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我们家的龙太郎

我们家的龙太郎

收录日期:2025-11-20 19:37:49  热度:9℃

我们家的龙太郎

龙太郎如果活着,应该七岁了。今天我突然想起它。

龙太郎来我们家的那天,正好是七月一日,一个盛大的、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有旗子降下来,也有旗子升上去。全国都在欢腾。我困倦地睡下了,夜里,妹妹回来,惊喜地把我拽起来:“姐姐!姐姐!”

我睡眼惺忪地起来一看,地上滚着一团白,肉肉的。我“唔”了一声,又继续睡了。

那就是刚满月的龙太郎。

那个晚上,无人的时候,我小心地窥看它,它只是一个劲肉麻地舔我。我这才放纵自己欢喜的情绪,偷偷地,不声张地。我将它抱在膝盖上,好小一只,好可爱哦!它只有我两只巴掌那么大呢!

现在,我仍爱狗。我喜欢狗的眼睛,那种单纯和孺慕,会使我打心眼儿里高兴、感动。

可是,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去喜欢一条狗了。我偶然在路边看见一条小狗,还是会欢呼,雀跃,去抱它、亲它。可是我心里很明白,我不可能再去养一条狗了。

龙太郎这名字是我妈妈随口起的,她看电视的时候,正好新闻出现了时任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她就说:“就叫桥本龙太郎吧!”知道的人没有不笑的。后来叫它龙太郎,有时候也叫它郎郎。

龙太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包括那身白毛,洗干净了,尾巴像朵白菊花。包括它睡觉的样子,仰天躺着,爪子趴着,露出白肚皮——它还会伸懒腰!它也会趴着睡,四只爪子平平伸着,像一张完整的羊毛毯。它喜欢把我们每一个人的拖鞋从门口拖到沙发底下,或者床底下,让我们找不着。我知道基本上所有的狗都会这样,但是我们还是宠爱它,就像所有的孩子其实都会哭会笑,我们却总觉得自己家的特别天才。

龙太郎不是一条聪明勤劳的狗。我们也不需要它那样。它根本不会看门,太胖了所以跑不动,一跑就会喘,它也不会什么才艺表演,只是热衷搞破坏。我们训练它大小便训练了很长时间。它对吃相当挑剔,因为我们给它吃得太好,把它惯坏了。龙太郎像是一个衣食无忧的皇上,一切都不需它操心,时间一长,心思荒废,情绪也萎靡了。

是的,我到现在才开始想,我们豢养宠物,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因为一家子都很忙,父母回到家中都是午夜,而我在念高中,也是一样。龙太郎整整一天,都见不到一个人。它自己住在四楼的一小套房子里,住了好几年。夜深了,大家也都累了,几乎没有谁会带它出去溜达。因此,它总是尽一切可能蹿出这个家,有时只要我们一开门,它就会箭一般地钻出来,呼呼冲下四楼,撒腿一阵疯跑。我们只好呼喝着追出去。它不认路,它连这点本能也丢了,如果找不到它,它就变成野狗了。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么热情,一开门就会扑到我们身上的龙太郎,变得这么冷漠,这么麻木,这么不可接近?

大多时候,它独自闷闷地趴着,不理我们,也不感兴趣。

还有一个原因压抑着它。我想,是性。龙太郎不是什么名贵的品种。至今,我还经常能在街上看到和它一个血统的狗,有和它相似的毛色和身形,连表情和模样都很相似。我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狗,大概就是普通的土狗吧。因此,周围人家都不愿意把母狗给它交配。有时带它散步,它会一直追着那些小母狗跑,弄得我们怪不好意思的。它单独出去的机会几乎没有,所以也不可能去寻欢。

而我们一家人,就这样宁愿当它是一个孩子,去回避,就这样假装问题不存在,一直没有给它寻一个伴侣。

龙太郎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是在乡下度过的。搬家,新装修,家人就忍痛将它送给了在农场开着鱼塘的小刘。他家里据说有好几条狗。这是我上大学的事了。送它走,我并没有亲见,妈妈是哭了一大场。她却总是安慰我,说那里对龙太郎好,因为自由。它有伙伴,不会孤单了。

妈妈这种神情,与其说是宽慰我,不如说是在说服自己。

是很久很久以后我才知道的,被送去小刘家后不久,龙太郎就吃了拌着耗子药的饭,那原本是准备药耗子的,然后……

我是后来才发觉,对于一个生命来说,我所能做的,太少。而我们所谓的爱,又是多么自私和软弱。我想尽量不去负担任何生命的重量,也不去成为任何生命的负担。但是,我知道这样是不可能的。不管情愿与否,我们都必须和这个世界发生关系和生命纠葛。哪怕这些爱,是这样混乱和单薄,这些生命,是这样脆弱。我只能尽量地珍惜着我身边的所有生命,有热量的,有情感的,有欲望的,讨人厌烦的。我只能将我这点爱,持续地传送出去,不管空洞的,暂时的还是微弱的,反复重复的。

除此,我别无他法。

我只能这样来纪念那些从我的生命中消失的生命。

猜你喜欢

  • 妙讽汪精卫

    汪精卫是人尽皆知的卖国贼。1940年3月,在抗日的危急关头,汪精卫卖国保身,投靠日寇,成立了南京伪国民政府,自任代主席兼行政院长。自此,汪精卫成了中国头号大汉奸,人民对他深恶痛绝。这时,有一位被称为灵谷老人的老者作了一副对联,祝贺汪精卫荣任

  • 妈妈的假发套

    16岁的小涓即将中考。现在离中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学校决定在这个星期六的下午召开中考学生家长会。星期三班主任老师就通知学生,让学生告诉家长。小涓心里很矛盾:自从春节过后,妈妈就开始莫名其妙地掉头发,现在几乎掉光了。虽然初夏的气温已经上升到

  • 黑女人

    赵头一早起来就不高兴了。赵头是工地的厨子,他一不高兴,就把锅碗瓢盆弄出很大动静,咣,咚,嘭嚓,一声赶着一声,在厨房里炸响。蹲在地上剥蒜的黑女人抬头看一下赵头,看一下赵头手里的铁勺把大片锅磕打得咣咣响,她扁扁嘴,没说话。赵头就是生这黑女人的气

  • 街上流行光头

    都说失恋像一场重感冒,病得再厉害也不打紧,就算不打针也不吃药,用不了几天就会痊愈。白小艺最近在闹失恋,是不是也像生了一场感冒,不得而知。但是失恋了的白小艺,行为举止有些异常,也不是异常,而是近乎疯狂,她跑到全市最贵的一家发廊,花了几百块钱,

  • 张代成娃

    张代成娃是个没有主见的人。别人跟他说什么他都不经过脑子,张口就说:“就是就是。”你说得不对,他也附和你;不好的,他也说好。他的母亲年轻就守寡,大约是怕再嫁后有了继父,对年幼的儿子不利,她一直不肯改嫁。张代成娃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对他百般

  • 非常邻居

    我的对门邻居是一对小夫妻。这之前,我的对门邻居是一对老夫妻。半年前,这对老夫妻被他们的儿子接走了,于是就新住进来了这对小夫妻。因为有着要把现在住的这套房子卖掉,然后去买套新房子住的想法,所以,在这对小夫妻住进对门没几天,我就借着一次正好和他

  • 马路求爱者

    星期天,上午九时,即将当新娘的胡萍,翩然来到工人文化宫的门口,她要与一个陌生人约会。她今年二十五岁,是德华机械厂金工车间的团支部书记,业余爱好美术,眼下正在上一个业余国画训练班。前天晚上,当她从工人文化宫的课堂里走出来,已经十点多钟了,街道

  • 邱大力

    镇上除去一个姜大力,还有一个邱大力。不同的是,姜大力是个码头工,而邱大力是个泥水匠。很小的时候,我就认得邱大力。认得邱大力的原因并不是他会盖房子,而是他的夯歌喊得好。邱大力声音洪亮,记忆力强,会很多夯歌。过去乡间盖房,都要先打夯。我们那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