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不要得理不饶人

不要得理不饶人

收录日期:2025-11-21 11:43:42  热度:11℃

人不讲理,是一个缺点;人硬讲理,是一个盲点。理直气“和”远比理直气“壮”更能说服和改变他人。

一位高僧受邀参加素宴,席间,发现在满桌精致的素食中,有一盘菜里竟然有一块猪肉,高僧的随从徒弟故意用筷子把肉翻出来,打算让主人看到,没想到高僧却立刻用自己的筷子把肉掩盖起来。一会儿,徒弟又把猪肉翻出来,高僧再度把肉遮盖起来,并在徒弟的耳畔轻声说:“如果你再把肉翻出来,我就把它吃掉!”徒弟听到后再也不敢把肉翻出来。

宴后高僧辞别了主人。归途中,徒弟不解地问:“师傅,刚才那厨子明明知道我们不吃荤的,为什么把猪肉放到素菜中?徒弟只是要让主人知道,处罚处罚他。”

高僧说:“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无论是有心还是无心。如果让主人看到了菜中的猪肉,盛怒之下他很有可能当众处罚厨师,甚至会把厨师辞退,这都不是我愿意看见的,所以我宁愿把肉吃下去。”待人处事固然要“得理”,但绝对不可以“不饶人”。留一点余地给得罪你的人,不但不会吃亏,反而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感动。每个人的价值观、生活背景都不同,因此生活中出现分歧在所难免。大部分人一旦身陷斗争的漩涡,但不由自主地焦躁起来。一方面为了面子,一方面为了利益,因此一得了“理”便不饶人,非逼得对方鸣金收兵或投降不可。然而,“得理不饶人”虽然让你吹响了胜利的号角,但这却也是下一次争斗的前奏。因为对方虽然“战败”了,但为了面子或利益他自然也要“讨”回来。

在日常生活中,切记:留一点余地给得罪你的人,给对方一个台阶下,少讲两句,得理饶人。否则,不但消灭不了眼前的这个“敌人”,还会让身边更多的朋友疏远你。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放对方一条生路,给对方一个台阶下,为对方留点面子和立足之地。这样做并不是很难,而且如果能做到,还能给自己带来很多好处。如果你得理不饶人,让对方走投无路,就有可能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不择手段,不顾后果,这将对你自己造成伤害。放他一条生路,他便不会对你造成伤害。即使在别人理亏时,你在理已明了的情况下,放他一条生路,他也会心存感激,就算不如此,也不太可能与你为敌。这是人的本性。况且,这个世界本来就很小,变化却很大,若哪一天两人再度狭路相逢,届时若他势强而你势弱,你想他会怎么对待你呢?得理饶人,也是为自己留条后路。

猜你喜欢

  • 鹰曾是弱者

    很久以前,澳大利亚的一个小岛上,世代繁衍着一群名叫长喙的鸟儿。小岛上生长着许多的蒺藜树,足以供长喙鸟们生存的需要,所以它们生活得无忧无虑。然而,有些长喙鸟一生下来就带了“残疾”,它们的嘴不像妈妈那样长长的、尖尖的,而是短小钝滞。要知道,长而

  • 爱到最后一分钟

    这一年的春天,28岁的麦金莱终于迎娶了美丽的新娘艾达·萨可斯顿。他们的相识极具戏剧性。十年前,麦金莱随家人一起到坎顿度假,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他陪父亲前去拜访多年未见的老朋友——银行家萨可斯顿。在他的家中,见到了银行家的女儿艾达,艾达身材

  • 爱一个人好难

    新婚一个月的吴佳回到老家,满面的愁容。一家人一起吃过晚饭,母亲提议让吴佳陪父亲一起去公园走走。吴父70多了,患有老年痴呆症,出门必须有人陪护。两人来到公园里,父亲有些累了,坐到了长椅上。吴佳在一旁坐下,开始大倒苦水,抱怨老公王伟的种种不是。

  • 生路

    许多初到北极地区的游客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当地的印第安人对那些嗡嗡乱叫的蚊虫十分仁慈,从不轻易地伤害它们。即使被叮咬,也只是涂些药水了事。一次,一名游客从背包里掏出一瓶杀虫剂,还没有喷洒,便被一位印第安老人止住了。老人说:虽然这些蚊子很

  • 竹升面传奇

    清朝末年,民不聊生,慈禧太后的每日正餐却仍要摆足108个菜。这天晚上做梦,她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她梦到一个人拿着一根碗口粗的竹子在打什么东西,啪啪地打了两个时辰,说劲道够了。她正想着打的是什么好吃的玩意儿,偏偏梦醒了,好不失望。这天中午,御

  • 最动心的情话不是我爱你

    单位里的年轻女孩每天都会收到男朋友或老公发来的手机短信,或甜言蜜语,或家务琐事,唯有她,平静得像一汪波澜不兴的湖水。下雨天,他也会来接她,拿一把红绸伞,站在公司大门外等。看到他也没有太多的惊喜和语言,好像一切都理所当然。冬天,夜来得早,加班

  • 三焗鱼

    明朝时,郎中姚鼐因老家遭了水灾,只得领着妻儿,辗转来到了太古县。太古县虽然富庶,却只有一家张氏医馆。姚鼐觉得此地有商机,就倾其所有,在西城买了一座四合院,开了一家杏林医馆。姚鼐医术高超,加之收费公道,一时间患者盈门。半个月后的一天,张氏医馆

  • 是谁救了她

    去年夏天,我从省医科大学毕业后被招到某医院急诊科。医院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管学历高低,新来的都算实习生。负责带我的葛主任四十多岁,不苟言笑,对谁都冷冰冰的,我来了一个月竟没见他笑过一次。不过抢救病人他却有一套,多重的病号他都能沉着冷静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