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倔强的母亲需要爱

倔强的母亲需要爱

收录日期:2025-11-20 16:13:39  热度:9℃

我刚考上高中那年她就失了业,整天待在家里只会对我和妹妹发些无名之火。知道她一时无事可做心中郁闷,我们也就忍气吞声不和她计较。

郁积于心的烦闷无处诉说,她就故意制造出许多事端,向别人挑衅。菜放了许多的盐,咸得无法吃,爸爸说:“这么咸你当咸菜吃啊?”她筷子一摔,火立即来了:“不好吃是吗?不好吃你自己做,我还不伺候了呢。”

她骂骂咧咧地钻到卧室,把门重重地关上。再出来时已是眼圈红红的,像桃子一样红肿,我心中顿时觉得她的确是很可怜的,爸爸有病不能干活,她一个人挑着家里的大梁,现在又失业在家,全家只有出的账没有进的账,她的心里比谁都急。

我说:“妈你还没吃完饭,这里给你留着呢!”谁知她的火竟然又来了:“什么好吃的东西!那么咸想咸死我啊。你小子有本事,给我赚钱买大鱼大肉呀!”

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这么多年也不知道爸爸是怎么忍受的。我顶了一句:“菜不是你炒的吗,咸能怪别人吗?”

她显然说漏了嘴,愣了一下,照我屁股就是一脚:“你小子长大了,敢和老娘顶嘴了。”

爱吃不吃!我钻进卧室,啪的一下关上门,把她隔离在我的世界之外。

躺在床上,我委屈得要命,眼泪不争气地落了下来。有这样不讲理的母亲吗?

社区李奶奶见我家都张嘴吃饭,却没有一个赚钱的,就推荐她到一个远房亲戚的工厂打工。对于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她格外珍惜。每天天不亮,她就早早起来摸黑做好饭,我和妹妹吃饭的时候,她就往盒饭里装米饭,满满的一大盒,足够一个男人的饭量,然后在米饭上放上点炒的蔬菜和几小块咸菜,盖上盒盖,放在一个塑料袋里。这就是她的午餐。我说:“出那么多的力气,怎么能不多加点营养呢?”说着就把一个煮给我们吃的鸡蛋往她包里放。她一把就把我的手给拨开了,有点生气似的说:“鸡蛋有什么好吃的,什么味都没有。”

“鸡蛋有营养啊。”我解释,并执意放进去。

“我不喜欢吃!”

“许多我们并不想做的事也得做啊!所以,不想吃也得吃!”

“你一个大小伙子的娘娘们们什么,不吃扔了!”她竟然因为一个鸡蛋一大早就冲我发火。

她发完火又忙碌地收拾这收拾那。我不再和她就鸡蛋的问题和她争执下去,我问:“工厂离这里远吗,不远就中午回家吃饭吧。”

她看也不看我一眼说:“不远。骑车很快就到了,那里的活紧,没空回家吃。”

“离学校开学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我说,“反正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要不我去给你帮忙?”她停下手里的活,看着我,有些不相信似的说:“就你?”

“是啊,就我。你不是说活不累吗?”

“对,是不累。不累你也不能去,在家好好预习功课,回头考个好大学比什么都强。”

但我还是在这个漫长的假期即将结束的时候,偷偷到她打工的厂子去了趟。我只知道她工厂的大体位置,工厂名我在她那件蓝工作服上看到过——华森木业。隐约记得她说过,26路公交车正好走她工厂的门口。

到26路车上一打听,说正好走那工厂,一元钱就到了。

车子左拐右拐转得我头都有点晕了,还没有到。我一遍遍地问乘务员,还差多远啊?不是很近吗?乘务员白了我一眼,到了给你说,老问什么问,二十多里路呢,你说远不远?

二十多里?她不是说很近吗?每天她骑自行车得走多长时间啊。我终于明白了每天她那么早就走的原因了,她是那么吝啬,吝啬到连一元钱的路费都舍不得花。

半个小时后,我终于到了她所在的工厂。看门的大爷说她在C棚,到那里一站,一股难闻的乳胶味扑鼻而来。棚顶的风扇呼呼地转着,但我还是觉得喘不过气来。青一色的蓝工作服,本来是白的现在却成灰色的口罩,哪个是她啊?

眼睛在场棚里扫过两圈也没看到她。我问身边的一个中年女人:“阿姨,你知道郑彩霞在哪里吗?”阿姨看了我一眼,手朝东面一指大声喊:“郑彩霞,有人找你!”

她手指的地方,立刻就有一个人抬起头朝这里看过来。谢过阿姨我朝那人走去。我不敢相信那个女人就是她,偏大的蓝色工作装上满是白色的乳胶和木屑,口罩乌黑,手套也脏的看不出质地,整个就是套中人。隔半米远都能问到她身上散发出的乳胶和臭汗的混合味道。

见是我,她没好气的说:“到这里干什么?”

她的工作是在薄木片上刷上乳胶并和另外的粘和,粘成一块三层的大板,然后把大板运到另一车间压实。看她那么熟练地做着这一切,我问:“木片那么多刺不扎手啊?”她又没好气的说:“你说扎手不扎手,没看着戴着手套的吗?”

呆了半个小时,她说:“你回去吧,这活你干不了。”

我说:“不就是刷乳胶吗,有什么难的。你也太看不起你儿子了吧!”

“你不能干,乳胶有毒……”话没说完,她就后悔了,就那么看着我,露出孩子做错事才有的胆怯。“难怪这么难闻,有毒你还干啊,出了事怎么办啊?”

“年龄大了,什么毒不毒的!”她很不在乎地说。

“那你出事怎么办?”我对她发火了,“死了倒好,死不了你干几年的钱也不够!”

“你以为赚钱就那么容易啊!”她把刷子一摔,眼泪接着就下来了……

次年5月的天空格外的晴朗,就像我的心情。高中生活忙碌而充实,学校为我提供了份勤工俭学的工作,每天中午我到阅览室,协助老师管理学生借阅图书。每月150块钱的报酬,我的生活费,基本上自己解决了。对于这份既方便看书又有报酬的工作,我是百般感激,所以,周末的时候为拿到全额的报酬我也很少回家。

学校外面的鲜花店里很早就打出了广告,提示母亲节就要到了。

她才42岁啊,岁月的痕迹却早早爬满了额头、眉角。她曾经光洁红润的脸颊,早已黯淡无光;她曾经修长圆润的手,虽然现在长着厚厚的茧,但还是被木片刮得到处是血口;她曾经甜美的嗓音消失了,时光打磨她一说话就粗声粗气地吼;她曾经并不难看的身段,变得臃肿,散发着乳胶混合汗水的味道,就连她的儿子都不愿意和她靠得很近。

无论如何,这周末的母亲节我一定回家看看她。而且我要用自己赚的钱买一束康乃馨送给她,并对她说,我爱你,妈妈。

周末回家,当我扭捏着把那束康乃馨塞到她怀里时,我发现,一向坚强而决绝的她,双眼瞬间就湿润起来。

“怪贵怪贵的,你买这个干什么?”她有点哽咽。

泪说来就来了。原来,她也一直企盼着我给她的花啊。原来,那么倔强的她,也需要别人爱的滋润啊。哪怕,她对此否认,哪怕,她口是心非。我扑到她的怀里,泣不成声。

猜你喜欢

  • 救命的海鸥

    科里有一次跟着祖父出海捕鱼,结果船沉了,两人游向一个小岛礁。岛礁上只有一只海鸥,科里他们爬上岛礁时,海鸥只是往后退了退,没有飞走。岛礁附近有条鲨鱼游来游去,科里和祖父也不敢游去岸上。整整三天,鲨鱼和海鸥都没有离开,爷孙俩只抓到一只螃蟹充饥,

  • 爱对了,一切都对了

    奋斗多年,我和丈夫终于拥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房子很大,环境很好,购房时我们掏了血本,于是再也拿不出装修的钱了。顾虑到女儿要上学,新房砌了墙、粉刷完我们就搬进去住了。搬家那天,父亲特地从200公里外的老家驱车赶来,送了两个大红灯笼。父亲也

  • 小乌龟挖水沟

    在大草原上,一棵树旁,有个水塘。水塘里生活着一只小乌龟和一条小鲤鱼。他们是邻居又是好朋友,每天一起讲故事,做游戏,生活得很快乐夏天到来了,烈日炎炎,晒得花儿草儿都低下了头,但水塘里的小乌龟和小鲤鱼仍快快乐乐的生活着。可是,天却老不下雨。一个

  • 粟裕战功累累为何却少有提拔?

    1930年,粟裕出任12军65师师长,不久后又改任64师师长,但自粟裕步入师级干部的行列后,直至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都不曾升职。粟裕与林彪在南昌起义中,一个为政治指导、一个为连长,但二人的升迁之途却迥然不同。首先是因为,粟裕在长征时留在

  • 古人为何会认为“升米恩,斗米仇”?

    从前,有两户人家是邻居,其中一家比较富裕。有一年,天灾导致田中颗粒无收。穷的一家没了收成,只能等死。富的一家有很多粮食,就给穷人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穷的一家非常感激救命恩人!熬过最艰苦的时刻后,穷人就前去感谢富人。说话间,谈起明年的种子

  • 女孩的心愿

    女孩第一次把男孩带回家介绍给全家人认识,那天是除夕夜。男孩是女孩的大学同班同学,虽来自偏远的农村,但长得眉清目秀,品学兼优,谈吐稳重得体,整个晚上的气氛并没有因为多了男孩这个外人而尴尬,依然和往常一样温馨幸福、其乐融融,特别是彰显着一年十二

  • “死”了五万次的人

    15岁时,他初涉影视圈,很幸运地得到了一次出演机会,饰演一个被武士一刀劈死的坏蛋,只有几秒钟的镜头。为了这几秒钟的镜头,他把剧本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虽然自己饰演的角色只被编剧一笔带过,但他还是根据剧情,琢磨出这个人物的性格,和武士打斗时的心态

  • 少妇香魂

    袁欣梅十六岁那年暑假,从金州师范学校回到桦树湾的袁家大院,无意中知道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吃过中午饭,爷爷袁兆祥、母亲袁云氏各自回房睡午觉去了,丫环、奶妈收拾完碗筷,打扫完厨房、餐厅,也回各自的房间歇晌去了。袁欣梅没有睡中觉的习惯,便拿了一本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