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洁癖?

洁癖?

收录日期:2025-11-20 13:38:14  热度:10℃

想当年,阿智刚上小学三年级,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他记得生活区隔壁的那家大医院也不例外地有革命小将起来“扫除一切牛鬼蛇神”,其中有一位年轻的女医生也在被批判之列,她的“罪行”是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大字报上被列举了好多条。

由于过去的年头太多了,女医生的那些“罪行”阿智大部分都记不清了,只有两条挺特殊,所以阿智对其记忆犹新。

其一,那位娇小姐嫌手纸不卫生、太糙(当年的手纸都是毛头纸,有粗细两种,但无论如何都比现在的卫生纸粗糙得多),就利用工作之便,拿医院包扎伤口用的消毒纱布代替卫生纸。估计不少人都听说过那句歇后语:纱绷子擦屁股——露一手,显然用纱布代替手纸必须叠得很厚才行,如此看来,她可没有少浪费医院的纱布。

其二,她嫌普通自来水有杂质,就喝医院的蒸馏水。当年的自来水是几分钱一吨,而蒸馏水是几毛钱一瓶(250或500毫升),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浪费。

尚且年幼的阿智以为:女医生的如此作为,确实太过分了,受点批判也是应该的。

要说女医生的行为算得上是“洁癖”,其实这是一种轻微的心理障碍。阿智自己有一段时间也曾经有洁癖,总觉得自己的手不干净,过一会就去自来水管洗一遍,连妈妈都看不过眼了,夸张地斥哒他:“一个劲儿地洗手,也不怕洗掉了皮。”

不过,后来的生活实践荡涤了阿智的洁癖。

那些年,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去农村劳动,名曰:支援三夏或支援三秋。到了农村,学生们被分到社员家里,与他们同吃、同劳动。尤其是夏收时,都是黎明前摸着黑往地里走,等到了地头,就开始拔(割)麦子,太阳升起来了,大家在地头上休息、吃早饭。一般情况,是由社员的媳妇或女儿送饭,一条扁担,一头是个陶罐儿,里面盛着稀粥;另一头是筐或笸箩,里面放些干粮、咸菜。

吃饭时,又没有地方洗手,学生们便学着社员的样子,将两手在衣服上蹭两下,拿起干粮就吃,这时谁也顾不上脏了,因为早已饥肠辘辘了,填饱肚子要紧。还经常有这种情况,粥里掉进去一条虫子,或者跳进去一个蛐蛐儿,看见后用筷子拣出来,接着喝粥。

尽管这种生活方式不卫生,但是学生们在劳动锻炼下,一个个地都挺壮。阿智原本很瘦,是长脸儿,经历了农村的生活后,竟然胖得腮帮子鼓鼓着,成了圆脸。

时事造人,一点儿都不假!

猜你喜欢

  • 记忆

    那一夜,北化市市长麻卫民翻来覆去怎么也不能入眠。他听说省委主管干部升迁的副书记曹树芝病了,在上海市住院呢。前一段时间省委组织部来考核干部,据反馈的意见,他麻卫民的群众测评票数极低。况且,曹树芝也放出话来,“麻卫民想当市委书记,不可能!”麻

  • 沉思中的钓鱼县长

    南城县新调来了一位副县长,分管城建及房地产开发等工作。这一消息在全县传开后,最忙的属那些搞基建的老板,他们变着法子去打探这位叫文明的副县长的爱好,一个多月后,一位姓黄的老板辗转了几个人,才得知文明副县长最喜欢钓鱼,但钓鱼的技术特烂。“烂”是

  • 李局长生病记

    李局长虽然已年近五十,但他做事的风格一贯雷厉风行,不减当年勇,一眼望过去,从外表看给人的印象不到四十五岁。他二十五岁时,就已是一个乡镇的副乡长,先后任过乡镇的乡长,书记,三十五岁那年,他要求回城,后被安排到建设局当局长,主要原因是他妻子得了

  • 治疗失眠

    天黑透了之后,王大爷才想起来安定片吃完了,赶紧下楼去药店买。他到家里就拧开瓶盖拿出两粒就着白开水吃下去,盖着被子斜躺在床上看电视剧《红日》。窗外清脆悦耳的鸟叫唤醒了王大爷,睁开眼一看手表,六点三十七分,电视节目播放着早间新闻,他拍着脑袋想了

  • 栏杆为什么是弯的

    杨局长被酒精折磨得头重脚轻,喝了几口茶水之后,哼哼唧唧地歪躺在老板椅里想心事。他不经意间透过玻璃窗向对面办公楼瞅了一眼,不由得盯住审视起来,就发现楼梯的不锈钢栏杆是弯曲的,而且还是不规则弯曲的形状。本来心里就不痛快的杨局长勃然大怒,骂道:“

  • 老梁砸锅

    老梁住在羊滩村。却说一年夏天,老梁懒得做饭,啃了半个凉馍,又到羊卵蛋的西瓜摊吃了一个西瓜,但瓜不耐饥,几泡尿之后就饿了。哎哟,这时候,只听到村前村后这个孩子喊“爹吃饭”,那个孩子喊“大吃饭”,老梁拍拍瘪瘪的肚子,就走进西屋,大声说:“娃他妈

  • 小林的孝道

    源源的同事小林是一个孝子,对父母的话是言听计从。小林大学毕业参加以后,每月工资一分不少的交给父母,买盒烟什么的,总是不厌其烦地跟父母要钱。单位的同事们给小林起了一个绰号:孝子。 孝子一表人才,家境也不错,找对象同样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

  • 新闻托儿

    在某某法制报社工作的哥们儿伟,他专门给别人报道反面形象。前不久,他打电话跟我说:老田,我有个事儿你给应酬一下,给你二百块钱。你就是某某日报社的田编辑,受害人求你帮忙发个反面报道,给咱们五千块钱。我一听就答应了,他又给我说某某日报社的社长、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