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清八大诗家汪琬简介 汪琬是怎么死的?

清八大诗家汪琬简介 汪琬是怎么死的?

收录日期:2025-11-20 19:12:51  热度:10℃

汪琬生于明熹宗天启四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九年,是江苏苏州人氏,清朝官吏和著名诗人、散文家。

人物档案

姓名:汪琬

别名:玉遮山樵、汪苕文、汪钝庵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清朝

出生地:长洲(江苏常州)

职业:散文集、学者

逝世日期:公元1691年

代表作品:《尧峰诗文钞》、《钝翁前后类稿、续稿》

主要成就:散文三大家之一

汪琬本人喜欢读书做学问,发明经义,精研史学,所以在文学方面有成就。不仅是和王士祯、施闰章、宋琬、曹尔堪等人被称为清初八大家、海内八大家。还因为散文出色,而与侯方域、魏禧合称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

虽然汪琬本人不喜欢做官,却还是进入了仕途。汪琬出生于世浣家庭,可能是因为家庭的影响。

清顺治十二年,汪琬参加进士考试,成功考中。进士及第之后,曾经担任户部主事、刑部郎中等。康熙九年,因为本人患病的原因,辞官回到故乡。

汪琬本人性格耿介,刚直不阿,脾气又有些冲动火爆,所以不能容忍他人的过错。当有人做错之时,常常坦率直言,也因为这样得罪了不少人。招来许多朝中官员的嫉恨,汪琬本人在朝廷的日子也不好过。当初他以病回乡,可能也有这部分原因。

康熙十八年,召试博学鸿词科,榜上有名,授翰林院编修,预修《明史》。后来因病请辞,晚年在太湖尧峰山定居,闭门著述,不问世事,因此有尧峰先生的称号。

康熙二十九年,六十七岁的汪琬去世,留下《尧峰诗文钞》、《钝翁前后类稿、续稿》等作品。

猜你喜欢

  • 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纲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很快,就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家中小儿急了,不由分说,就去驱赶。老郭看到,急忙拦阻,道:别这么独,让它吃!接着,老郭对儿子说:人的一生很长,不差这一个

  • 轮椅上的强者之歌

    秋高气爽,碧空如洗,南通市濠西社区组织辖区内张铭5名残疾朋友们去狼山风景区参观游览,残疾朋友们坐轮椅由社区干部推先后来到啬园、狼山风景区、滨江公园、园博园等地。让残疾人一眼目睹改革开放城乡沧桑巨变。由于行动不方便,平时很少出门,如今,咱家乡

  • 智退敌兵

    檀道济是刘宋时期的大将。有一次,檀道济奉皇帝之命去讨伐魏国时,因为遭遇恶劣的天气,路上耽误了不少时间,导致部队出发时所带的粮食变得匮乏,因为一时不可能得到补给,他只好带着士兵们原路返回。让檀道济没想到的是,有一个士兵叛逃到了魏国,把他们已经

  • 老铁匠砸壶

    关于紫砂壶有这样一个故事。古镇的老街上有一铁匠铺,铺里住着一位老铁匠。由于没人再需要订制铁器,他在铺里改卖铁锅、斧头和拴小狗的链子。人坐在门内,货物摆在门外,不吆喝,不还价,晚上也不收摊。生意也没有好坏之说,每天的收入正够他吃饭和喝茶。当你

  • 一百亿的起点

    台北有位建筑商,年轻时以精明著称于业内。那时的他虽然颇具商业头脑,做事也成熟干练,但摸爬滚打许多年,事业不仅不见起色,最后竟然以破产而告终。在那段失落而迷茫的日子里,他不断地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但想破脑壳也找寻不到答案。论才智、论勤奋、论计

  • 抱怨的本质乃惰性

    比尔·盖茨给年轻人提出过11条忠告。盖茨是一个比较现实的人,甚至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非常乏味的有钱人。他的乏味其实就是骨子里的现实主义,他有自己的逻辑。盖茨的第一条忠告是,世界充满着不公平,你不要想着去改变它,而是要去适应它。他还有一条忠告:

  • 大马哈鱼的励志之路

    大马哈鱼是一种海洋鱼类,又叫鲑鱼,成年大马哈鱼生活在海洋中,它的鱼卵必须在淡水区域中才能孵化、存活,因此,它们不得不每年秋季回游数千里回到自己的故乡产卵繁殖。秋天来了,大马哈鱼们正在返回出生地的溯流而上的路上。大马哈鱼的这种集体返乡的迁徙,

  • 天生的飞鸟

    不幸是在她读小学的时候发生的。一只曲棍球击中了她的脸部,她失去了左眼,那时她8岁。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迷上了骑马。到了20岁,她已成为一名熟练的骑手,经常在骑术大赛上露面。当时,左眼上蒙着黑眼罩、风姿绰约的她和那匹旋风般迅疾的坐骑常常是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