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韩剧里的爱情,为什么能套住你

韩剧里的爱情,为什么能套住你

收录日期:2025-11-21 13:25:14  热度:8℃

从2000年《蓝色生死恋》的风靡,到2002年《冬季恋歌》奠定以电视剧为代表的韩流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地位,再到眼下引发高收视率的《爱的迫降》,20年来,韩国不断地用爱情为主题创制偶像剧,不但“喂养”本国观众,也让韩国以外的观众为主人公的爱情“同呼吸、共命运”。为何韩国的电视剧对于爱情的生产如此成功?它们是如何把握和提取爱情的“本质”,从而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拥有相同的感受和体验的?

开始于颜值:爱情的萌发

韩剧一大特点是善于制造“男神”,虽然也不断地出产“女神”,但基本上是流水的女神,铁打的男神。二十年来,韩剧的男神迭代又共生,出产了从健硕男到花美男再到温柔男三代不同审美取向的“男神”。

对于以女性为主要目标观众、以爱情为主要内容生产的韩国偶像剧而言,男神的生产有其必然的内在原因。但为何有些人较易成为他人心仪的对象或注意力的焦点?其中既涉及微观的个人互动层面上的喜恶,也涉及更宏观意义上的社会规范与预设标准。在这样的标准下,某些人就会比其他人更符合审美抉择。

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传播艺术,可以通过展现性感来表达爱情。于是生发爱情的第一条路径,便是对于性感的影视表征。性感成为一种资本,勾连了社会欲望的方方面面,极度商业化的韩剧依照这种理论塑造其爱情故事中的男主角。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策略:

其一,外貌体型与装扮。长相和身材是男神制造的基本门槛,于是我们看到《蓝色生死恋》中的宋承宪、《冬季恋歌》中的裴勇俊、《来自星星的你》中的金秀贤、《听见你的声音》中的李钟硕……每一个都是身材颀长、帅气俊美。加之在衣着、发型、妆容等方面,韩剧完全以高标准来形塑其外貌,以达到最符合大众审美的认知。

其二,情感劳动和操演。韩剧中男神的“霸道”“暖”以及“撩”,是人际交往中对于富有魅力的男性的期待。这种期待既是习得,是朱迪斯·巴特勒所谓的操演,也可以被内化为布尔迪厄意义下的“第二天性”。编剧会使尽全力,用细节来增添这些操演,以增加男主角的魅力。

其三,身份与社会地位。社会身份和地位自带爱情产生过程中催化剂的作用,《继承者》中的李敏镐是富二代、《浪漫满屋》中的郑智薰是当红偶像、《秘密花园》中的玄彬是公司社长,而到《爱的迫降》中又化身为官二代……韩剧对于男神的身份和地位的设置,充分从人类主流社会对于爱情抉择的内在逻辑出发,各式帅气多金的“霸道总裁”式男主被塑造出来。而女性在此过程中,多半是作为“霸道总裁”的補充面而出现的。

发展于禁忌:爱情的建构

没有一桩苍白而无趣的爱情故事会有听众。韩剧的爱情甚得个中滋味,于是在遵循基本的社会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变形出各种看似打破既有观念的恋爱,以求达到突破“禁忌”的戏剧效果,从而实现人们对于爱情的向往和想象的共情。其中或许有内容和逻辑上的谬误,然而人们往往因为获得了替代性满足而宽宥了这些谬误。一言而概之,被消费文化所熏陶出来的电视观众的审美趣味,无非是想要亲密关系的电视范本和情感沉浸的影像投射。逻辑、事实、理性抑或现实都不重要,共情才是王道。

主要有三种形式:

其一,虐心之恋。曾有人戏称韩剧有“三宝”:车祸、癌症和治不好。这是说韩剧通过男女主角间因为各种病症和意外而导致爱情的波折和磨难,在表现爱情的易逝和脆弱的同时,以有情人难成眷属来牵动观众的心。这充分概括了21世纪初期韩剧对于爱情生产的套路,比如早期韩剧的代表《蓝色生死恋》《冬季恋歌》《天国的阶梯》等无不如此。

其二,破壁之恋。打破人与人之间恋爱的边界,把想象力和传说、传奇等相结合来表征爱情,是韩剧的一个极大创举。人与非人的恋爱,情感是共通的,但既有陌生化的效果,又有挑战的快感,不难想象韩剧的编剧因何不断进行此类创作。

其三,多元之恋。近些年来,韩剧对于爱情的呈现,更多的是打破各种既定认知的方式来进行。比如跨越阶层的《龙八夷》,跨越男女年龄的《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太阳的后裔》,甚至跨越性别,比如《咖啡王子一号店》《绿豆传》。某些韩剧甚至放弃了俊男美女的标配,比如《我的名字叫金三顺》以俊男配丑女。

可以看到,不断求新求变的韩剧在放弃悲情叙事的同时,也放弃了简单叙事,以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融入爱情制造,从而使韩剧对于爱情的生产与对于受众心理的抓取同步。不断揣摩社会心态的同时,又切合和引领社会脉搏与对爱情的想象和憧憬,这应该是韩剧对于“理想”或“难以企及”的爱情制造优于他国电视剧的爱情生产的重要原因。

结束于想象:爱情的省略

韩剧的聪明之处,也是其狡黠之处,便是它总是把爱情设置为一种精神向往和鸦片,它只负责好的一面,让你上头,却绝不再进一步——揭示之后的结果并为之负责。电视剧中的爱情成为你午后的白日梦,若是你醒后怅然若失,还算清醒;怕的是你醉生梦死,完全落入大众文化对于爱情的打造,就难免不切实际,以至于对于生活中的另外一半,相看更厌。从这个角度而言,韩剧对于爱情的塑造,或者大众文化对于爱情的生产,真是如法兰克福学派的诸位学者所言,既廉价又极具危害性。

韩剧另外一个值得警醒的地方是,把爱情限定在青年这一群体,于是韩剧中几乎不见中老年人的爱情。这样的爱情自然激烈,俊男美女自然赏心悦目,然而却也刻板、刻薄又现实。

不过,公允地讲,韩剧反映了人们对于爱情的普遍向往和追求,迎合了人们对于爱情的想象和憧憬,制造了爱情的幻想和白日梦,并不断地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中产阶层的消费文化来塑造和包装这些爱情,三管齐下,牢牢攫取了电视观众的心,从而在至少亚洲范围之内获得了广泛的成功和认可。由此可见,爱情既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也是一种电视创作的核心元素,更是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造梦的机制。但也由此可见韩剧对于爱情的叙述和建构内在机理的老套,其叙事母题的传统。不过,对于忙碌、辛苦、一地鸡毛的现代人而言,从电视剧的白日梦中获得暂时的慰藉、满足、温暖和愉悦,似乎也无可厚非。

然而,是梦,总是要醒的。

猜你喜欢

  • 手机备注

    手机备注手机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使用手机管理我们的日程安排、联系人信息和其他重要的个人数据。为了方便管理这些信息,手机备注功能应运而生。备注是将一段文字与联系人或日程相关联的功能。它使我们能够快速了解联系人的背景、重要纪

  • 只有对她更好才能让她幸福

    只有对她更好才能让她幸福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希望能够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男性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只有对她更好才能让她幸福。许多男性常常认为,只要物质条件过得去,给予女性一些浪漫的小礼物就

  • 剩女相亲

    剩女相亲在现代社会中,相亲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方式,特别是对于年龄稍长的单身女性来说。被贴上“剩女”标签的她们常常被迫面对相亲这个选择,希望能够在众多陌生人中寻找到那个与自己相配的另一半。相亲对于剩女来说,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次挑战。她们希望

  • 上辈子就问过这问题了

    上辈子就问过这问题了在辗转的轮回中,我们的灵魂经历了无数次的转世。在每一次的重生中,我们都带着过去生活的经验和记忆,为下一世的探索和成长奠定了基础。然而,有些问题似乎永远都困扰着我们,就像那个声音在心头不断回荡,让我们来回思索,寻找答案。我

  • 幸福各不同

    幸福,是每个人内心深处追求的终极目标。然而,幸福的含义却因人而异。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各不相同,因此人们的追求方式也各不相同。有人认为,幸福就是财富和物质的满足。他们相信只有拥有了金钱,才能买到幸福。于是,他们努力工作,追逐金钱的梦想。当他们

  • 爱的缺憾

    爱的缺憾爱情是人们生命中最美好、最让人心醉的情感之一。然而,即使是爱情,它也不是完美的。爱的缺憾常常伴随着我们的一生,给我们带来了痛苦和困惑。回首过去,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男子,名叫杰克。他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对爱情

  • 爸爸别打我

    爸爸别打我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个夏日午后的场景,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投下一片金黄的光晕。我躲在角落里,颤抖着双肩,心里满是恐惧和无助。爸爸气急败坏地走来走去,愤怒的呼喝声在房间里回荡。我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爸爸要打我。这样的场景在我家

  • 做小偷的三儿子

    做小偷的三儿子从前有一个小镇,镇上有一家相传已久的小偷世家。这个家族代代相传着偷盗技艺,被人称为小镇上最出色的小偷。然而,有一天,小偷家族生下了一个和往常不同的孩子。他叫做阿诺,是这个家族的三儿子。与他的兄弟们相比,阿诺似乎缺乏小偷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