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诚心的道歉

诚心的道歉

收录日期:2025-11-20 23:01:23  热度:11℃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宋时秦桧害死了岳飞,几百年后,他们的后人会不会还有冤仇?或者说,秦桧的后人,心中会不会有负罪感?

我来讲一个故事。

我知道秦桧的夫人王氏,有一支余脉散落在杭州乡下,蜗居在山坳里,他们的族谱上,仍然可以追溯到宋时的历史。解放前,这个村有一个节气,所有人要吃素。这个节气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九,也就是除夕的前一天。

后来有人查阅了历史,发现这个日子,竟然就是岳飞处死的日子。

当然几百年后,这些农民并不知道自己就是王氏的后人,但这个传统的存在,印证了这个家族有一种遗传密码。

前些天,我看了一则故事。今年6月,37岁的英国人安德鲁·霍金斯来到了非洲冈比亚,参加了当地举办的贩奴纪念集会,在这个集会上,安德鲁向参加集会的非洲人跪下了。

安德鲁为何要跪下?

冈比亚人早已不知道他是谁,他的祖先又是谁?但是对安德鲁来说,他的祖先犯下的罪恶,让他痛苦不堪,他必须要用这种方式来减轻自己道义上的痛苦。

这种道歉是善意的道歉,没有人会想到他的血液里还有“罪恶”。相反他是一个纯净的人,有道德耻辱感的人。

道歉是永远不会迟到的。它更能显示内心里的良知。像安德鲁这样的道歉,是一种道义上的示范。

拉瑞尔以摆放位置高低不同的两只手作比喻。在道歉前,右手(加害者)的位置比左手(被害者)高,道歉后,两只手必须平行,甚至要让左手的位置更高,被害者的情绪才能抚平。反之,倘若冒犯者坚持不道歉,可能遭到报复。

最常见的情况是,伤害发生后,没人认为这是自己的错,没人多想对方,没人愿意主动道歉。于是,亲人变路人、企业与消费者缠讼多年、国与国间大动干戈等悲剧陆续发生。事实上,这里是有盲点,凯勒曼说,学术研究显示:“人们往往容易高估道歉的代价,却低估道歉的好处。”

人们为何会高估道歉的代价?在心理层面上,有三种反应:一、担心被对方羞辱、拒绝等;二、担心影响自己的权威、地位,包括感觉自己是输家、暴露自己的脆弱等;三、担心道歉后引发的法律责任、财务损失等。

人们如何低估道歉的好处?事实之一,伊利诺大学法学院教授罗伯奈特的研究显示,诚心的道歉,可以减少一半的官司;每两件官司,就有一件是因为缺少诚心的道歉。

换言之,只要在第一时间表示“诚心”的道歉,通常可以避免伤害继续扩大,甚至可能将危机化为转机。而“诚心”,来自于加害者须付出代价,这一点常被忽略。


猜你喜欢

  • 一位陌生而亲切的朋友

    他姓孙,是一个工人,与我的尧儿曾在同一个城市工作,是伙伴朋友。那年,孙君去美国参观,面对9·11”废墟世贸大厦,即兴写下首诗《重建》:公平是和平的土壤,退步是进步的通道,时间太短,空间太小,不能让邪恶弥漫,恐怖笼罩

  • 第一片绿色

    新兵小杨上山已半年有余了,今天是第一次下山。卡车沿着蜿蜒的盘山路一步步降低海拔高度,车上,战友们的呼吸越来越感到顺畅。高入云端的雪山垭口有一座被称为天屋”的边防哨所,驻守着一个班。老班长郁江南被批准复员,今日下山到连部集中。副班

  • 假如我有这样的朋友

    有一把伞雨撑了很久,雨停了还不肯收。有一束花闻了很久,枯萎了也不肯丢。有一种友情,希望到永远,即使青丝变白发,也能心底保留”。——题记假如我有这样的朋友:你做伯牙,我做子期,我们共听高山流水,共赏花香鸟语

  • 有些人,他们叫兄弟

    或许有人会说男人应该洒脱,像淋场大雨一般,任由雨水沾湿脸庞,甩甩头,便又是开始。或许有人会说男人应该释怀,像看场风景一般,任他花开姹紫嫣红,微微笑,便又是一程。或许有人会说男人应该忘却,像饮杯烈酒一般,任其滑过九曲回肠,转转眼,便又是新生。

  • 怎样结交朋友

    人是社会中人,人与人之间总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生活愉快就应当广交朋友,否则孤独寂寞,一人独处,就无任何幸福可言。朋友有各种类型,但是交朋友的原则是一致的,要想广交朋友,增进友谊就应当做到以下六无”:一是无私。人们交朋友的目的

  • 从我身边流过的友谊

    那会儿我们才是屁颠的娃儿,整天与小伙伴们一起手牵手,开开心心地度过这一天,可却不知这意义何在。那时连什么是友谊都不知道,只是觉得能在一起过好每一天就是幸福充足。上了小学,还是能跟这几个小伙伴在一起,会觉得命中注定,每天都这么快乐。小升初的日

  • 很多时候我能说服了你,却说服不了我自己

    很多的时候,我能说服了你,却说服不了我自己在友情的磕磕绊绊中,我能说服你不去计较,不去过分在乎,淡然也是一种幸福。可是,无论如何,我却始终无法我说服自己去放开,去释怀。在爱情的纠纠葛葛中,我能说服你不去任性,不去耍小心眼,安定也是一种幸福。

  • 那些叫朋友的人,不是过客

    一直以为,有一些人就算再好,如果不能陪我走完人生的旅途,那他们,就是过客。而那些称之为过客的人,注定要渐行渐远,直到最后被彻底遗忘在某个记忆的深处,再也看不见。渐渐的,我发现我的这种看法是错的,那些曾一度称之为朋友的人,不是过客。(一)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