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最擅长读金庸的人

最擅长读金庸的人

收录日期:2025-11-21 12:48:41  热度:11℃

行走江湖,如果你仍没有听说过“六神磊磊”的大名,那肯定显得不入流。

六神磊磊的走红始于一篇名为《金庸、古龙、鲁迅会怎么写“爸爸去哪儿”》的文章。六神磊磊模仿金、古、鲁三位大师的文笔,一本正经地给郭涛、石头、林志颖、KIMI、田亮等写了几段故事。

比如鲁迅版的是:“大约是节目有些‘木秀于林’了,许多人便多了闲话。譬如说王岳伦好好的导演不做,偏去做南瓜饼;又如郭涛,本是个莽夫,却要伊温柔地照看幼儿,诚然是很努力,然而终究是不擅长,把秋裤错穿在外面了。”而金庸版的则是这样的:“暮春三月,正是草长莺飞时节。川陕大侠郭涛带了长子郭石头,南下约战林志颖,不一日来到湖南郴州道上……”

这篇诙谐风趣令人喷饭的奇葩文章在网上火了起来,几天内在微信、微博上被转了上万条。

此后,六神磊磊就和他的公共账号一样迅速实现了逆袭,变成了网友心中的金庸最佳解读人。

六神磊磊读金庸始于刚刚识字。刚刚4岁的他在祖父家里翻出了不少连环画,年幼的他看得非常入神,虽然读不太懂图下面标注的文字,但亦觉得十分优美典雅引人入胜。后来他才知道那些连环画改编自金庸的《倚天屠龙记》。5岁时,家人带他去学前班报名,老师见他年龄太小,让他等一年再来。六神磊磊急了,捏着一支粉笔,跑到黑板前歪歪扭扭写下:“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一众老师乐得合不拢嘴,于是就破例收下了他。

中学之后,六神磊磊开始陆陆续续地接触金庸,并读完了金庸全集。

金庸粉丝众多,别人喜欢金庸,至多是把书看了一遍又一遍,把电视剧看了一遍又一遍。但六神磊磊没有停留在这样浅层次的喜欢,他还写了一系列的玄幻武侠小说,放到网上,因为反应良好,最后被集结出版。至此,他简直是把自己的小爱好当作一项大事业来经营。

大学毕业找工作,某单位招聘一个编辑人员。薪水丰厚,六神磊磊很是心动。他抱了一摞书去,是大学时出版的一套打打杀杀的小说。

招聘人员被那套小说给打动了,就留下了他。他这才发现一个让人惊讶的事实:小时候爱看金庸的兴趣,到头来居然养活了自己。原来小时候的梦想,真的是有用的。

于是他就继续这样爱好下去了。六神磊磊有一句口头禅:“众所周知,我唯一擅长的事情就是读金庸”。他一向自认为并不是特别优秀聪明特别多才多艺的学生,高考落榜两次。这么多年来,唯一坚持下来的爱好就是阅读研究金庸的小说。而多年后,他居然变成了一个以读金庸为主业的人,还成了众多人的偶像。原来,一件小事做好做精了也照样能成为事业,也能照亮你的人生。

张继以一首《枫桥夜泊》名留千古、张若虚以《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倒全唐、玛格丽特·米切尔以《飘》屹立于世界文坛,他们所做的事情并不多,但恰恰是这倾尽全力的一点点,成就了他们。然“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那种通古博今样样俱精的天才毕竟是极为罕见的。到头来却是东会一点,懂一点,样样略通而不精。所以有时候,情愿傻一点儿,笨一点,冷一点,慢一点,专心一点,就做一件事,把这件事真正地做精做好。就譬如六神磊磊,将读金庸这样不入大流的爱好,慢慢发展成一项事业,也让自己的人生,迈向一个崭新的高度。一事精致,足以动人。

猜你喜欢

  • “人”字是必修的功课

    他出生在鲁山县尧山镇一个偏僻的山村,父母的相继离世,让他过早地品尝到生活的艰辛。一座低矮的茅草屋,就是他的容身之所,每逢阴雨连绵,屋内四处漏雨。然而,年仅18岁的他,却做出了让村里人难以置信的决定——完成父亲未竟的心愿,掀掉茅屋盖瓦房。这在

  • 没有翅膀也能高高飞翔

    1983年的一天,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一家医院,一个女婴呱呱坠地,令她的父母异常惊愕的是,女婴居然一出生就没有双臂,连见多识广的医生也无法解释这个奇怪的现象。在父母的疼爱下,女婴一天天地长大,成为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儿。那天,站在阳台上的女

  • 被追逐的时候快跑2则

    疾跑在岁月的追逐中纳兰泽芸老,上面一土,下面是一把岁月的匕首,中间是半边的人,还有半边人到哪儿去了——是被上面的土一点一点掩埋了,是被下边的岁月飞刀一点一点斫削了。尽管人生日渐单薄,我们不怕,加快脚下的步伐,赶紧跑吧!新西兰93岁的马克马洪

  • 一个“差生”的奋斗史

    “临床心理咨询师、自由撰稿人、《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作者”,考拉小巫的微博如是介绍。考拉小巫这个名字不仅是许多怀有出国梦的人的精神支撑,也是很多青年人共有的榜样符号。微博上,她拥有近8万个粉丝、3万多个博客关注,豆瓣上还有以她名字命名的

  • 你才是个悲剧

    李富华曾说:“所有的世界冠军只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想当世界冠军。”我采访谭妮的时候想起这句话。在她幼年时,英国的街道上几乎看不到残疾人,残疾人通道少得可怜。她去看电影时会被挡在门外,她奶奶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承认她的疾病,别的小女孩在她背后喊

  • 曼彻斯特电影大院里的童工

    一个年仅12岁的男孩,认为上学对自己是一种负担,便辍学回家了。他想当一名演员,小心翼翼地与父亲商量此事。本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没想到父亲居然同意了他的意见,但同时提出了一个条件:要当演员,先到曼彻斯特电影大院里当童工。男孩与父亲打了赌,自己

  • 顺子:漂泊的女子唱着思乡情

    童年,写满异乡的艰辛顺子是家里的老二,钢琴家妈妈在计程车上生下了她,前后只用了20分钟,特别顺利,于是爷爷便给她起了个乳名叫“小顺”。顺子说,自己是被“吓大的”,4岁起就被逼着学琴。“在幼儿园,大家都在睡午觉,我还在练钢琴。”6岁时,妈妈带

  • 张越:胖并快乐着

    张越很少接受平面媒体的采访,因为她不知道自己说的话变成文字后会被改头换面成什么模样。所以,此前的多次采访预约都被她拒绝,她说她跟别的主持人不一样,没有那些婚姻家庭的事儿说给我听。我继续争取:“那,就说说你的不健康生活吧?”于是,2008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