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下岗成就了央视名嘴

下岗成就了央视名嘴

收录日期:2025-11-21 10:02:40  热度:9℃

因为下岗,所以就会有危机感;因为有危机感,所以才会拼搏;因为拼搏,所以才会成功。

《开心辞典》开播以后,王小丫以趣味而又幽默的主持风格给亿万观众带来了启迪与欢笑。并因此一举成名,成为央视金牌节目的金牌主持人。然而,王小丫的成功却源于她的一段下岗经历。

王小丫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父亲是报社编辑,母亲是工厂工人。1990年9月,王小丫从四川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分配到四川《改革时报》当记者。记者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女承父业,又与自己学习的专业对口,她感到很满足。可是,一场改革的风暴使她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人生。

《改革时报》是四川省一家经济类报纸,后改名为《新经济时报》、《城市购物导报》。几易其名并没有彻底改变报社的厄运。发行量提不上去,经费困难,举步维艰,这种困境使报社不得不进行改革。这件事发生在1996年7月,当时的王小丫已经在这工作了6年。本来,科班出身的她留在报社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可是,那一刻,她犹豫了。面对几十位白发苍苍的老编辑老记者,她选择了放弃,把有限的机会让给了别人。

王小丫下岗后,单枪匹马到北京去谋生。那个时候,京漂似乎是一种时髦的职业。在北京,有数十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要想在北京靠文字混饭吃,谈何容易,不少人混不下去,甚至流落街头。面对数十万的竞争对手,刚刚下岗的她更加充满了危机感。她决定重新学习,以此获得新的机遇。为此,她报考了北京广播学院广电文学系,研修电视文学。1997年,她在北京广播学院广电文学系结业后,到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实习。

她是一个性格内向甚至不会说话的人。她第一次去采访的时候居然不知道怎么提问。然而,下岗的经历使她充满了危机感,每次采访前,都要认真做好准备,强迫自已改变。好在是经济学科班出身,加之一年的电视文学研修,使她很快找到了采访的感觉。她的出色表现引起了领导的注意,马上由实习记者转为正式记者。

1998年,央视经济栏目改版,开辟了《经济半小时》栏目。新栏目的筹建需要新的节目主持人。单位推荐她参加《经济半小时》主持人竞选。当时,她已经30岁,并不是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然而下岗的经历使她恐惧,同时,也激发着她的火一样的拼搏精神。她抓紧时间备战,虚心向有经验的导播请教。经济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名词,听起来冷冰冰的。为了能让自己与众不同,她硬是把那些深不可测的东西完全在生活中找到对应,把经济变得感性又通俗。所以,在试镜头的时候,她的娴熟而又通俗的播音风格赢得了评委的认可,她成功入住《经济半小时》。

真正让她在央视走红还是在《开心辞典》这个栏目。2009年,湖南卫视的《鲁豫有约》栏目走红荧屏。央视为了提高收视率,决定开办《开心辞典》。开始的时候,央视决定黄安为节目主持人,她只是黄安的助理,干些帮忙抱奖品之类的活。已经走红荧屏的她给黄安当助手?这在别人看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她觉得这是很正常的。导演选不中自己,这说明自己的能力不行。这种意识使她充满了危机感。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她不但仔细做笔记,还把节目录像带回家反复钻研。一次,黄安因故不能参加栏目制作,作为助理的她便代替黄安做了一期节目。这期节目受到了观众的好评,收视率直线上升。终于,她替代了黄安。事后,黄安说:我早就知道我快要做不下去了,因为我己经被人家偷师不少。她能够成功,我祝贺她!

因为下岗,所以就会有危机感;因为有危机感,所以才会拼搏;因为拼搏,所以才会成功。下岗的经历锻造了王小丫,成就了一代央视名嘴。

猜你喜欢

  • 闹鬼的公交车

    小编为大家带来鬼故事:闹鬼的公交车丽丽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一直垂到腰际,十分迷人,引来男生们竞相追求,可丽丽心高气傲,她拒绝了所有追求者。有个叫小峰的男生也追过她,遭到拒绝后就一直在背后说丽丽的坏话,这些话传到丽丽耳朵里,可把她气坏了。这

  • 五哥与小鬼

    小编为大家带来鬼故事:五哥与小鬼做鬼啊,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吓人,人还看不到你,、把他们的脸吓得跟我们鬼似的。”那你还闷。”不过,有些人家养了狗,就不敢去了,狗会咬鬼的。还好,坏蛋都不养狗,还帮我们去抓别人的狗来吃,嘻

  • 午夜的白丝带

    小编为大家带来鬼故事:午夜的白丝带民警老王又在值班室里呆了一夜,眼看天快亮了,面前的电话突然铃声大作。他拾起听筒,里面一个女人尖厉的声音骇然响起:派出所吗?快到云海大厦来啊,这里闹鬼了!”老王的睡意顿时烟消云散,连忙向云海大厦赶

  • 助人致富的鬼哥

    小编为大家带来鬼故事:助人致富的鬼哥有个书生叫马玉龙,父母去世早,姐姐出了嫁,一个人过日子穷得叮当响。这年过年了,眼见别人家灯红酒绿,大鱼大肉,自己却连煮粥的米都没有,不由自叹命苦,深感活着还不如死了痛快,于是就找了根麻绳,准备上吊。马玉龙

  • 打车回家

    小编为大家带来鬼故事:打车回家前两天和同事去K歌,到凌晨两点才散。由于住得比较分散,所以各自打车回家。我们这里出租车职业道德较差,经常半路捎人(这样如果碰上顺路的,他能赚双份车钱)。此时的我已经喝得头疼欲裂,急切地想回家睡觉,出租车司机是个

  • 流产的绑架

    小编为大家带来鬼故事:流产的绑架一个弱女子面对两个劫匪的故事,以惊险开始,戏剧性收场。的士东绕西转了个把小时,我渐渐感觉有些不对劲,车上除了司机,后座上还有一个男人。在我上车的时候他有可能是趴着的,我没有看见。很显然,我被劫持了!但很快,我

  • 两个懒汉的故事

    传说在古埃及有一个懒人村,村里的老老少少都特别懒,村里最懒的人叫刘大毛,他有个姑父住在旁边的勤劳村里,有一日他决定去投奔姑父,姑父热情地接待了他,可时间一长,姑父有点讨厌他了。因为这个人实在懒得什么事也不肯干,他姑父忍无可忍了,把他赶出了家

  • 发生在元宵节的历史往事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有关一年一度“东风夜放花千树”的元宵节,历史上曾留下了许多故事。早在南北朝时期,南梁简文帝就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