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文人多性情

文人多性情

收录日期:2025-11-20 11:02:25  热度:9℃

叶德辉为大藏书家,他喜欢在珍藏的图书中,夹入一两张春宫画片,其友陈子展问他何故。他说:“避火。”因为“火神原是个小姐,服侍她的丫环达36位之多,后被玉皇大帝贬为灶下婢,因此她变得躁急易怒。她平时穿淡黄色,一发威时便穿红衣而引起火灾,但因出身闺阁,在盛怒之时,若看到这玩意,也不禁害羞起来,避了开去。”

瞿秋白说自己是“一个不适合当官的人,在一个错误的历史时期当上了一个注定犯错的领导者”。他的文才曾折服了不少人。后来成为文化史专家、新中国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当时准备结婚,想求瞿秋白刻一对印,瞿秋白开的价格是50元。郑付不起,转而求茅盾。婚礼那天,瞿秋白手提一手绢小包,说来送金50,郑不胜惶恐,打开一看,却是两方石印。

沈从文第一次登台授课,慕名而来的学生甚众,教室里挤得满满的。他抬眼望去,只见黑压压一片人头,心里陡然一惊,竟呆呆地站了近10分钟。好不容易开了口,一面急促地讲述,一面在黑板上抄写授课提纲。预定l小时的授课内容,在忙迫中10多分钟便全讲完了。他再次陷入窘迫,无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下课后,学生议论纷纷:“沈从文这样的人也来中公上课,半个小时讲不出一句话来。”议论传到胡适耳里,胡适微笑着说:“上课讲不出话来,学生不轰他,这就是成功。”

吴昌硕人极矮小,至死84岁,头上仍盘一小髻,似道士一般,无须,故治有“无须道人”一印。初一见面,几与老尼姑无异,耳聋,但有时其子女小声谈老人贪吃零食等等,他肯定会开口声辩自己并不多吃。有人说:他的聋,是做作的。他晚年如有人请吃酒席,逢请必到,到必大吃不已,回家时就腹痛不已。朱疆跟他老乡,交谊最深。朱集成语赠他:“老子不为陈列品,聋丞敢忘太平年。”

王敬义每次离开梁实秋家的时候,总要偷偷在其门口留下一泡小便才去。梁实秋对此一直装做不知。有一天,王自己憋不住了,自我曝短,但又不乏得意之情地问梁实秋:“每次我都撒泡尿才走,梁先生知道吗?”梁微笑着说:“我早知道,因为你不撒尿,下次就找不到我家啦!”

李敖在台大属于那种“眼高于顶”的家伙,对教授、对上课的态度便是一例,但他确实是出类拔萃之辈,其功力早已超过一些教授。那时考研究所必须通过口试,而主试者,便是院长沈刚伯和姚从吾等著名学者,大家环形落座,李敖坐在中间,但无人提问,因为李敖的学问他们最了解,实在无考之必要,一不小心,可能还会被李敖反问一通,岂不大失脸面,于是大家都望着他笑。最后,院长沈刚伯发话了:“你还要穿长袍吗?”众人遂大笑,录取了李敖。

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北海快雪堂松坡图书馆读书约会,徐志摩也常凑过去和他们聊天,梁思成不愿受到骚扰,便在门上贴了一张纸条,大书“情人不愿受扰”。林徽因与梁思成夫妇向来坦诚相待,一次她十分苦恼地告诉丈夫,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该如何取舍。梁思成闻言,内心颠簸,终夜苦思,次日一早眼圈晕黑,决定把抉择权完全交给妻子。他对林徽因说:“你是自由的,如果你挑选金岳霖,我将祝你们永远幸福!”林将此语说与金教授听,大逻辑学家面对千载难逢良机,选择弃权:“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画只能由画家主动送你,而你决不能向画家讨要。这是规矩,也是修养。章伯钧有不少齐白石的画,却没有一张徐悲鸿的画。其实,章伯钧跟徐悲鸿的关系要比齐白石深得多,也早得多。现在多认为徐悲鸿的马是他最拿手的。而章伯钧始终认为悲鸿的油画,特别是裸体女人画,是他最好的作品。有一次在任公(李济深)家中,徐悲鸿对章伯钧说:“伯钧,我送你一匹马吧。”章伯钧说:“我不要你的马,我要你的女人。”徐悲鸿听了,摇头说:“那些画,是不能送的。”

1985年9月21日,古龙去世,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怎么我的女朋友都没有来看我呢?

猜你喜欢

  • 传递一串甜美的葡萄

    一天,修道院的大门被叫开,看门人巴拉甘惊喜地看到,旁边果园的一个果农给他送来一大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果农对他说:“兄弟,我送给你这串葡萄,感谢你在我每次来修道院时对我的关照。”看门人对如此情意浓厚的礼物表示感谢,并对果农说修道院的人会很高兴享

  • 发生就是一种恩典

    有位企业家在商场上有着惊人的成就。有一天,当他在事业达到巅峰时,陪同父亲到一家高贵的餐厅用餐,现场有一位琴艺不凡的小提琴手正在为大家演奏。这位企业家在聆赏之余,想起当年自己也曾学过琴并且为之痴迷,便对父亲说:“如果我从前好好学琴的话,现在也

  • 施比受更有福

    一只小蚂蚁在河边喝水,不小心掉了下去。它用尽全身力气想靠近岸边,但没一会儿就游不动了,在原地打转,小蚂蚁近乎绝望地挣扎着。这时,正在河边觅食的一只大鸟看见了这一幕,它同情地看着这只可怜的小蚂蚁,然后衔起一根小树枝扔到它旁边,小蚂蚁挣扎着上了

  • 对着大山喊话的孩子

    一个孩子跑到山上,无意间对着山谷喊了一声:“喂……”声音刚落,从四面八方传来了阵阵“喂……”的回声。大山答应了。孩子很惊讶,又喊了一声:“你是谁?”大山也回音:“你是谁?”孩子喊:“为什么不告诉我。”大山也说:“为什么不告诉我。”孩子忍不住

  • 一只神气的手

    感恩节,一位教师要求小学生画下最让他们感激的东西。有个名叫杜格拉斯的孩子以童稚的笔法画出了一只手。教师十分惊讶,谁的手?全班都被这抽象的内容吸引住了。“我猜这是上帝赐食物给我们的手。”一个孩子说。“一位农夫的手。”另一个孩子说。全班都安静下

  • 生命的最后三天

    很久以前,在一横渡大洋的船上,一位父亲带着六岁的儿子去美国和妻子会合。一天,当男人在舱里用水果刀削苹果给儿子吃时,船突然剧烈摇晃,为了保护儿子,男人摔倒在地,手里的刀子不小心插进了他的胸部。男人慢慢地站起来,在儿子不注意之时用大拇指揩去了刀

  • 谁是你的佛

    有个年轻人离别了母亲,来到深山,想要拜佛以修得正果。在路上他向一个老和尚问路:“请问大师,哪里有得道的佛?”老和尚打量了一下年轻人,缓缓地说:“与其去找别人的佛,不如去找自己的佛。”年轻人顿时来了兴趣,忙问:“自己的佛?请问我的佛在哪里?”

  • 亲情

    古代有一位名叫周豫的读书人,朋友送了他最喜欢吃的鳝鱼。这一天闲来无事,他一时手痒,便想试试自己久未展露的手艺,煮上一锅清炖鳝鱼汤来尝尝。他将鱼放入锅中,只见那些鳝鱼仍自由自在地在锅子里游着,在锅底下用小火缓缓加热,水温逐渐变高,鳝鱼在锅中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