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用海鸥对付潜艇

用海鸥对付潜艇

收录日期:2025-11-20 14:52:15  热度:9℃

“二战”期间,在英国的海湾战场上,德国使用大量的潜艇投入战斗,用以阻击英国向其他国家运送战争物资的船只和舰队。

英国是岛国,四面环海,几乎大半的战争物资都靠海上运输来供给。德军的潜艇频频出现在英国海域,攻击英军的过往船只,用以阻止英军自由出入。德国空中战备极其尖端,英军的海上和空中航线完全陷入瘫痪状态。英军试图用航母打击德军潜艇,但德军的潜艇常常神不知鬼不觉地从水下发动攻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为了对付德国的潜艇,英国想出了许多办法,比如用鱼雷轰炸、用直升机截击。由于不能准确锁定敌舰的位置,这些方案均以失败告终。既无法从国外进口设备精良的武器,本国的战略物资也无法及时运出,英军在战场上陷入僵局。

一天,一个叫托马斯的少校军官在甲板上向远方眺望,无意间发现,前方不远处,数百只海鸥正盘旋着飞向某一个目标。会不会是发现敌情?托马斯命令手下把军舰开上前去,原来是众多海鸥在分食漂浮在海面上的一具鲸鱼尸体。这种情形,在海面上偶然可以看到,所有的士兵都不以为然,托马斯却突发灵感。他想出一个简单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利用经过训练的海鸥来发现敌人的水下潜艇。

托马斯首先让自己的潜艇在海面不断地沉浮,待潜艇浮出水面时,通过正上方的直升机向潜艇上方海面抛洒食物。海鸥有成群争食的习性,一旦有潜艇浮出水面,附近海域的大批海鸥便纷纷聚集过来。经过多次训练,海鸥形成了条件反射,逐渐把浮出的潜艇或水下的黑影当成进食信号,一看见水下有黑影运动,就立即在海面上尾随盘旋。如此一来,只要看到海鸥成群聚集,就可以准确锁定对方的具体位置。

随后,英军在海面上建立了大量的■观察哨,通过望远镜观察海鸥的聚集情况,以判断敌情。从此,只要有德军的潜艇在浅水下航行,成群结队的海鸥便会一齐围拢过来,紧随潜艇贴近海面追逐盘旋。德国的潜艇刚一浮出水面,大批英国猎潜飞机和舰队就尾随包抄过来,给予迎头痛击。

运用这种海鸥猎潜的办法,英军大大提高了反潜作战的效率,很快夺回制海权。小小的海鸥,居然为英军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直到今天,人们在英国格里姆斯比城的海滩公园还可以看到这样一组石雕:德国潜艇上方,飞翔着数十只海鸥。它向人们揭示了,这些小小的海鸥为那次战役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功勋。很多年后,这个精彩的战例被写进英国国防部的作战守则,其下方只有一句批语:机遇和成功无处不在,关键在于你能否运用和把握。

猜你喜欢

  • 牧童斗狼

    从前,有两个机智勇敢的牧童一起到山里去,走啊,走啊,突然发现了一个狼窝。他俩商量说:狼是害人的东西,经常出山去叼走村里的猪和羊,我们应该想办法把它除掉。”可是仅凭我们俩,怎么斗得过凶残的狼呢?”他们正在议论着,一眼瞥

  • 诚心所致

    熊渠子是楚国人,从小决心要练就过硬的射箭本领。15岁那年,熊渠子辞别父母外出,拜名师学射。开始时,老师既不给他弓,又不给他箭,而是让他举石锁,熊渠子尽管不理解老师的用意,但是他想,既然老师让他这么做,那总是有道理的。于是他十分认真地用两只手

  • 宝贝

    苏格拉底带着他的学生打开了一座神秘的仓库。这座仓库里装满了放射着奇光异彩的宝贝。这些宝贝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存放的,也不知道存放者是谁。仔细看看,每件宝贝上都刻着清晰可辨的字纹,分别是:骄傲,妒忌,痛苦,烦恼,谦虚,正直,快乐这些宝贝是这么漂亮

  • 驾驭木筏

    传说中,有往来于天上人间的木筏,驾驭木筏的人是真正勇敢无畏的人。西汉时期,有个隐士叫罗君平。据说,他知道往来于天上和人间的木筏从人间到天上的时间,因此,凡是要到天上去的人,临出发之前都要先到罗君平这里来。这一天,木筏出发的时间快要到了,罗君

  • 可悉陵降虎

    北魏的皇族中,有个名叫可悉陵的人,生得身材高大、魁梧强壮,性格勇敢坚毅,又练得一身好武艺,实在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因而很受皇室器重。在可悉陵17岁的那一年,北魏皇帝拓跋焘带着他一块儿到山林里去打猎。他们一行人个个都本领高强,善使弓箭,勇猛无比

  • 蒙人遇虎

    蒙地有个猎人,大大小小的动物打了不少,家里有各种各样的兽皮。有一次,他要去野外办些事情,刚一出门,让风一吹,颇有些寒意。于是他又返身进门,想找件兽皮挡挡寒,顺手抓了一张狮子皮,披在身上就上路了。到了野外,蒙人越走越觉得不对劲。一阵风吹草动,

  • 植树与当官

    有个叫作郭橐(tuo)驼的人,是专门帮人家种树的。他植树的本领特别高强,经由他手栽种的树,全都成活了下来,还长得枝繁叶茂,结的果实也又多又早,他的同行们无论想什么办法总是比不过他。于是大家就恳求郭橐驼介绍一下他植树的经验:请您侃侃您的植树经

  • 十万贯

    唐朝时候,有个地方官叫张延赏,为官处事还算正直清廉。这一日,张延赏接到一桩案子,牵涉到人命,案情严重,非同一般。张延赏按照一贯的作法,十分重视此案,他决心追查到底。于是他传下令来,命捕快们严加侦查搜捕,务必尽快将罪犯捉拿归案。不料,第二天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