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为不相识的人流泪

为不相识的人流泪

收录日期:2025-11-20 15:13:52  热度:7℃

从甘肃来我公司打工的阿园在养鱼池里游泳淹死了。他父母从老家赶来后,几次哭昏过去。孩子才19岁,是在业余时间出的事,公司补偿少,这对一个穷家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公司工作忙,人手又少,为了省时省力,前去为死者送行的连家属带司机总共5人。

在火葬场,同事陪着阿园的父亲,我陪着阿园的母亲,4人从追悼大厅前门进去,等了好长时间才来到了火化炉前。火葬场安排可以在那里看孩子一眼。

也许是这家大人和孩子我从未见过,觉得是外人的事,所以人家哭得死去活来,自己站在局外只是心酸,一直无泪。孩子静静地躺在推车上,他父母万分痛苦地扒拉开盖布,泪雨滂沱地大声呼唤着骨肉的名字,场景十分凄怆。

简单看过孩子之后,一行人在空荡荡的过道里凄迷地呆站了一会儿,便抄近路往外走。

阿园的父亲被同事搀着只是流泪,不再吱声:阿园的母亲被我搀扶着,像浑身没了骨节一样,有气无力地挪着脚步。她早已哭干了泪水,边走边有声无泪地哀叫着:俺园俺园啊那发自肺腑的哀痛声,比任何力量都震撼人心。

因为不知怎样从火化炉走向停车场,我们又从后门进入追悼大厅,准备从前门出去。正巧,那里刚刚聚来了一拨等待开追悼会的人。当我搀扶着阿园母亲穿行于追悼大厅,慢慢走向门口时,人们大都静了下来,目光一起转向了来人。这突如其来的一簇簇目光移向我们的同时,似乎把我们视为一家人,我也莫名其妙地突然感到自己和阿园的父母成了一体就是一家人在同时往外走,在这短短的几十步路程里,就觉得时间特别漫长,肃穆的大厅里不但寒气凝重,而且让人痛感压身。心中角色的转换,使我突然体验到了自己家低于别人家那种无能为力的处境。我忽然想,如果这是我的家人,是我来处理自己的家事,也会是此番情景吗?就是因为他们穷,因为他们自己善良质朴未提出任何要求,才会出现如此场景吗?难道穷人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不闹夜的孩子就不该吃奶、就不该组织个简单的追悼仪式平安送走?在这短暂的冷遇和无助里,我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渺小,伴随着同情心的开启和善待弱小立场的回归,使我忽然站在了阿园母亲的境地上,内心一紧,泪水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

已有很长时间没有认真反思自己了,此事虽是公司安排,可为什么自己连想都没想,连个建议也没有就把事情简单处理了呢?如果不是经过追悼大厅,不是遇到如此目光和凄冷的境遇,也许我依然会无动于衷。可我亲历了、体验了,且设身处地站在了母亲痛失儿子的境地上。想到阿园父母的宽让,想到自己漠不关心的行为,我感到愧疚和不安,忍不住泪流满面。

猜你喜欢

  • 和女儿一起成长

    和女儿一起成长由于我和妻工作都实在太忙,小女儿三岁那年的一个春节,我们决定把她从南京送到哈尔滨的她外婆家。但是我和妻都抽不出时间送她去,正好妻听说了航空公司有无人陪伴小孩登机的业务,就是被大家戏称的航空邮寄宝贝业务。于是我们决定把女儿航空邮

  • 老师来了,快逃

    老师来了,快逃杨老师到城里照看孙子我是知道的,她也一直带信来,让我去玩。答应了很多回,一直没有时间。那日下午我从网上撤下来,穿得松松垮垮地满街找填饱肚子的地方,远远地看一个老人推着一辆婴儿车过来。我一见,第一反应是撒腿就跑。斜入一小巷,回头

  • 迷失的世界(黑白)

    陈白,出生在一个极其富裕的家庭中,但天性却很孤僻,极少与人交流。有一次,父母带着陈白去乡下的一座庄园度假。陈白在庄园内呆地久了,就想出去透透气。终于,陈白的父母在接到一个上层交际舞会的邀请之后,陈白的时机来了!甩开保姆之后,陈白总算偷偷溜出

  • 苦涩的西服

    苦涩的西服明天面试老大、老二、老三是大学同学,三人都是贫寒出身,也是铁哥们。毕业后,他们同租一室,齐心协力一起找工作。可连续几个月了,哥儿仨笔试参加了不少,但一到面试,就都败下阵来。这天,老大在接受了第N次失败检验后,若有所思地说:“我说二

  • 我用金尺换竹尺

    14岁那年,父亲把我送到邻乡一个极有名气的裁缝师傅那里学手艺,转眼间半年就过去了,可我什么也没有学到。当然,师傅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教给徒弟什么“绝招”,只是让我打杂干些粗活。因为民间有条不成文的规矩“三年的徒弟,三年的奴隶。”所以,

  • 天意

    张和郑本是一对夫妻,不知什么原因离了婚,有人说是张有小老婆,有人说是张常找单位自主招聘的女职工谈话。不知是否真假,反正以办公室名誉招的女秘书,和张在一间办公室上班没多久,女秘书就被安排到另一间办公室去了,但工作仍是秘书职位。张在卫生院当院长

  • 猫怕老鼠的故事

    猫是老鼠的天敌,那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至于猫怕老鼠的故事,可能没有好些人要探个究竟吧?猫有养与不养之分,不养的猫叫野猫。野猫要专门偷食人们喂养的鸡,民间常有“野猫拉鸡”一说。因此,野猫是一种人们在生活十分困苦的年代所最痛恨的东西。至于可养的猫

  • 哈蟆与书生的故事

    哈蟆,全称叫“癞哈蟆”,学名叫“蟾蜍”。又称“癞疙宝”、“疥哈蟆”。在从前,有一只哈蟆与一位书生结下了不解之缘,因而在民间一直传说着哈蟆与书生的故事,并由此产生了“癞疙宝”一名的由来。癞哈蟆,称着“宝”,确实名符其实。它所分泌的一种东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