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父亲和酒

父亲和酒

收录日期:2025-11-21 01:16:51  热度:8℃

父亲年轻的时候,很能喝酒。据母亲回忆,还是在哥哥不到一岁时,父亲抱着哥哥在单位会餐,酒喝得多不多,不知道。父亲把哥哥抱回来,哥哥熟睡着,到第二天早上还醒不来。就一顿饭的工夫,哥哥怎么了?被父亲喝的酒熏着了,醉了。

父亲当过兵,在酒泉。酒泉就产酒吗?不是的。传说酒泉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酒泉,离不开酒是真的,尤其对于驻扎其间的军人。城外的祁连山,终年白雪覆盖,冷。父亲说:“有一年冬天,我们连队夜里拉练,不长,就二十里路。哈出来的气,遇冷结冰,帽檐上,眉毛上,全挂着长长的冰凌。我不信。”父亲说:“不信?还有把脚趾头冻掉的,军鞋一脱,大脚趾不见了,把鞋立起来,咣当一声,大脚趾掉出来了。”我听得又好笑又害怕。

“不是有骨头和肉连着吗?”我问。

“冻脆了,一用劲,断了。”父亲说。

“那袜子呢?就算冻掉了,不是应该在袜子里吗?”我追问。

父亲大笑,终于肯承认,这故事其实是他从营长那里听来的。这个故事至少说明一个问题,酒泉冬天的夜里,是极冷的。为了抵御寒冷,父亲他们就喝酒。父亲喝酒,就是那时学会的。

父亲酒品很好。说喝就喝,从不耍赖。一杯酒,斟满,端起来,一口闷掉,将空酒杯倾口向外,在空中顺着桌子画一个圆,翻转向下,看着它滴不下一滴酒,脸上便浮出一抹实诚又得意的笑来。最喜这时的父亲,总觉得父亲瘦削的肩膀扛得动万里山河。母亲却不这样认为,每每父亲有酒局,母亲总不忘派上我:“看着点,别让你爸喝多了。”虽然她比谁都清楚:想喝醉的男人,是谁都劝不住的。

父親很少喝醉。偶有醉酒,大抵也是装的。清凉的月光下,微醉的父亲牵着我的手,晃晃悠悠。到家了,鞋也不脱,床沿上一倒,开始说“醉”话。有数落母亲哪些事做得让他心里别扭的,有感谢母亲勤俭持家照顾我们的,也有叮咛我要好好学习的。母亲帮父亲脱下鞋,把父亲身子挪正。又兑好温水,替父亲擦拭一把脸。知道父亲“醉”了,平日里一听就不免想要争执的话,也懒得跟他计较了。倒是那些感念的话,母亲都听了进去。嘴上碎碎念两句,脸上却是藏不住的温柔。

父亲在家也喝酒。周末,置办两个小菜。家人围坐,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小小的白瓷盅。父亲端起酒,大部分时候是太白酒,便宜,也好喝。给我们每个人的酒盅里倒一点。母亲是满杯,哥哥是半杯,我只有一杯底,这也足够,父亲说:“女孩子,多少会点,不可贪杯。”最后,给他自己也满上。有酒的饭,吃起来格外香。若是逢年过节,就喝西凤酒。绿瓶红凤,好看。瓶盖一开,满屋酒香。喝一口,醇厚绵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子,家家过得清苦,母亲不免调侃父亲,说父亲是穷乐观。父亲也不争。“好酒配好菜,好日子长着呢。”这是父亲的口头禅。苦尽甘来,父亲心里有底。

父亲是对的,好日子长着呢。幸福,是现在的模样。

某日,收拾柜子,竟发现一瓶绿瓶西凤酒。朋友做酒,曾提起过,说老酒很金贵。我给他拍了照。朋友惊呼这酒现在一瓶好几千呢,问我卖不卖。我问父亲。父亲笑笑,给母亲说:“中午炒两个菜,把这好几千的西凤酒,喝了。”

“真喝?”

“真喝。”

“舍得?”

父亲看看他手里的西凤:“好酒配好菜。没啥舍不得的。”

几十年的光影,在酒盅里满上。那一天,父亲结结实实地醉了一场。

猜你喜欢

  • 失去的一天

    清晨,妈妈去上班。她把九岁的佩佳叫醒,对他说:“你已经放假。你今天的任务是:在农舍旁边栽一棵树,读完《远处的青山》这本书。”佩佳想再睡会儿,妈妈上班的时候睡觉才香呢!当他醒来时,太阳已经当空,他想马上开始干活。不过他又想了想:还来得及呢!佩

  • 我是借来的种

    七零后的第一个冬天,寒风夹着雪花,就像红卫兵的大字报一样,席卷大地,所向无敌,占领了每个村庄,钻入了每一个空隙。使人们战战兢兢,瑟瑟发抖。枣花村是桃园公社最穷的山村之一,村里没有水利条件,种了庄稼望天收,天不下雨,吃的水都要从十几华里的柳树

  • 父子战争

    田校长说:“没错,好多事情确实不公平,但这是潜规则,大家都在做。”田立盯着爸爸问:“潜规则就不可以改变吗?如果每个人都不做,潜规则还存在吗?”田校长无奈地说:“你还小,不成熟,不懂这个社会。”田立一字一顿地说:“那我宁愿永远不成熟!”田校长

  • 给予便是获得

    在商界,企业对外宣传时总会打出这样的招牌:“用户即是上帝”,“顾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用户是你赚钱的对象,只有把他们侍候好了,他们才能心甘情愿地掏钱让你赚。也就是说,你先要给予他们良好的服务、优质对路的产品,才能够获得

  • 比三个商人更精明的专家

    1999年4月5日,美国谈判专家史帝芬斯决定建个家庭游泳池,建筑设计的要求非常简单:长30英尺,宽15英尺,有温水过滤设备,并且在6月1日前竣工。隔行如隔山。虽然谈判专家史帝芬斯在游泳池的造价及建筑质量方面是个彻头彻尾的外行,但是这并没有难

  • 捷径与弯路

    美国的哈佛大学要在中国招一名学生,这名学生的所有费用由美国政府全额提供。考试结束了,有30名学生成为候选人。考试结束后的第10天,是面试的日子。30名学生及其家长云集上海的锦江饭店等待面试。当主考官劳伦斯·金出现在饭店的大厅时,一下子被围了

  • 铲出来的科学管理

    弗拉德里克·泰勒是19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发明家和管理学家,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1898年,泰勒进入伯利恒钢铁公司服务,他工作的信条是:简化,再简化。泰勒“简化,再简化”的代表作,莫过于“使用铲子的学问”。1912年,泰勒在美国国会众

  • 为什么不养牛?

    众所周知,麦当劳品牌的创始人是雷·克罗克,他以非凡的经营才能,把麦当劳兄弟的小餐馆变成世界快餐第一品牌,自己也成为美国最有影响的企业家之一。但是据说,当年从麦当劳兄弟手里买下特许权的除了克罗克之外,还有一个荷兰人。两人走的是完全不同的经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