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那个感激的微笑

那个感激的微笑

收录日期:2025-11-20 17:31:06  热度:9℃

那个感激的微笑

那是我在北漂的时候,去一家网络公司上班。我的主要工作是设计策划书,关于网络投资与项目的。按照我的设计内容,一个男孩子在计算机上制作图片。

那男孩子来自河北,很纯净的脸,顶多20岁的样子。他的工资是每天50元,后来才知道这意味着没有节假日,也没有星期天,还无报酬地任意被加班加点。

因为西安的会议,公司对策划书要求很急,从老板的思路到策划方案及制作,必须3天拿出来。已经熬了两个通宵了,我靠着咖啡提神,当然,对于我这次超负荷工作,工资是另算的,也就是单独的10000元。

已经是凌晨两点了,男孩子显然很困,从一开始到现在,他对着电脑已经有40多个小时了,甚至中午、晚上吃着饭,都没有离开过电脑。伙食是老板提供的,也就是简单的炒土豆丝,尽管没有半丝肉腥,老板依然要每个月扣除他300元的伙食费。

土豆丝早就在肠胃里消化了,空空的肚子也咕咕作响起来,我给了他一个蛋糕,他拿着,回过头,对着我一笑——那笑,是疲惫的,因为太困倦而显得很艰难,但是,却表达着感激。

到这个公司工作已经半年多了,他每天平均下来都得上班十七、八个小时,除了睡觉,就是望着电脑……此刻,男孩子似乎来了精神,狼吞虎咽地吃着蛋糕,他那单纯的脸和繁重的活路,让我感叹那些年轻的生命在这个冷漠的大城市里生存的艰难与挣扎,然而,眼前的男孩子似乎并没有自怨自艾,吃了蛋糕后的满足使他工作得更轻快,看着我打盹,他就逗我笑,给我吹口哨提神,并时不时地和我聊天:

“父母离婚后,都又结婚了,我只能和奶奶一起过,后来奶奶死了,没有去处,所以,高中毕业就来到了北京。”

“想父母吗?”我一阵心酸,因为我想着和他相同命运的远在四川的儿子。

“想啊,他们管不管我无所谓,只要他们过得好就行!”

“等我挣了钱,再回去看他们,给他们买礼物……”

后来,我离开了那家网络公司,去了报社、杂志社……北京的生活依然交织着加不完的班和看不到希望的路,我俨然一台机器,紧张得成天绷着脸,鲜有对别人和生活细节的感激与微笑。

回到四川老家后,北京的记忆很是模糊,倒是这个加着夜班、熬得通红的眼、拿着蛋糕,冲着我微笑的男孩子,很是清晰——在一个缺少关爱的孤独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面对超强负荷的工作,却毫不抱怨,工作努力且善待父母——我相信,他一定会从一个青涩的男孩子,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猜你喜欢

  • 捡回了一个爸

    一天,我陪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出去散步。胖婶颠着小脚走过来,说:“孩子啊,送你爸去养老院吧。你妈知道了,也不会怪你的。这么看着守着,可把你们拖累惨了。”另一个老人凑过来:“郊区有一家农庄式的养老院,老人可以在里面种菜。空气很好,遭不着罪。”父

  • 母亲与绿鹦鹉

    这天,刘思劲终于抽空回到老家。刘母看到年过三十、略呈富态的儿子,喜极泪涌,抱着儿子的肩头,说:“孩子,你把家忘了吗?把妈也忘了吗?”刘思劲的眼圈也潮湿了,连忙说:“妈,看您说的,我怎么能忘了家,怎么能忘了妈呢?”随即把送给母亲的礼物呈上。那

  • 父亲也会想父亲

    来城里住了多年,父亲始终不习惯。工作后,为了方便照顾他,我将父亲接来城里同住。母亲去世得早,父亲一人住在乡下,身边没个人照顾,怎么也让人放不下心。可来到城里后,父亲总念叨着乡下的好处。买菜时,父亲说,老家的菜多是自己种的,纯天然的绿色植物,

  • 婚姻里的爱情

    我向来以为父母那代人中并不会存在爱情这样的东西,成长相亲结婚生子柴米油盐的流水线下,有什么情愫那大概只是亲情,再有什么只怕也会立时三刻淹没在长久的生活中。我总以为所谓婚姻只是两个互相不算讨厌的人一起搭伙过日子。小时候,我问过妈妈:“你爱不爱

  • 每晚都遇到真爱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爱。每天晚上,躺到床上和妈妈吻别之后,我知道好戏即将开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目睹了妈妈和爸爸之间那浓浓的爱意,感受到什么叫真爱。那个时候我们家房子的隔墙很薄,每天晚上我刚入睡不久,总能被妈妈在隔壁浴室里淋浴

  • 母亲的手擀面

    她出生时,体重还不到5斤,比别的孩子瘦弱很多,用母亲的话说,瘦得像根豆芽菜。那时,家里很穷,全部收入就靠几亩薄田。即便如此,巧手的母亲,还是会想尽办法为她增加营养。而她最贪恋的,就是母亲做的手擀面。面条筋道有力,粗细均匀,碗底卧一个白胖的荷

  • 看她落泪任她心碎

    我一直忘不了那一幕。暑假,我送小年去口语培训班。到早了,先到休息室玩会儿,里面一个花裙子小姑娘正在哼唧,见到小年,她奶奶眼前一亮:“看,有小朋友来了。”小年也立刻忘了我的存在,径直朝花裙子而去。好像也没听见她们说什么,反正两个小毛头肩并肩蹲

  • 你给过父母多少承诺

    那天,母亲指着电视上的飞机说:“你小时候说,长大了,要为我买一架飞机,想怎么飞就怎么飞。”“我小时候说过这么豪情万丈的话?”我怀疑母亲忽悠人,那么久的事儿,她怎么可能还记着?母亲却如数家珍般,一口气说出十几个我曾经许下的诺言。8岁时,隔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