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省事国

省事国

收录日期:2025-11-20 13:45:30  热度:8℃

省事国里全是勤俭节约的人。

他们的两字口头禅是“省事”,他们的三字口头禅是“不浪费”,他们没有四个字的口头禅,因为那太不省事,太浪费。

为了省事,省事国的人总是忙忙碌碌的。

省事国里,有一部分人忙着盖大房,这些人叫盖房族。盖房族的理想很宏大。

他们要建一间世上最大最大的房子,大到可以住下省事国的所有居民。

盖房族认为,让每个人都住一间房子,简直就是最大的浪费——增加了太多的墙壁嘛!而一座大房子只需四堵墙就足够了,虽然那是四堵很大的墙。

大到哪种程度呢?其实,盖房族也不知道。为了让房子最大最大,盖房族一味在最初的那面墙上添砖加瓦。另外三堵墙应该建在哪里呢?盖房族至今还拿不定主意,建到哪里好像都不够大嘛!

即便如此,盖房族仍然倚着唯一的那堵墙,往高处努力着,努力着……

省事国里,有一部分人忙着造大床,这些人叫造床族。

造床族的想法同样不可小觑。他们要造出一张世上最宽最宽的木床,宽到可以躺下省事国的所有人。

造床族认为,让每个人都睡一张床,简直是浪费死了,想想吧,这样,就多出了好多好多的床腿!如何让床腿的数量减到最少呢?很明显,最省事的当然就是国人共睡一张床了。

最宽的床,需要最结实的床腿。造床族一刻不停地工作着。他们四处游荡,寻找着世上最粗壮的树干。由于总能遇到更粗壮的,他们至今连一条床腿也没找到。但造床族是不会放弃的。浪漫的造床族相信,在世界的某个地方,一定能找到擎天的柱子,那些柱子绝不会少于四根。

省事国里,有一部分人忙着铸大锅,这些人叫铸锅族。铸锅族的热情很高涨,他们的目的就是铸就一口世上最大最大的铁锅,大到煮出的东西可以喂饱省事国的所有民众。

一人一口锅,浪费的可不仅仅是铁疙瘩,浪费的还有燃料,还有火焰,还有余热,还有工夫,还有灰烬……如果一口大锅可以解决问题,甚至连碗筷都可以省了。大锅不就是特大号的大碗吗?手不就是最实用的筷子吗?

于是,铸锅族每天都要砸很多锅,当然都是小锅;铸锅族每天要翻腾很多垃圾堆,当然是为了捡拾废铜烂铁。有人说铸锅族是搞破坏的,铸锅族才不在乎呢。

有人说铸锅族是收破烂的,铸锅族就更不放在心上了。

国人一起用餐的宏大场面,只需想一想就能让人沸腾起来,干劲十足的铸锅族每天都要想一想。美妙的前景如在眼前,有信仰的铸锅族在寻觅铁锅原材料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前进着,前进着……

省事国里,有一部分人忙着制大衣,这些人叫制衣族。

顾名思义,制衣族的任务就是制出一件世上最宽最大的衣裳,宽大到可以装下省事国的男女ǚ老少。

一人穿一件衣服,这就不只是浪费那么简单了,那么多的裤腿儿、袖子,还不把人给纠结死?

制衣族都是实干家,他们手不释线地编啊织啊,为了制出最大的衣服,他们必须先造出最宽的布匹。最宽的布到底有多宽呢?这可难不倒制衣族,每个制衣族都心中g有数:能把地面遮严,能把地球包裹住的当然就是最宽的布啦!

盖住大海啦,掩住高山啦,制衣族的工作进度实在不同凡响……

省事国就是这样一个很有气势的国家。

至于省事国的国民共用一条毛巾,共使一把牙刷之类的生活琐事,由于说不完,也就不再说了。

——我把历史书上的这个故事说给儿子听。儿子连珠炮似的向我发问,仿佛在挑衅,语气却相当兴奋。


猜你喜欢

  • 画饼充饥的故事

    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叫卢毓,在魏国做官,由于他为魏文帝曹丕出了许多好主意,因此,受到朝廷器重,升为侍中、中书郎。 有一次,魏文帝对卢毓说:"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就在你了。选拔人才,不要取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是在地上画一个饼,

  • 邯郸学步的故事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

  • 华而不实的故事

    出处《左传·文公五年》 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释义“华”,花,开花。“实”,果实。光开实不结果实。比喻外表 好看,而没有实际内容。也指表面上很有学问,实际腹中空空的人。 故事春秋时,晋国大夫阳处父出使到魏国去,回来路过宁邑

  • 后来居上的故事

    汲黯是西汉武帝时代人,以刚直正义、敢讲真话而受人尊重。他为人和做官都不拘小节,讲求实效。虽然表面上不那么轰轰烈烈,却能把一个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因此,朝廷把他从东海太守调到朝廷当主爵都尉——一种主管地方吏任免的官职。 有一次,汉武帝说要

  • 后生可畏的故事

    故事 元朝的大臣彻里帖木耳,处理公务精明干练,善于决断。有 一年他在浙江任职,正好逢上省城举行科举考试。他目睹了这场考 试,从官府到考生都花费了许多钱财,并且免不了有营私舞弊的情 况。他暗暗下了决心,待到自己掌握了大权,一定要促使朝廷废除

  • 后起之秀的故事

    故事 东晋时,王忱(chen)在少年时代就显露出才气,很受亲友的 推祟。他的舅父范宁,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对王忱也很器重,有著 名文士拜访,他总让王忱到场接待。 有一次,王忱去看望舅舅,遇到了比他早出名的张玄。舅舅要他 俩交谈交谈。张玄早就

  • 汗流浃背的故事

    故事 汉大将军霍光,是汉武帝的托孤重臣,辅佐八岁即位的汉 昭帝执政,威势很重。霍光身边有个叫杨敞的人,行事谨小慎微,颇 受霍光赏识,升至丞相职位,封为安平候。其实,杨敞为人懦弱无能, 胆小怕事,根本不是当丞相的材料。 公元前74年,年仅廿一

  • 鹤立鸡群的故事

    嵇绍是魏晋之际“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儿子,他体态魁伟,聪明英俊,在同伴中非常突出。晋惠帝时,嵇绍官为侍中。当时皇族争权夺利。互相攻杀,史称为“八王之乱”,嵇绍对皇帝始终非常忠诚。有一次都城发生变乱,形势严峻,嵇绍奋不顾身奔进官去。守卫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