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捡破烂的父亲

捡破烂的父亲

收录日期:2025-11-20 12:01:34  热度:9℃

他有丢三落四的毛病,早晨洗脸,会忘了关水龙头。用高压锅煮粥,最后粥成了炭。最危险的一次,高压锅炸了,击碎了油烟机。这个消息被他的母亲知道了,母亲一大早赶到城里,一开门便问:“人伤着没有?”

母亲只有他一个儿子,从小很宠。娶了老婆后,母亲总是交待他的媳妇,他不吃辣,晚上睡觉喜欢把手伸出来,不能吃太油腻的东西等等,为这些,他的媳妇和母亲关系搞得很僵。 老太太也知趣,一般不来城里。想儿子了,才会到儿子在城里的家,坐一会,看看儿子,平平淡淡地交待几句就回乡下了。

有段时间,他听说母亲的腹部经常隐隐作痛,但他一直没在意。最后他父亲打电话来说,母亲因为疼痛已经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了,他才感觉到事态严重。他租了车,把母亲拉到医院检查,结果十分残酷,母亲得的是绝症。

母亲似乎知道了结果,很淡然。她说,活了六十六,我也该知足了。他听了,说:“妈,你怎能这样说呢?”随即,泪就下来了。

一个星期后,他的母亲做手术。麻醉前,她突然想起一件事,对护士说:“叫我儿子进来。” 医生劝道:“现在除了医生其他人是不能随便进手术室的了。”

她一听,在手术室大喊大叫起来。医生没辙,只好让他穿好防护衣进了手术室。母亲说:“儿子啊,以后自己烧饭的时候,千万别忘了关煤气,要么以后不要用高压锅了,或者就吃快餐。” 他走出手术室后,一直在垂泪。

手术进行了两个小时,手术结果比预料的更糟。母亲推出来后,已经不能说话。医生说:“情况真的很糟。” 两天后,他的母亲走了。

这个故事是一位朋友告诉我的。这事已经过去了五年,但他在讲他的母亲时,眼泪仍然不由自主地掉下来了。


猜你喜欢

  • 两落两起的“中东王”

    两落两起的“中东王”作者:李铭郑金发他曾是一个穷小子,更曾一度深陷囹圄,但他又很快走出低谷,并在政坛大显身手。他不惜和叙利亚刀兵相见,与盟友以色列翻脸,同时铁腕镇压国内反叛势力。他被认为是“新时期的苏丹”,甚至有媒体封他为“中东之王”。铁腕

  • 六小龄童:企盼传人

    六小龄童:企盼传人作者:周群锋章金莱(六小龄童)家中门厅的墙壁上有一块“猴王世家”牌匾,这是冰心老人在上世纪90年代所题。至今,“章氏猴戏”在中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今年六小龄童已经55岁。这些年,他通过很多方式,苦苦寻找,却至今未发现“

  • 《义勇军进行曲》在台湾

    《义勇军进行曲》在台湾作者:陈其禄抗战爆发77周年之际,两岸依旧各自举行纪念活动,不过,今年多了段小插曲。7月7日,95岁高龄的台湾前“行政院长”、国民党籍退役上将郝柏村,受邀赴卢沟桥参观抗战纪念馆。在接受央视专访时,老爷子神采奕奕,随口唱

  • 胡雪岩“烧冷灶”名利双收

    胡雪岩“烧冷灶”名利双收胡雪岩别出心裁地“烧冷灶”,甚或将竞争对手变成朋友。光绪年间,在左宗棠的鼓励和支持下,胡雪岩欲做丝绸生意。但这种生意并非冷门,因为那时庞云缯在浙江的丝绸生意已成气候。尽管他的背后有左宗棠撑腰,可胡雪岩并没有贸然行动,

  • 李宗盛的自我疗伤

    李宗盛的自我疗伤因为《顶级厨师》,有幸与李宗盛有金兰之谊。和宗盛大哥在一起,话题大抵离不开美食。而宗盛真正痴迷烹饪,源于与林忆莲那段婚姻。他俩喜结连理后曾于上海度过两年半难忘时光。Sandy父母是地道“老上海”,原先居住在法租界一带。一日三

  • 紧握的,都被捏碎,轻捧的,都飞入星空

    紧握的,都被捏碎,轻捧的,都飞入星空最初让人惊讶的是他的琴音。无论是险象环生的现代作品《夜巷》,还是高难段落密集的改编曲《歌剧“唐璜”的回忆》,无一不被他的手指驯服,冷静华丽的演奏,光洁利落的音色,举重若轻的技法,在耳朵是入口的世界里,他曾

  • 当代中国的喧嚣与真实

    当代中国的喧嚣与真实作者:莫言关于真实:我想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的本来面貌,也是事实的本来面貌,有时候喧嚣掩盖真实,或者说是会掩盖真相,但大多数情况下,喧嚣不可能永远掩盖真相,或者说不能永远掩盖真实。我可以讲4个故事,来证明这个论点。第一个故事

  • 名人“最后”的故事

    民国时期,大师辈出。如今,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然而,他们的精神、思想、信仰种种,却不会轻易被雨打风吹去。哪怕是他们生命“最后”的故事,读来也格外动人。1950年12月19日晚,傅斯年穿着一件厚棉袄伏案写作,妻子俞大彩坐在对面缝补他的袜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