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上治下疏方为道

上治下疏方为道

收录日期:2025-11-21 12:15:11  热度:9℃

余川市各项建设飞速发展,道路宽阔,商场林立,花园错落,绿荫成行,高楼鳞次栉比,小区星罗棋布,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高铁、机场比肩相向,各尽其能。尤其是这几年,新来的领导特别注重城市形象建设,不惜财政拨款,将沿街房脸或镶贴或粉刷,整治一新。将大小街道或硬化或拓宽,用进口沥青铺就路面。人行道上更换了地砖,安全岛和路牙石进行了翻新重建。山坡湖畔拆迁一空,使山水显现。河边路旁栽上名贵树种,让绿化连绵。除此之外,还对城市的亮化进行了整改,使城市的夜晚霓虹闪烁,流光溢彩。城市在大力度的建设和治理下,的确气派了不少,靓丽了许多。但遗憾的是人们最需要最离不开的厕所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市区街面上连一所简易的方便之处都找不到,更莫说像样的,上等级的WC了。

到过该市的外地人,都遇到过无处方便的尴尬。有的沿街走了五六公里,竟然没找到一处可以轻松一下的地方。更有一些不禁尿的老者捂着肚子打转转,经常有老人憋得尿湿了裤子。就连一些年轻人有时也会为一时所急,不好意思地拦住行人询问厕所在哪儿,而路人皆摇头,想不起,说不清。

余川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他硬件确实没的说,唯独“出口”的问题没解决,城市卫生老是搞不上去。一般做大事的人都不拘小节,故厕所这样的小问题决策者们谁也没当回事,或者说根本就没想起来。直到要创建国家卫生城和文明城市了,才发现市民素质太差,随地大小便的陋习严重,以致弄得墙角旮旯尿迹斑斑,树丛路边屎痕屡现。

市领导也曾多次召开过有关会议研究对策。会上大家发言热烈,慷慨陈词。发言者都高屋建瓴的分析了提高市民素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全市人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实施措施。其中不乏加强惩治力度,对不文明者实行罚款,写检查,曝光等手段。更有甚的是有人竟然提出办学习班,行政拘留的建议。可就是没一人想起老百姓到哪儿方便去。

整治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各辖区各地段都实行了门前三包。责任到人,奖罚分明,领导挂帅,群策群力。

然而功夫下了不少,物力财力浪费了许多,无奈就是收效甚微。你管得了白天管不了夜晚,管得了大人管不了小孩,管得了年轻人管不了老年人;管得了正常人管不了残疾人。再说人有三急,谁知道摊哪一会儿,俗话说,管天管地,管不了撒尿拉屎放屁。总不能因为人家随意了,就将其移送公安机关吧,真那样监狱还不撑叉了。

整治工作就此陷入了僵局,领导们曾一度因苦于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法而搔首。后来,不知那个领导看了故事会网站上发表的《能蒙住皇上的油漆匠》、《能治愈皇子的江湖郎中》以及《能治愈娘娘脚疾的世外高人》等几篇故事后。对洪武帝的“民间自有高人”的感慨深有启发,他建议广开言路,向民间求助。

于是,一场金点子征求会在市政府议事厅召开了。各界豪杰,诸路英雄云集一堂,可大家思路依然围绕着治理环节阐发意见,争论不休,眼见会议又是老调重弹,一条道走向黑的结局。这时议事厅里突然出现一位长者,高声道:“诸位能否听老朽一言?”老人声如洪钟,底气十足,令满座皆惊。

大家凝神注目,只见此老者骨瘦如柴,面容清癯,鹤发童颜,两眼清澈有神,一身便装打扮。尤其是胸前还飘着几缕白须,给人仙风道骨之感。

没等主持说话,大家已被老者的音容和气度吸吸引住了。此时大厅之中,鸦雀无声。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老者自称是康熙年间状元李蟠的后人。今年八十多岁了。听说市政厅开此会就赶来了,别无他意,只想略陈管见,或有助于拓宽领导们的思路,以便决策出治本治标的好办法来。

老人说:“昔者,吾先人李蟠在应答康熙帝殿试时,曾就治水之命题,作过极其精辟的论述:他说,水猛兽也。脱缰之野马也。故只能因势利导,不可拦截堵围。禹治水,上游固堤,下游分流。引百川以向海。他与前贤不同之处在于一个疏字。今黄河乃天上之水,浩浩汤汤,一泻千里。若堵截围拦,其一工程浩大,劳民伤财;其二愈围堵其愈蓄势待发,后患无穷也。故治水应以疏为主,治为辅。上治下疏,疏治结合方为治水之道也。今我市人口多,密度大,上千万人每天均要吃喝拉撒。民以食为天,不吃不行。人又有三急,以便通为康,便不通,百病生。如今咱们诺大个城市,有公厕却屈指可数。整治工作为何难见成效,关键是没从疏导入手。就像下水道堵塞,不去疏通,积水永远都不会消失一样。只顾市民的“进口”,不顾市民的“出口”,何来城市的净洁。望各位领导三思而后行,老朽多嘴了。”言毕,呵呵一笑,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已转身飘然而去。

静场,好几分钟的静场,与会者不约而同地挠着头,咂吧着嘴。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大家就没往那儿去想呢。还是市长觉悟的深刻。他不无感触地讲道:

“同志们呐,看起来我们都要好好地反省一下了,大家平素只顾着去抓宏观管理而忽视了防微杜渐;只注重了面子工程而忘记了里子工程;只醉心于轰轰烈烈的洋洋大观,而不屑于去过问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生活琐事。其实老百姓的事无小事。脱离实际的努力让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也给我们带来了惨痛的教训。这说明了我们的工作作风出现了问题。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思想也出现了问题。老人的话发聋振聩,不仅让我们汗颜,也让我们受益匪浅。痛定思痛,请有关部门回去后好好调研一下,尽快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公厕合理布局方案,月底报上来,待市府办公会议研批后,组织实施。”

整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合理的公厕设置再加上相应的辅助措施(如沿街商场、店铺的厕所对外开放,公厕免费使用等)让余川市的城市卫生有了很大的改观。多年治理不见成效的局面彻底扭转过来了,大街小巷,墙角敝处尿迹不见,屎痕遁形。市民的素质仿佛一夜间赶上了发达国家水平。更没想到的是市民对政府的满意率一下子提高了二十几个百分点。

两年后余川市在创建活动中,被国家评为全国卫生城,三年后该市又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在总结表彰大会上,许多单位都得到了市政府的嘉奖。文明办、规划局、建设局、环卫处、社区工委等单位还分别作了大会发言,介绍了各自在创建活动中的先进事迹和先进经验,人们皆大欢喜。庆功会后,有人突然想起了李蟠的那个后人,在市政厅让与会者瞠目结舌,令会议静场好几分钟的老者来。有关部门赶快打听其住址,又由领导出面带着丰厚的礼品去其家看望。

不料老人已于一个月前仙逝了。享年九十有二。据他女儿讲老人家弥留之际,在病床上恰巧听到了广播电台关于本市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的报道,微笑着留下一句话。众人忙问,老人所留何言?

其女回答道:“我父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猜你喜欢

  • 蚂蚁

    很久很久以前,蚂蚁本来是人,他们有田可耕,有地可种。但他们不满足于自己劳动所得,不愿辛勤劳作,却很羡慕别人的东西,经常去偷邻居的果实。宙斯对他们的贪婪感到气愤,便把他们变成了现在称之为蚂蚁的小动物。虽然他们的模样改变了,本性却依然如旧,直到

  • 蝉与蚂蚁

    冬季,蚂蚁正忙着把潮湿的谷子晒干。饥饿的蝉跑来,向他们乞讨食物。蚂蚁问他:“你为什么在夏天不去收集食物呢?”蝉回答说:“那时没有时间,我忙于唱美妙动听的歌。”蚂蚁笑着说:“你夏季如要唱歌,那么冬季就去跳舞吧。”这故事说明,要不失时机地工作、

  • 弹琵琶的人

    有个天生不善弹琵琶的人,常常在声音效果较好的室内弹唱。听着室内回响的声音,他洋洋得意,自以为自己的嗓音非常不错。心想自己完全可以去剧场登台表演了,可他登场之后,唱得极差,台下的人们扔石头把他轰赶下来了。 这是说,有些演说家在学校里还有

  • 觅食的鸟

    一只鸟在林中的树上觅食,树上的果子酸甜可口,他再不愿离开。捕鸟的人看到鸟喜欢这里,便拿来粘竿把它活捉了。临死时,他说:“我真不幸,因为贪吃,图一时快乐,而把自己的性命都丢掉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为了一时快乐而丧失生命的人。

  • 池塘里的蛙

    两只青蛙住在池塘里。夏天,池塘干涸了,他们不得不离开那里,四处寻找安身之处。他们来到一个很深的井旁,其中一只不假思索地对另一只说:“喂,朋友,这里井水多好啊!让我们一起到这井里去住吧。”另一只回答说:“这里的水如果也干了,我们又怎么爬上来呢

  • 猫和公鸡

    一只猫抓到一只公鸡,并想出吃他的口实。他指责公鸡在夜晚打鸣,使人不能安睡,人们都讨厌公鸡。公鸡辩解说,他是为了人们的利益而啼叫,那样可以使人们按时起床工作。猫回答说:“尽管你说的似乎合理,但我总不能不吃晚餐。”于是,毫不客气地把公鸡吃掉了。

  • 孔雀与寒鸦

    众鸟在一起商议选举国王,孔雀认为他美丽漂亮,应该被拥立为王。众鸟正在准备一致推举孔雀为王时,寒鸦说:“若你做了国王,鹰来攻击我们时,你能保护我们吗?” 这故事说明,衡量一个人,不能只看外貌,重要的得看他的能力和智慧。

  • 狮子和鹰

    一只鹰停止飞行,请狮子与他结盟,以谋求他们相互的利益。狮子回答说:“我不反对,但你须原谅我,请你找一个担保你信用的保证人。一个可以随时违约飞去的人,我怎能信任他做朋友呢?” 这是说交友时一定要经过慎重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