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有一种恩情,叫婆婆伺候月子

有一种恩情,叫婆婆伺候月子

收录日期:2025-11-20 18:47:29  热度:9℃

很多婆婆认为,儿媳妇月子里的开销都是“儿子的血汗钱”,有的会公然说:“这么小一只鸡就要上百块,月子里光吃鸡就得千把块啊!”我也看过更奇葩的,说“鸡蛋吃两颗营养就够了,再多吃都是浪费”,让产妇多一颗都不能吃!因为长期以来的节俭习惯,唠唠叨叨、摔盆打碗、偷工减料,有些人自然而然就这么做了。

我的婆婆也是一位节俭朴实的农村妇女,一辈子口袋里没装过“红票票”。按理说她应该是“惜钱小气”这一类的,可是她大气得让我为之惊叹!生了小宝出院回家那天,她和公公等候在停车场,亲手把小宝抱回家。把我们安顿在床上后,她拿给我一个红色塑料袋,说:“朱琼啊,你40岁了还生个老二,辛苦了啊,婆婆我也没钱,去年的养老金取了这2000元,你收下吧!我没有红包,就用塑料袋装的啊!”

还有,在生大宝时,她托人将在老家养的老母鸡,请跑武汉的大巴车捎过来。因为司机第二天没有出车,用纸盒装着的8只大肥母鸡第三天运到时,只剩下奄奄一息的两只,其余都闷死发绿了!她看着这箱鸡,因为不能给儿媳妇和孙女补补而掉下了难过的眼泪!

還有,生了小宝,她年事已高身体不如从前,不能像当年带大宝时当主力做先锋,只能每隔两小时就来问问:“朱琼,你饿了吗?想吃点啥我给你做!现在不比我们当年那么苦,现在条件好了,一定要多吃点,把身体养好!”她对我的爱、对我的好,就这般简单、直接、华丽、炙热。这样的恩情不该记一辈子吗?

月子里的第二“仇”,是“偏心”。一是偏孙儿轻孙女;二是亲儿子冷儿媳妇。这两点民间的桥段太多,但重点还是说我婆婆。

老公家族里人丁一直比较稀少,在怀上小宝时,我心里有点打鼓,老人想要一个孙子是情理之中,只有派老公去传话:“不管是儿是女,这小宝我们决定要了。若是女儿,我们仍然会像大宝一样疼爱的!”

没有想到的是,婆婆跟我们一样,迅速接纳了这个观点。在回答友邻“小宝是儿是女”的时候,总是强调又强调:“孙女我喜欢!现在女孩一样上北京上天津,只要培养好有出息,哪不一样嘛!”

她言行一致,在照顾小宝的时候,不加掩饰地比我这个亲妈还疼爱。我们认为小孩子哭一哭很正常,而她总是跟着孩子的哭声难过,在我们认为安抚也止不住哭闹而放任时,她愿意徒劳地一个劲儿抱啊、摸啊、哄啊!

婆婆因为身体的原因,晚上小宝就由我和老公来照料。老公在我产前产后亲力亲为照顾了一个多月后,得到同事牌友的呼唤,开始开溜。

第二天,听到婆婆这样训儿子:“你40岁了不懂事啊?你偷懒我可以多帮你,累死我了你就没指望了;可是你老婆是跟你一辈子的人啊,你把她的身体累坏了,以后你的日子能好过吗?”勿需比较,此处我婆婆自带光环,金光闪闪有没有?

第三“仇”是双方父母冲突,第四“仇”是指手画脚。这第三个“仇”,我们是主动化解的,把前来准备帮我的“笨妈妈”遣送回去了,留下“能婆婆”在这里“指手画脚”。

刚刚还对那个柔软纤弱、哭哭啼啼的小宝不敢伸手的婆婆,在相处了那么20多天后,勇气、派头就随着她满腔的爱意滋生出来。她又开始像带大宝那样,体现她的主导地位!

她认为把尿好,于是出了月子后,只要是晴天,她就给小宝把屎把尿。可是有一天小宝声嘶力竭地哭闹,我们判断可能是把尿造成屁股疼痛难耐时,顺势就把医生不赞成把尿的科学论断普及给她,她马上就说:“不把不把,改正改正,不能让孩子难受!”

她认为孩子口渴,哪怕我们给她讲,人的机体是多么智能,奶水的前半段以水分为主,后半段以脂肪为主,纯母乳喂养的孩子在半岁前可以不用喂水的科学道理,她也不以为然,直到她热情地喂水孩子不领情时,才悻悻作罢!

在她自己很冷时,她认为孩子冷;在她干完活发热时,认为孩子热……又如大宝说的一样,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你冷,有一种饿叫奶奶觉得你饿……我们家又陷入了“霸道奶奶”的爱的循环!

明天,是老公的生日,也是婆婆的受难日,我想送点礼物给她,就试探地问她“是否穿了耳洞”时,她回答:“我不要你给我买什么,你给我买的金戒指我也没带,我不爱这些。我只盼你们不争不吵好好过日子,不让我怄气;只盼我的里孙外孙都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只盼老爷子多活几年……”

我们老家有给伺候月子的人送礼的风俗。她伺候我第一次月子,我给她定做了两件衬衣,这次我给她买了两双鞋。她乐不可支冲着爷爷炫耀:“我发财啊,朱琼一次给我买了两双鞋!”

而在今天,我只能敲上这些文字,记录她对我的爱,记录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家婆婆的胸怀,记录无数普通人在平凡生活中所展现的如天地般质朴厚重的情怀!

但愿她给我的爱,我能用一辈子来回报!

猜你喜欢

  • 四两漆换千金

    清朝光绪年间,温州江北有个林员外,田地片连片,家财千万贯。林员外有个千金小姐叫琼英,生得花容月貌,人又聪明,员外夫妻对她比宝贝还爱惜。林员外屋里有个长工,名叫许阿兴,忠厚老实,人品也好,又有牛劲马力,起早摸黑干个不停,大家都称赞他干活卖力气

  • 彩凤追龙

    清朝咸丰年间,有个叫陈路的人是戏班的武生。这天晚上,陈路回家拿换洗的衣裳,路上忽然听见街坊麦粒和他姐姐秋香的哭声,陈路便过去询问情况。麦粒边哭边说:“蒋贵和都快把我们逼死了……”蒋贵和是当地的财主,也是麦粒的表亲,见钱眼开,六亲不认。麦粒爹

  • 神医奇盗

    清乾隆年间,春末夏初。这些天,惠州城的城门墙边上贴出一张告示,原来是惠州知府沈山的父亲沈百科得了口干舌燥、心烦气躁的怪疾。说是焦渴症吧,又不是,说不是吧,又似那种症状。孝顺的沈山急得团团转,请了几位城里有名的郎中都没有治愈。于是,沈山令下人

  • 侠盗

    雍正年间,沅州新任知县刚一到任,城中所有富户接二连三被盗。且所盗之金银细软都送给了一些穷苦的百姓。盗贼每次作案都在现场留下一个“梅花”标记。曾见过梅花大盗的人说,梅花大盗黑衣蒙面,功夫十分了得,丈多高的围墙轻轻一纵就过去了。一时间,城中富户

  • 脱裤侠妓

    民国初年,下川东的万州城有一个仁勇兼备、救人于难的妓女,名叫向兰子。此人脱裤行侠的故事至今流传。向兰子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熟背《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古文诗词。15岁那年。她父亲一个同窗就任四川省财政厅厅长,在大总统黎元洪那里力荐她父亲

  • 新婚劫

    南宋初年,竟陵举子邹子建积极抗金的主张与朝廷相悖,名落孙山。他满腔的忧愤无处诉,于是泛舟于汈汊湖上,取出玉笛对着浩渺烟波尽情吹奏起来,以排解心中的烦闷。就在这时,忽然过来一艘乌帆船,一个丫环模样的姑娘立于船头,冲这边叫道:“那位公子,我家小

  • 狐尾琴

    雪花纷纷飘落,宛若琼花碎玉一般。林子阁缓步踱出书斋,准备赏雪吟诗。突然,一个女孩子慌慌张张跑了过来,一头撞在他身上。女孩吓坏了,急忙跪了下去:“公子,快救救我。”说话间,几个仆人手持棍棒叫喊着追了过来。林子阁问他们这是怎么回事。为首的仆人回

  • 千里寻娘

    黄梁孟自幼丧父,随嫡母胡氏过日子。胡氏不是亲娘,对他一向粗暴,从不怜惜。幸亏胡氏身边有个哑巴丫环,私下对黄梁孟呵护备至,才使黄梁孟感受人间温情。小时候,黄梁孟听仆人私下说,父亲曾有个姓何的侍妾,父亲死后,掌了大权的胡氏,私自作主卖了何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