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再养一回娃

再养一回娃

收录日期:2025-11-21 03:23:14  热度:9℃

亮子七岁那年,父亲死于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母亲承受不住,一下子卧床不起!奶奶搂着亮子,抱起不满两岁的小妹菊子,警告母亲说:“你给俺当心点啊,你还有这俩娃呢。”可是,母亲并没有“当心”,个把月后,她居然也撒手而去!

您说说,这个家该咋办?对,只有奶奶来支撑了,好在那会儿,她还不算很老。

在众邻居的帮助下,奶奶承包了半亩菜园,白天送亮子上学后,她就抱着菊子下地干活,或者到市里卖菜,晚上呢,奶奶哄睡了菊子,还要一本正经地带上眼镜,检查亮子的作业。旁人见奶奶太累,劝她把亮子和菊子送人,奶奶却摇头笑道:“这有啥!全当俺再养了一回娃,俺又不是没养过。”

奶奶确实很会养娃,在她照料下,亮子快乐地成长着,有时候吧,他甚至会忘记自己是个孤儿,奶奶给他的感觉,是一种说不出的温暖。

可是这天却有点怪,奶奶从市里回来后,脸色明显不太对头。亮子一惊,忙问怎么了,奶奶笑笑说没事,然后就进了里屋。亮子不解,偷偷跟进去时,竟见奶奶对着一张纸,正不停地抹泪!天,又出啥乱子了?父母去世的时候,奶奶就是这样哭的啊!亮子很害怕,失声叫道:“是谁的信吧?”他感觉那就是一封信,可奶奶说不是,接下来,奶奶也不解释,便叠好那张纸,紧紧锁在一个小铁盒里。

那时候,亮子已经多少懂点事了,见奶奶又露出了笑容,也就没再追问下去。但让他想不到的是,两天后,家里真的出了大乱子:奶奶到市里卖菜时,把小妹菊子给弄丢了!亮子无法接受这事,他隐约感觉到,那张纸是个很可怕的东西!他大哭大闹,直到半夜,就只说一句话:“不要纸,就要菊子,不要纸,就要菊子……”奶奶抚着他的头,无奈地叹口气,抹泪道:“好好,咱不要纸,可啥事都没法子不是?别哭了乖,俺就是吃土挖泥,也要找回俺的菊子。”亮子疑心奶奶卖了菊子,那张纸也许就是收条之类的,但这又怎么可能!菊子也是奶奶的心头肉啊……真是有太多的谜!

那以后的半年里,奶奶天天往市里跑,鞋底都磨破了,可还是没有找到菊子。亮子想菊子,哭闹的时候,奶奶就把他搂在怀里,抹泪道:“乖亮子,奶奶本事用尽了,你说咋办?你只有好好读书,长大有本事了,才能找到菊子。”

亮子相信奶奶的话,此后便很努力地学习。16岁那年,亮子考上了市里的重点中学,奶奶开心得不得了,二话不说转让了那半亩菜地,简单收拾一些行李,便跟着亮子来到市里,租了一间小屋住下,开始捡破烂儿挣钱。这期间,奶奶一直在寻找菊子,可是却没有半点音讯,一天深夜,亮子正在算题,忽听奶奶说梦话:“菊子,你在那儿啊,饿不饿?冷不冷啊?”亮子心里一紧,瞥一眼奶奶的白发,就失声哭了,练习本上满是泪!他没有忘记奶奶那张纸,他想弄个究竟,可又怕触及奶奶的某些伤心事,所以也就闷了下来,没再提起过。

一转眼,亮子22岁了。他读了大学,毕业后,便在本市草草找了个工作,因为他不想让奶奶再拾荒了,他想让奶奶享享清福,在他看来,奶奶正一天天这变老!那时候,一个叫岚岚的女教师爱上了他,亮子也爱她,可是提到订婚,亮子却说:“我想先找到妹妹,再说咱们的事,好吗?”然后,他就讲了自己的故事,岚岚只听得泪流满面。

接下来,二人一块儿行动,又搞寻人启事,又找媒体帮忙,可是一段时日过后,却不见任何效果。亮子正一筹莫展,不想奶奶又病倒了!亮子不敢怠慢,忙陪奶奶到医院检查,结果却令他浑身发冷:奶奶竟是肝癌晚期!那一刻,他又有了孤儿的感觉。

亮子取完药,晕乎乎回到病房时,听见奶奶问那主治大夫:“你就明说吧,俺还有几天?俺知道俺的病。”那主治大夫犹豫一下,说:“依我看,不会超过一个月,但奇迹也不是没有,你本来就……”对病人,哪能这样实话实说?亮子不等他话落地,便大声跟他吵了几句。那大夫讨了个没趣,愣一下走开了。

奶奶笑道:“亮子乖放心,就算还有一个月,俺也要好好治,俺得叫你尽尽孝不是?”听了这话,亮子哭出声来,奶奶又笑道:“俺一定要活下去,俺要见见菊子,跟她说句话呢。”亮子明白奶奶的意思,可问题是,时间这么紧,又没有好线索,上哪儿找菊子啊?眼看奶奶的病情越来越重,亮子实在没辙了,便把岚岚带过来假扮菊子,他的意思是,先哄住奶奶再说。

岚岚做得很好,只见她站在奶奶面前,稍稍一怔,便呻吟一声扑进奶奶怀里,立马成了泪人。奶奶可能感觉太突然,她颤抖了一会儿,才嘶哑着哭道:“是俺的菊子吗?这些年你去哪儿了?饿不饿啊?冷不冷啊?别恨奶奶好不好?俺真的是没法子呀,一点也没有……”话未说完,她竟昏死了过去!

第二天,奶奶清醒过来,见岚岚不在,便对亮子说:“行了,你够孝顺了,别再委屈那闺女了。”怎么?奶奶看出了岚岚的破绽?亮子刚要问个清楚,却见那主治大夫查房来了,他觉得不好意思,忙向人家道了个歉。

那大夫笑了笑,小声说:“你奶奶的病,我是真的没法瞒。十几年前,我就给她看过病,那时她就是肝癌了,我断定她活不过两年,不想她竟然撑到现在,我一直想不通……我现在明白了,她那根生命的支柱,其实就你们兄妹俩!医学认为,精神力量有时是不可思议的,真是不假。”听了这话,亮子一下子呆住。

这时,奶奶唤了一声亮子,叫他拿过那个紧锁的盒子,取出里边一张发黄的纸。亮子一看,这哪里是什么信,哪里是什么收条,竟是15年前,这个大夫开具的癌症诊断书!亮子鼻子酸得难受,却见奶奶抹泪说:“是时候了,该说说了。亮子乖,菊子是俺故意丢的,俺养你们这俩娃,苦死累死都不怕,可是这张纸,叫俺心里没底啊。”原来15年前,奶奶知道自己患上了绝症,便左思右想,最后实在没办法,她才把菊子抱到市里,偷偷放在一辆高级轿车跟前,她的目的是,希望菊子能生活在有钱人的家里……后来,奶奶后悔了,却再也找不到菊子了,因为她当时心里太乱,没记住那个车牌号。

听到这儿,亮子想像得出,当初奶奶的决定,是多么地艰难而又无奈!

接下来,奶奶喘口气说:“你那时大了些,不好送人,俺想等俺死那天,再把你送人……对了,俺在菊子的左手背上,刺了一朵小菊花,你再找找她吧,俺怕等不及。”一朵小菊花?敢情岚岚的破绽是这个?

亮子又来劲了,因为妹妹总算有了一个明显的特征,此后的一个月里,他和岚岚就没命地寻找菊子……皇天不负有心人,这天,岚岚终于有了线索,她说她最近新接了一班学生,其中有个叫刘琼的女生,手背上就有一朵小菊花!亮子听了激动得厉害,他紧紧抱住岚岚,颤声道:“稳住!稳住!她家庭情况好不好?”岚岚娇羞地笑道:“刘琼父母开了一家高档酒楼,应该不错吧,刘琼功课也很好,今年应该能走个名牌学校。”

好有出息的妹妹!亮子暗暗赞了一声,很快便把这消息告诉了奶奶。奶奶抹了一会儿泪,忽然说:“开酒楼的?要高考了?也会是个大学生?那就好,那就好。”亮子打算尽快叫刘琼来,不想奶奶却说:“不是说要高考吗?俺不见她了,别打扰她,俺先前都对不住她了。”亮子没想到,奶奶会说这样的话,这可咋办?

还是岚岚有能耐,她自个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奶奶》,内容是亮子他们家那些事,叫刘琼当作范文朗读,然后录进手机拿给奶奶看……手机画面上,刘琼显然已被文章感动,她流泪念道:“奶奶,我是菊子啊……”奶奶看一眼,就哭了:“是菊子!跟你妈长得一样。”说完,竟含笑逝去!事后提起奶奶,那主治大夫叹道:“要是不给她看手机,兴许还能再撑些日子。”亮子不说话,只是掉泪。

不久,高考结束后,刘琼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亮子很高兴,找她现在的父母谈了谈,果然没错,刘琼正是菊子。再后来,兄妹就相认了,在奶奶和父母的坟头,他们哭得一塌糊涂!

猜你喜欢

  • 乌紫鸟的成功路

    肯尼亚山林里有一种鸟叫乌紫鸟,这种鸟因全身为暗紫色而得名。每当春季来临,乌紫鸟便开始搭窝筑巢繁育后代。刚开始,它与其他鸟儿的繁育方式没有什么区别,可当它的幼鸟长到一定程度时,这种鸟便展示出与别的鸟儿不一样的特性。当幼鸟渐渐长大,成年乌紫鸟便

  • 高贵的复仇

    武则天时期,狄仁杰和娄师德同朝为官。但狄仁杰对娄师德有成见,多次排挤他。一天散朝后,武则天问狄仁杰:“听说娄师德知人,狄卿怎么看?”狄仁杰道:“臣是他的同僚,但不知他有这样的长处。”武则天又问:“朕对你如此信任重用,你可知原因何在?”狄仁杰

  • 求快不配做高手

    “求快不配做高手”这句话是李小龙说的。他还说过,“我不怕会一万种腿法的敌人,我怕有敌人把腿法踢一万次”。原来,在他看来,实现目标并不讲究快,而是讲究积累。现在这个社会,处处讲究效率,在网络上电视上总会看到很多“速成法”,我们被告知成功靠方法

  • 有一种智慧叫“等距交往”

    李哥是市内某知名企业的副总,年过五旬的他,一直坚守“本色做人,角色做事”的原则,凭借熟练的业务、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品,在自己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至今仍在乐此不疲地劳作着,成为人人敬慕的一面旗。在李哥任职期间,公司里的总经理先后换了几茬

  • 刘昆:人品好到防天灾

    东汉光武帝时期,陈留东昏人刘昆在当江陵县令时,发生了一件奇事。那年,县里突发火灾,不一会儿风助火势,烈焰腾空。刘昆闻讯后,赶赴现场,看到火势愈来愈猛,心里惦念着百姓安危,便不由自主地对着大火磕头。没想到,忽然天降大雨,不一会儿,大火就熄灭了

  • 肃顺智救左宗棠

    左宗棠是晚清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在治理湖南、统帅湘军,尤其在筹建福州船政局、收复新疆等诸多重要历史事件中,建树颇丰。清朝首位驻英法公使郭嵩焘曾说:“大清朝不能没有左宗棠。”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初涉官场时,曾

  • 甜蜜的耳光

    又是一个周五的下午,学生们像往常一样,多数趴在书堆里,只有苏小囡坐立不安。她一会儿低头瞄瞄书,一会儿出神地盯着走廊。钟楼的钟声响起时,吓得她打了一个哆嗦,脸一下变得通红,又是兴奋,又是局促。然后她慢慢沉静下来,像下定了决心一样,把课本合上,

  • 请您打我3耳光

    他在上海,她在台北。两人是通过网上一家文友论坛认识的,那时,正是他感情受挫的时候,妻子离他而去,他的公司经营状况又出现了问题,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忧郁;她是一家网络电台的节目主持人,经常从这个论坛里摘取他的文章与网友听众分享。两人越聊越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