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买书与看书

买书与看书

收录日期:2025-11-20 13:18:57  热度:9℃

台湾文化界名人吴念真小时候生活在九份矿区的侯硐村,他是村子里面唯一上初中的孩子。每天早上,吴念真要走一小时的山路,再坐火车40分钟,才能到学校。当年最深刻的记忆是饥饿。

初一升初二的时候,国语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是写一篇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的读书报告。吴念真打听后得知,这本书70元,父亲的工资一天才30元,一家七口,都靠他父亲一人的薪水,如果向父母要求,他们会认为你神经病:老师怎么会叫你看小说?

吴念真那个时候唯一能做的是在矿上扛木头挣钱,扛一根挣8毛钱。矿主很喜欢吴念真,因为他是村里面聪明的小孩,念很好的学校。平时还帮村民们写信。矿主问他为什么做这种事呢,吴念真说明了缘由。到第三天,矿主实在看不下去了,交给吴念真70元,但有一个条件:看完书要给我讲故事。吴念真感激之余满口答应。

70元刚刚够买书,暑假已经没有免费的火车票。如果自己坐火车去买,钱就不够了,吴念真只能等待村里有人去基隆。他第一个拜托的是一个邻居,邻居要去看望在基隆海关做事的孩子,两个星期后回来。两个星期后,吴念真兴冲冲地跑去,邻居说走了一半就忘记书名了,那时候又没有电话。邻居又去书店找,但实在是想不起来。吴念真问,下次什么时候再去?邻居说可能一个月。那就来不及了。

隔了几天,一个女人带着她的儿子去城里看病,吴念真拜托她帮忙买书。女人责怪说:我小孩子在生病,你叫我买书?昊念真急得眼睛都红了:我真的没有办法,再拖下去,就来不及了。

这时暑假已经过了一个月,那个矿主每次走过家门口就会问吴念真:你什么时候来给我讲故事啊?当时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女人连书店都没有进去。当然没有把书买回来。

第三次。昊念真拜托父亲一个当厨师的朋友买书。那边有一个人要结婚,厨师要赶去办酒席。没想到厨师一回来。就把吴念真抓到屋角暴打:我去书店问了,这本书是禁书,你被抓没关系,我被抓到了百口莫辩。

这时候暑假已经快过完了。书还没有买到,读书报告也没写。矿主每天从家门口经过,都会笑眯眯地问:书看了没?

村里有一个公用的药袋子,里面放很多随时能拿来吃的药。如果谁头痛就吃一包。把钱丢进去。换药包的人每个月都会上山来把钱拿走,再补足药袋子。吴念真问他,你什么时候再来?那人说应该一个月。昊念真焦急地说,那就来不及了。那人听吴念真说了情况,立刻说:我帮你去买书,我今天回去跟老板娘说,我只换了一半,我明天再来换就好了。第二天,吴念真终于拿到了期盼已久的《卡拉马佐夫兄弟》。

吴念真连夜捧读,厚厚一本,字很小,人名又这么长,除了昵称,还有简称,十三四岁的小孩哪里看得懂?看到一半,这个人会不会是刚才那个?赶快退回去再看,看得很痛苦。

矿主经过家门的时候,问吴念真:你拿到书了,看完给我讲故事。昊念真如实相告:很久才买到书。可是我真的看不懂,我也没有办法现在给你讲故事。矿主笑眯眯地说:我知道了,你老师说,这是世界名著,14岁如果能看懂就不是名著了。

矿主总算交代过去了,读书报告不能不交。吴念真很认真地写了买书看书的整个过程,最后以矿主对他说的话作结:如果14岁的时候能看懂的话,就不是世界名著了。书已经在我的手边了,我希望长大后能把它看懂。

猜你喜欢

  • 开动脑筋,我在法国卖陨石

    一块火星陨石叫我发了笔财我是江边长大的孩子,从小就爱收集江边那形式各样的奇石,读大学时,我收集的异石就参加过展览。大学毕业后,我考入港资远洋公司工作的头两年,幸运地收集到许多世界各地的异石。2000年,我被公司派往法国进修,一年后,我就到海

  • 房子分时租,金钱赶趟儿来

    意外,店铺竟然可以分时出租朱紫玲出生在湖南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她高中毕业后,便来到长沙一家鞋厂打工。在工厂里苦不说,每个月加班加点地工作,也只能赚到八百多元,这让她苦恼不已。一天,朱紫玲和好友去逛街买衣服,看到有间20平米的门面转租

  • 成就卓越的最佳配置

    在美国,小小年纪的她还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三年级学生,她何以获此殊荣?据美国《新闻日报》报道,她正是在全称为科学天才搜索”高中生科研大赛中跻身于半决赛的学生之一萨曼莎·加维。 科学天才搜索”高中生科研大

  • 捅破那层无形的纸

    上世纪30年代末,华慧娜出生在香港的一个商人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个非常守旧的人,总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成天把华慧娜关在家里,让她跟着母亲学刺绣。 每天早上,华慧娜都能听见窗外的小男孩们去上学的声音,她觉得自己如果不读书就不会有出头之日,就像她

  • “孵化”理想

    1我和赵学强同龄,是一块光着屁股长大的伙伴。我们同住在市面粉厂家属院,九十年代初,因为管理混乱,面粉厂倒闭。我们各自的父母都是面粉厂里的双职工,单位的倒闭对我们两个家庭的影响特别大。我的父母买了台压面条机,给人加工面条,勉强维持生活。赵学强

  • 试图飞翔的鸭子

    一只鸭子在辽阔的平原上练习飞翔,它天天想像着像老鹰一样能够展翅飞翔在天空,可是它一次次地摔倒,仍旧没有飞起来。树上一只小鸟问它母亲:那不是一只鸭子吗,它为什么那么拼命地想飞呢?母亲告诉它的孩子:那就是一只鸭子,但它总认为自己是只老鹰。寓言讽

  • 在欧盟总部打工的中国女孩

    赴英留学邂逅机遇身材窈窕,长发飘飘,第一眼见到从比利时回国探亲的张莉,记者眼前一亮。张莉出生在郑州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读中学时,她的愿望是当一名外交官,所以对英语有种近乎狂热的喜爱。她每天都揣着小录音机听英文磁带,骑车听,走路听,吃饭也听;

  • “懒”中掘金:打工妹两年赢来身家百万

    慧眼独具,懒人用品”无限商机2005年4月,21岁的李莎大学快毕业时,进入长沙一家超市做客服实习工作。开始上班的那一段时间,她的主要职责是收集顾客反映的情况。渐渐地,在整理顾客和收银员反映上来的商品信息后,她做了详细的统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