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张维加:一株茁壮成长的野草

张维加:一株茁壮成长的野草

收录日期:2025-11-20 14:12:16  热度:10℃

没有上幼儿园、上学后不择校、不补课、不上兴趣班、有些课还不上,一个不按照如今的教育“常规”出牌的男孩儿,2011年却以全额奖学金走进了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天体物理学博士。

张维加5岁时,随父亲搬到杭州,在三墩落户。父亲将他送到单位的幼儿园。幼儿园就在父亲的办公室楼下。可只上了几天,小维加就说没意思,不想去。父亲也不勉强他,让他呆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自己在工作之余教他,自己准备教材,出题目,做算术,100以内加减,小学一二年级的题目他也做了不少。另外就是看小人书,几天就能看一本。到了小学,一二年级课程他早会了。

张维加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看书。小学二年级时,张维加就把父亲的《传统相声集》翻得纸都快掉下来。整个小学阶段,父母从不催他做作业,父亲还喜爱给他讲历史故事。父亲没空的时候,维加就自己找书读,有时兴趣来了,他还喜欢动笔写写,在家里的白墙上涂鸦,父母也任由他写,不打不骂。到了小学高年级,张维加读书的兴趣更浓了,中国通史、古典名著全都自己看。小维加看书的速度飞快,母亲要看一个星期的书,他只要一天就能看完,而且记性特别好。当他一口气吞下《上下五千年》后,还能述说其中的场景细节。初中时,他去图书馆借书,别人是一本或几本的借,而他一借就是一大袋,有几十斤重。因为还得及时,又爱惜书本,图书管理员对他这个爱看书的孩子格外喜欢格外关照,总是满足他的要求。

到了高中,张维加依旧喜欢读书,常常泡在图书馆里。有好几次,到了晚上就寝时间,满学校找不到他人,后来才知道,他先蹲在图书馆看书,图书馆要关门,他就拿着书蹲到还没关门熄灯的计算机房里学习去了。为了尽兴读自己喜爱的书,维加曾找到高中校长,说他有些课程早就自学看完了,能不能不上那些课?校长在与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商量之后,同意让张维加免试部分课程。此外,张维加没有参加过任何学科的奥林匹克竞赛,学校也没有动员过他参加。

就是在这样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张维加在高二时写出了论文《寒武碰撞性大陆起源与生命进化的研究》,这是一篇跨越了生物、化学、物理等专业范围的论文,当时在浙江没有教授能在第一时间读懂这篇论文。论文推荐上去,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前三名的好成绩,并获“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张维加也因此获得了保送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资格,又赢得了大半年自主学习的时间。

张维加也玩电脑。也许是与父亲的工作有关,张维加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家里就买了电脑,但他只是把电脑作为学习的工具。他不爱玩电脑游戏,高三时虽然玩过一段游戏,可很快就停手了,说那纯粹是跟着编程玩,没意思,转而还是干起自己的老本行,有时间还背起了牛津大词典。

进入北京大学后,张维加的知识面与专业深度让人惊讶,赢得了不少教授的青睐。又因为他学术上的谦虚、勤奋,结识了许多圈内的牛人。82岁高龄的北大物理系教授、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赵凯华,与他成了“忘年交”。被誉为“嫦娥之父”之一的77岁的欧阳自远教授,也是张维加的好朋友。有这样的“朋友”,张维加如虎添翼,本科四年,他发表第一作者论文27篇,其中SCI与EI(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世界三大著名科技文献检索系统,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论文7篇。

聊起今天的成就,张维加很是感慨,他说应该感谢也很庆幸在国内的学习生活,是家庭、学校给他提供了自由的空间。从小学到初中,他都是在家门口的普通公办学校就近读书的,分别是三墩小学、三墩中学;高中时的杭州市第二中学及大学时的北京大学,都给了他自由发展的空间。说到这些国内的学校和老师、教授,张维加颇有些激动,他说自己就像一株野草,如果植于野外,自然茁壮成长,如果置于盆内,或许就衰败了。

张维加是一株野草,一株没有受限于或方或圆的盆景的野草,一株吸天地之精华灵动伸展的野草。

猜你喜欢

  • 人面桃花

    人面桃花桃花盛开的季节里,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个名叫李青的少年。他是村子里的一个普通村民,性格温和善良,懂得尊敬长辈,帮助周围的人。他的父母一直告诉他,心地善良的人,必定会有好运降临于他。一天,李青在村子里散步时,无意间发现了一株特别美丽的桃

  • 左宗棠比联招亲

    左宗棠,一个以勇猛善战而闻名于世的清朝将领。他生于湖南一个贫困农家,自幼聪慧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他立志投身军旅,希望能为国家立下功勋。经过多年的苦练和历练,他终于成为一名出色的将领,领导着军队屡立战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有一种孤独叫做宁缺毋滥

    有一种孤独叫做宁缺毋滥宁缺毋滥,这是一种独特的心境,一种对自己要求严苛的孤独。它源于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对于珍惜自己的选择和时间的态度。宁缺毋滥的人,他们懂得拒绝适合自己的东西,他们喜欢保持自己的内心深处的纯净。宁缺是一种怀有期待的心态,它

  • 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

    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我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我还年轻,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在这个忙碌的城市中,我遇见了他,一个曾经改变我一生的人。那时的我,刚刚毕业,对于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幻想和期待。然而,在拼搏的道路上,我时常感到孤独和迷茫。直到

  • 愿,爸妈此生安好

    愿,爸妈此生安好这是一个寒冷的冬日,白雪纷飞的时节。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踏雪留下清晰而有力的脚印。与我同行的是一袋食物,是为了回家给爸妈准备的年夜饭。岁月已经让爸妈的发丝斑白,但他们的笑容依旧温暖如春。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返回故乡与父母团聚

  • 妈妈再打我一次

    标题:妈妈再打我一次作为一个故事专家,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让我们深入思考家庭关系中的爱与矛盾。曾经有一个小男孩,名叫杰克。他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有一个精心照料他的母亲和一个总是对他严厉的父亲。从杰克的记忆中,他无法清楚地回

  • 三碗粥

    三碗粥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对非常善良的夫妻,他们过着朴实而快乐的生活。尽管他们并不富裕,却总是乐于助人。每天清晨,妻子会早早起床准备早餐,而丈夫则会外出工作。他们的生活一直都过得平淡但充实。有一天,夫妻俩收到了一个来自村里最穷困户家庭的求助

  • 擦玻璃的妈妈

    擦玻璃的妈妈妈妈是一位擦玻璃的小区阿姨。她每天穿着一身蓝色的工装,背着一个大大的水桶,手里拿着一把擦玻璃的工具,专门负责给小区的每一扇窗户擦亮。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妈妈都准时出现在小区里,开始她的擦玻璃工作。每当阳光透过擦亮的窗户洒进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