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一碗吃了三十年的土豆粉

一碗吃了三十年的土豆粉

收录日期:2025-11-21 13:29:36  热度:12℃

夕阳洒满路面的时候,老太太果然来了。拄着拐,颤颤巍巍地要迈过门口的台阶。我一个箭步冲过去,小心翼翼地扶她进来。上一任店主走时仔细叮嘱过我,有一位银发老太每当傍晚准来吃土豆粉。

老太太一进来,暗淡的屋子霎时被她的银发照得明亮起来。一屋子的年轻人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老太太瘪瘪嘴,似乎很泰然。

她点了一份鱼豆腐土豆粉。我看着她,有点犹豫。手擀面怎么样?她坚定地摇了摇头,就要土豆粉。

她又要了一副碗筷,把面前热气腾腾的土豆粉一分为二。枯瘦的手抖抖索索,放了一份在对面,严肃的脸变得柔和起来。她望着对面的土豆粉,竟然絮絮叨叨地聊起了天。时不时地,从满布皱纹的脸上斜逸出一朵朵绯红的小花。

她吃得很慢很慢。店里的客人换了一拨又一拨,老太太依然在津津有味地说着什么。偶尔,她拿起勺子喝口汤,也仅此而已。

老太太很准时。只要夕阳洒满路面的时候,我便去门口接她,因为门口的台阶有点高。她每天都是一成不变,一碗鱼豆腐土豆粉,一分为二。絮絮叨叨地聊天。直到天色朦胧,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这一天,老太太似乎有些不同。看上去,她应该是精心打扮了一番的。衣是新衣,嘴上涂了一点口红,银亮的头发上还别着一枚紫色的发卡。

老太太刚坐下不久,进来了两个情侣模样的年轻人,他们在老太太旁桌边坐下了。两个人也只要了一份土豆粉,你一口,我一口,很甜蜜的样子。

老太太突然向我挥了挥手,问有没有酒。我摇摇头,店里还真的没有酒。不过,我自己倒是存有一点女儿红。我问她介意吗?她也向我摇了摇头。我倒了一杯,递给她的时候,竟发现她的眼里有泪在闪。

她环视了一下店里,顾客不多。她示意我在她的对面坐下。我又倒了一杯酒,陪她喝起来。

“您头上的发卡真是好看!”我由衷地赞叹。

她有些不好意思,抬手抚了抚,羞涩地说:“他送的,好多年了。我一直不舍得戴。我马上要离开了,戴上给他看看。”

她抿了一小口酒,不顾我疑惑的表情,继续说:“那时候,他在部队,我们聚少离多。他爱吃鱼豆腐土豆粉,每次回来,我都会陪着他来吃。我不怎么喜欢吃,他总是多要一个碗,分给我一些。他吃着,我说着,积攒了太多的话,总也说不完。”

老太太静默了半天,又说:“那一年,他去救灾,再也没有回来……我觉得他还在,我每天都会来陪他吃他最爱的鱼豆腐土豆粉,陪他聊天。可是儿子昨天回来告诉我他已经走了30年了。儿子不放心我一个人,坚持要接我去他们所在的城市。我以后不能陪他来你们店吃土豆粉了。”

老太太说完,孩子似的呜呜哭起来。

老太太不再来的日子,店里总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每当傍晚,夕阳洒满路面的时候,我早已习惯了站在门口待一会儿。望着老太太常坐的位置,我总是会想起那一碗她吃了30年的鱼豆腐土豆粉和她的爱情,不禁潸然泪下。

猜你喜欢

  • 母亲的记性

    母亲的记性越来越差了,医生说这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大脑神经压迫症。我知道,这都是母亲为这个家所日夜操劳,为抚养我们姐妹长大成人而累下的病根。其实母亲的记性一直很好。母亲的命很苦,家里姊妹多,母亲是老大,从六岁开始就要照顾弟妹,背着才一岁多的

  • 坚持不是固执

    有人说,懂得坚持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因为“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也有人说,虽然勤能补拙,但如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就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明明五音不全,却要坚持唱歌;明明喜欢和擅长文科,却因为大家都说理科好而坚持选择理科;明明不喜欢某

  • 百年好合

    第一次见到女人,女人还很年轻。她穿着那个时代流行的蓝格子上衣,头发梳成整齐的刘海。她走进来,取了号,坐到长椅上,静静地等候。待终于轮到她,她走进来,冲摄影师说,合个影。那是小城唯一的照像馆,那是照像馆年后第一次营业。正月初八,天寒地冻,女人

  • 牵手

    今天的情人节本没打算有什么“动作”,接到好朋友的邀请,我们老夫妻俩前往一家新开张的火锅城小聚。在饭局上,老伴当着大家的面,再次提到去年她生病在省城住院期间,我白天忙前忙后照顾她,晚上在她病床前的椅子上将就了二十多个夜晚的情形。看着她满脸幸福

  • 最后的快乐时光

    浦星公路,海边段路面靠西,树下有块石头,石面上青苔少许,石根则污泥般黑,亮晶晶。整块石像是镶在绿地上的美玉,沉稳、安静。父亲就坐在这块石头上,向西望着,西边是稻田。父亲的视线从北移到南,从南移到北,缓慢、反复,像在欣赏一滩河水,端详一地绿荫

  • 父亲,我想你了

    每当听到《父亲》这首歌,我眼前总会浮现出父亲那慈祥的脸庞,那躬身拉车的背影。我就想对着天空说:“父亲,我想你了,你在天堂可听的到?”我父亲是个农民,八岁时离开了祖母,在苦难的旧社会,历尽了人世的悲苦。他没上过学,不识字,苦难的生活造就了他坚

  • 救命的风度

    唐贞元十六年,节度使张建封病危,濠州刺史杜兼闻讯赶了过来。他倒不是因为和张建封有多深的感情,而是看中了他的职位。在唐朝末期,藩镇的节度使之职多是谁抢到手就几乎是谁的,再要一道朝廷的任命就可以了。正当他假惺惺地抹着眼泪时,有一个人一把拉住了他

  • 学会利用风暴

    你看到过在暴风雨中翱翔的鹰吗?你是否知道鹰为什么不怕暴风雨,而能翱翔于其中?鹰和其他鸟类一样,同样能感知自然界即将来临的灾难,但是,当暴风雨迫近,各种鸟儿纷纷四散躲避时,鹰没有去寻找安全的避风港,反而飞到附近的悬崖峭壁上,占据制高点,然后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