涌起一阵阵的酸楚,同时也为她的

  • 鱼头的滋味

    今年本城流行湘菜,剁椒鱼头更是风靡一时,偶尔有朋友请客点到这菜,我便想起一段关于鱼头的往事。那年那月,我去男友家吃饭,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红烧鱼刚端上桌,男友便一声不响地一伸筷子,把鱼头夹到了自己的碗里。回去的路上,我有点疑惑:“一起吃过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