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正常的精神病

正常的精神病

收录日期:2025-11-20 14:58:09  热度:8℃

小王得精神病已经好几年了,在精神病院也住了好几年。

小王没结婚。没媳妇,没孩子,很少有人来看他。医院里的小护士也只知道他有个妈。可他那妈跟没也没什么区别。二个月来看他一次,每一次都是空手而来,待个把钟头就走了。

小王平时看着倒也挺正常的。这精神病也分个三六九等。小王的精神病并不严重,按道理是不用住院的,可小王妈却不听院长先生苦口婆心的劝说。付着高昂的床位费也坚持要让小王住院。她说,小王在家里是个祸害。

小王看着也就二十来岁,爱看书,会讲笑话,还会说相声。《隋唐演义》、《水浒传》里的段子都是张口就来。常常逗得院里的小护士们禁不住的捂嘴偷笑。小王人长得又五官端正,仪表堂堂,再加上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如果小王不是个精神病,肯定会是万千少女倾慕的对象,可你说这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是个精神病?

没人知道小王是怎么得上的精神病,也没人见过他有什么异于常人的举动。在别人看来,小王是个阳光帅气的大小伙。

一次身体复查过后,院长又找来小王妈,建议让小王回家疗养。小王妈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就是不同意。院长奇怪了,你说这别的人都是巴不得赶紧出院,你这明明能出院还非要住着,这叫啥事?小王妈耷拉着脑袋,眼里湿润润的。说自己实在是太忙了,没多余的时间照顾他。

小王也有反常的时候。小王同室的病友是个爱唱京剧的老头。虽说这人神经了,可这爱好却是没变。这老头每天早晨天还没亮,就必须要站在阳台上嗷嗷一嗓子,不嗷嗷完这一嗓子他指定一天都不舒服。可这一嗷嗷,能把所有的人都给嗷嗷醒了。为这,病友们骂他,护士们也骂他。可小王倒是配合得很,有时候听老王头吼得过瘾了自己也会跟着嗷嗷一嗓子。

老头也姓王。虽说王老头这眼不花耳不聋腿脚也还好使,却偏偏要人伺候。一点伺候不到位就骂爹骂娘。护士们气的直瞪眼,可也拿他没办法。

小王跟老王头倒是亲密得很。跟老头下棋,喝茶,讲武松打虎,逗得王老头哈哈大笑。按规矩小王是不应该跟王老头住在一个病房的。别看老王头平日里还算正常,可真犯起病来那是要拎刀砍人的。王老头属于那类有危害性的精神病,本应该单独成室,可小王一再要求要和王老头同室,院方只好答应。

护士们在私底下议论,说这王老头会不会是小王的爷爷啊?小王压根就不是精神病,只是来陪爷爷的。可一想,也不对啊!陪爷爷也不用装成个精神病啊!犯不着啊!

又过了一年,王老头出院了。小王因为实在是没什么明显的异常症状,再加上医院床位空缺,也出院了。

出院第二天,小王就穿了一身帅气的西装又回了医院,手里还拿着礼品,说是来谢谢大家的。医院里的领导和护士们都来了,把小王围了一圈,护士们笑嘻嘻的恭喜他出院,他只是神秘一笑,也不多说话。等人差不多来齐了,小王清清嗓子,那架势是准备讲话了。小王说:“首先,感谢我住院期间大家对我的照顾,谢谢大家!另外…”小王忽然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的说:“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其实我是神经科的医生,来这里其实是做调研的,装成精神病也是为了便于研究。”护士们一听,眼睛就亮了。一个个都乐开了花,心中暗喜白马王子的人选有了着落。

站在旁边听小王讲话的院长却是一愣神,急忙大呼道:“快把他抓回去!原来他真的是重度幻想症患者!他的精神病压根就没好!”


猜你喜欢

  • “三潭印月”的来历

    西湖里有三座石塔,象三个宝葫芦一样,长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每到中秋之夜,明月当空,人们喜欢在石塔的圆洞里点上灯烛,把洞口糊上薄纸,水里就会映出好多小月亮,月照塔,塔映月,景色十分绮丽。那就是有名的“三潭印月”。那么,这三座石塔是哪里来的呢?

  • 梅花碑的传说故事

    早年间,杭州有心灵手巧的老石匠。这老石匠凿了一辈子的石头,雕了一辈子石头,胡须头发都白啦。别的什么也没有,只落下一身好手艺,在杭、嘉、湖三府出了名。老石匠年纪老了,背驼啦,眼也花啦,但他仍旧天天上山。有一天,老石匠在南山脚下发现一块白花花的

  • “猫儿桥”的传说故事

    从前,杭州琵琶街拐弯的地方有座桥,桥边住着一个老皮匠。老皮匠是个孤老头儿,家里养着一只猫。这只猫通身光秃秃的没有几根毛,难看死了,它不会捉老鼠,懒得连叫也不高兴叫,一日到夜闷声不响地伏在老皮匠脚边打瞌睡。邻居们看着不顺眼,都劝老皮匠:“趁早

  • 赵州桥的传说故事

    古时候的赵州,就是现在河北的赵县。赵州有两座石桥,一座在城南,一座在城西。城南的大石桥,看去像长虹架在河上,壮丽雄伟。民间传说,这座大石桥是鲁班修的,城西的小石桥,看去像浮游在水面上的一条小白龙,活灵活现,传说这座小石桥是鲁班的妹妹鲁姜修的

  • 厨师扎西旺堆的故事

    扎西旺堆是国王的老厨师,他不仅有绝妙的烹调手艺,做出的饭菜叫国王和他的宾客啧啧称赞,而且为人正直,从不在国王的耳边说这说那。想不到他这种行为,引起了首席大臣晋美刀登的忌恨。有一天,王宫里举行盛大的典礼,来自各地的头人、牧主、商人,正排列两边

  • 鲁班和石礅的故事

    相传,薛河上的西仓桥,是在明朝时候兴建的。这座三孔石拱大桥,据说是皇家工程,规模很大,征调的能工巧匠很多,征用的民工就更多啦。建桥的时候工地上很热闹,像个小集市。一天,从外地来了个白头发的石匠老头,给河北涯一家打石碓窝儿。他一连打了好几天,

  • 一线天的故事

    不知在多少年前,诸暨有个年轻人,名叫石娃。他既聪明又健壮,不但是种田能手,还是个手艺出众的石匠。每天早晚,他总是带着榔头、凿子,招呼村里的青年们一起,到山上去打凿岩石。不管春夏秋冬,不论风霜雨雪,一天也没有间断过。慢慢地他把村边的山头都有变

  • 唐武宗千年诅咒吓退日本天皇

    日寇密谋夺碑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消息传到苏州后,当时盘踞在那里的侵华头目松井石根欣喜若狂,他亲率百余护卫策马狂奔到寒山寺,在《枫桥夜泊》诗碑前合影。这块诗碑是由清代着名学者俞樾手书的。松井石根知道日本天皇裕仁喜欢《枫桥夜泊》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