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工作不计私利

工作不计私利

收录日期:2025-11-20 13:33:46  热度:10℃

工作不计私利

一位年轻人在一家私营企业担任管理工作。因为那是一家家族式企业,内部员工大多和老板沾亲带故,所以很多时候,年轻人顾虑到这层关系,处理起问题来总是觉得很头疼。他还怕自己严格按照规章处理老板的亲戚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但是如果不按规章处理,其他的员工就会有意见。

一次,因为一个质量检察员的失误,一批不合格的产品也被包装出厂。幸好年轻人在进行质量抽查时发现了,才没有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按照厂里的规定,这样的工作疏忽应该记过处罚,但是年轻人犹豫了。那个质量检查员是老板的亲侄子,如果得罪了他,一定会给老板留下不良印象。就算是老板能够理解,那也难保其他亲戚不在背后说他的坏话。于是,年轻人手下留情,放过了那个质量检查员。这样的结果,让员工们私下议论纷纷,上司对他的意见也越来越大,他感到十分苦闷。

在一个休息的日子,年轻人去找朋友玩,散散心。在一个建筑工地上,他找到了当技术员的朋友,并诉说了自己工作上的烦恼。朋友听了他的话,笑笑说:“你看看前面那些工人,他们在干什么?”年轻人顺着朋友指的方向看过去,原来一个长得很强壮的大个子工人正在夸耀自己的力气大,并嘲笑那些老工人都已经是年老力衰的人了。老工人们大都不在意他的嘲笑,但是一个老工人忍无可忍,便和他打赌说:“小伙子,我用一个星期的薪水和你赌,我可以用这个小车把一样东西推到墙角那儿,而你无论用多大的力气都没办法把这个东西推回来。”那个大个子工人笑起来:“好,我赌。我就不信你能推得动我就推不动。”

老工人走过去,扶起那个运材料的小车,微笑着对那个大个子工人说:“来,坐进来。”大个子工人愣住了,慢慢地涨红了脸。看热闹的工人们爆发出一阵大笑。年轻人和他的朋友看着这一幕,也忍不住大笑:“他把自己装进去了,还怎么能推得了?”

年轻人的朋友别有深意地说:“是啊,把自己装上车,就无论如何也推不动了。而你的工作就和这件事很相似。你在工作时,考虑的不是怎样全心全力地推好车,而是一心想着自己的私利,这样不正是把自己装进了车子里吗?又怎么能够做好工作呢?你当然也就有了无穷无尽的烦恼。”

年轻人听了朋友的话,脸红了。

在职场中,要想大展拳脚,就不能把自己的力量局限在一个小小的范围内。如果只是顾及到自己的利弊得失,就像是把自己装进了车子,又怎么能够推好车呢?任何一个人如果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怎样搞好人际关系上,工作就难以很好地开展。

猜你喜欢

  • 飞毛腿刘二

    故事发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胶东半岛中部的一个叫南水的村子里,这年夏天刘日善家新添了第二个儿子,起名叫刘二。刘日善家有二亩岭地、一头牛、三间草屋。刘日善是个老实巴交、勤于耕田的农民。其妻刘于氏操持家务、洗衣做饭。刘家家境拮据,勉强度日。这个刘

  • 古董

    这几日枇杷村发生了一件大事——村子的东北处挖掘出了一座宋代皇陵!这事儿一出来就吸引了许多专家前来考证,在村子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随着专家们的到来,村民也纷纷起来了一股热乎劲儿,一家一家的带上了各自的“宝贝”时不时的往村里的临时研究所跑,什

  • 痴汉子,俏媳妇

    村东头有一艘破船,搁浅在草滩上。风吹雨淋的,船已是百孔千疮,油漆剥落,船桨也少了一个,荒废很久了。这是痴汉二叔的。二叔是个孤儿,是大爷爷在小溪边上捡到的。二叔身上虽然没什么残疾,但人却有些痴傻,所以村上的人都叫他“痴汉”。大爷爷蹬腿以后,所

  • 黄鼠狼偷鸡

    小时候,家中喂了十多只鸡,在栏里(农村人养猪的地方,一般两间房子,一半是上栏,放东西,或做猪的窝,一半是下栏,盛粪的,夏天会下上许多的雨水而臭气熏天,夏天人们蹲在上栏上方便,通常会屁股上沾粪水)。冬天人睡觉早,半夜里常听到鸡叫,母亲就说是黄

  • 骗局

    大年三十的火车站显得格外冷清,宽敞的大厅里晃动着稀疏的几个人影。厂子里放假晚,没赶上回老家的最后一趟班车,我呆坐在椅子上,失神地望着窗外,脑子里呈现着父母妻子焦急的神色。娃还等着我给他带玩具呢,我心里头想。“叔叔”——一个稚气未脱的声音。我

  • 邻居

    山脚下有一条新修的柏油马路,路别杂乱的堆放着修路时留下的碎石和一些木材,再远一点是刚刚拆迁的平房,一栋接着一栋,房里的人已经搬迁离开,留下的是一些废弃的家具和打碎的瓦罐。拆迁工人正坐在砖石林立的破房子外边用灰刀把早已凝固的混凝土铲下来。工人

  • 表面功夫

    大三不考研天天像过年呀!瞅着没事,两姑娘一块出去兼职。梁静长时间“驰骋职场”,相比之下,周梦只是初出茅庐。那天一块做兼职的还有两位。“同学们,你们今天下午的任务就是发单页。单页这边已经装好了。”商家边说边指着地下的袋子,厚厚的一沓呀,看的大

  • 舅舅家的糯米酒

    “九月九,酿米酒。”这句话是川东农村大人细娃都会唱的民谣。每逢重阳节前夕,我就会收到“舅舅家给我带来的重阳米酒。我是在舅舅家长大的孩子,脑海里很自然就浮现出童年在舅舅家乡亲们劳作时的场景:春天,他们犁田,打耙,放水,育苗,插秧,除草。多少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