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其实牛不笨

其实牛不笨

收录日期:2025-11-21 02:12:18  热度:9℃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农户调教耕牛初学种地,为防止牛不守规矩,于是,儿子在后面负责稳犁,老父亲在前面负责牵着牛绳,这样一前一后,把牛控制在中间。为了提醒父亲不开小差,儿子每吆喝一声:爹,走!父亲便朝前走,牛也听话地跟着往前走。

过了些时日,他们想,牛虽不能言语,但却是聪明能干的动物,经过数日调教,应该学会独立工作了。这天,儿子照样给牛套上套绳,试着让它独立完成任务。没想到,任由儿子怒吼暴打,牛硬是愣在原地纹丝不动,儿子没招了,情急之下大喝一声:爹,走哇!牛却毫不迟疑,乖巧地往前走了。

原来,牛并不笨,在它头脑中早已形成了思维定势:把一声爹,走!当成了工作指令。如果要让牛改变思维定势,重新听令,谈何容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求别人做一件事,如果方法不当,会给被动方造成误解,效果大打折扣。有时候,别人可能已经很优秀了,只是你的检测方式和最初的要求方式发生了改变,学习者一时还不能适应,尚无法走出固有的思维定势。因此,不能一味指责别人学无所成。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比如:上课铃声响了,老师走进教室说:上课。学生便齐身起立,向老师问好。而有一天,当老师刚走进教室,突然改用手势了,学生却面面相觑,稳坐不动,你能怪学生无礼吗?

运动场上也是一样,运动员只听发令枪响,便开始起跑,可在关键时刻却换成了广播:开始跑。结果可想而知。你能判定最后到达终点的运动员实力最差吗?

职场上更是如此,某公司招聘人才时,试图考察应聘者的思维变换能力。招聘启示上特别注明:面试时采取随机问答的方式,可在面试现场,却要考考应聘者的实践操作能力,由于应聘者没有思想准备,结果不尽理想。一位落聘者被另一家同类公司选用,他的新型规划投入市场,为该公司赢得了更多声誉。事实证明,他成功了,害得先前那家公司后悔不已。

所以,我们在对别人提出要求之前,先要想想,选取一个最恰当的方式,又以同样的方式去检验,在同类中择优效果才会更好。

猜你喜欢

  • 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俯下身来

    小沈阳的表演中,时不时总给人一种“自轻自贱”的感觉。比如,贬低自己的相貌和身材,“你家猴儿哪儿买的?”轻看自己的演技,“你不是跳二人转那个谁吗?我看见你就有一种大海的感觉。你可别误会啊,我晕船,一看见大海就想吐。”如此种种,非止一端。而在现

  • 莫把励欲当励志

    人生出彩,靠励志,不能靠励欲。“志,气之帅也。”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成就事业,当恒立志、常励志。时下,励志文化已成为一种流行、一种时尚。但是,在急于求成、急切成名、急功近利的人眼里,往往把励欲和励志混为一谈。他们把“创造财富神话”“享受物质

  • 习惯成就美好

    习惯由一点一滴,循环往复,无数重复的生命形态构成。而我这里要说的是,一个人,习惯了他人的习惯或是拥有一个良好的习惯,生活就会趋于平和美好。拿新婚夫妻来说,彼此一些生活习惯让两人之间有矛盾,但磨合一段时期后,小冲突会在包容的氛围中平息。夫妻之

  • 蝴蝶一生能飞多远

    蝴蝶或者不知沧海为何物,它们宁愿流连于眼前的鲜花朵朵,也不会翅染风尘去努力飞翔。蝴蝶一定是飞不过沧海的,这无须任何人去说。我们在夏天里,看到花丛中草地上,那些翩翩飞舞的蝴蝶就如飘在空中的花瓣,美丽的双翅总会把人的憧憬带向远方。记得少年时曾做

  • 活得清楚,不如活得清醒

    人生的痛苦,源于活得太清楚了。眼是审美的,结果纠缠在丑中,最后都审了丑。心是收藏快乐的,结果困于计较中,最后都盛了痛。不是生活有多少,自己就要清楚多少。幸福的能力,其实是取舍的能力和过滤的能力。在这个阴阳混生的世界里,没有暗就没有亮。你打开

  • 猫同狗讲

    这天,主人有事出去,破天荒地没带上宠物。终于同一屋檐下的两宝贝猫和狗有了交流的机会。嗨!你好狗兄。同好同好,猫小弟。来这么久了,还是第一次打招呼吧?可不是吧,谁叫咱都是大忙人呀!主人今个咋啦,居然给咱俩都放假?谁说不是呢,还真有些不习惯!太

  • 登上人生的高峰

    我小学的时候因为演广播剧,有一天自己也试着写了个剧本。写好,我很得意地拿给老师看,哪里知道老师才看一眼就说,你写坐火车去阳明山,阳明山根本没有火车,你乱写嘛!我当时好伤心,但是继续写,由剧本写到散文,写到小说,写到今天。我刚上高中的时候,学

  • 生活着的生活

    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是否失去了自我?我是活着,还是在生活着?恐怕大多数人面对这样的自问会不知所措。因为我们走得太快了,以至于忘了生命的本质,忘了出发的缘由。内心的梦想与真诚一次次地被现实困扰、“围剿”,很多人庸庸碌碌,没有激情,没有梦想。生活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