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外婆的刀削面

外婆的刀削面

收录日期:2025-11-20 12:56:15  热度:8℃

差不多七八岁的时候,我被母亲送到了外婆家。

我至今仍不知道母亲为何要将我送到那里去,大约是我太过顽劣的缘故吧。我记得,当时的我很不情愿到外婆家去,曾用了各种啼笑皆非的方法来抵制。但最终,我还是被母亲拖去了那里。虽然我为此忿忿不平了三天之久,然而,现在想起来,我实在是应该感谢母亲的决定的。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外婆那里还没有通公路,我和母亲这一路便好一阵走。待到怀揣糕酒、手携娇儿的母亲走了个七折七回,人困脚乏之际,却看见满头白发满面红光的外公,一路小跑着接了出来。

不知道为什么,儿时的我很怕外公。怕他满脸的络腮胡子和刀锋一样刚劲的皱纹,更怕他长着胡萝卜般粗细手指的大手,却惟独不怕他抱我。母亲说,我刚出生的时候,外公就抱过我。那时是夏天,他似乎怕我热,便直着小臂抱我,托着我,满村子地绕,逢人便讲:“这是我外孙。”

外公的出现,使我规矩了很多。得以喘息的母亲便和外公说笑着走进村里去。七拐八折地走了好一阵,柳槐相遮映的外婆家便出现在眼前。

花白头发,笑眯眯的外婆早已等在门口。她嗯啊地应着母亲的问候,伸手挡开母亲双手捧过的糕饼,蹲下身拉我到她怀里去,硬硬的手指摸着我的头,笑着说:“俺家亮亮又长高哩。”我却嘟着嘴,老大的不高兴,我不喜欢这里,我觉得这里不是我的家。

一家人笑语欢声地往屋里去,除了被母亲踢了一脚的我。

屁股的疼痛,使我抽着鼻子,满脸的痛苦状,外婆悄悄地塞一块糖给我,然而不管用,我含着糖,嘴里呜呜地响。

午饭的时候,外婆端上一盆饽饽来。

饽饽的样子,很像是我们所说的馒头。或者它就是馒头,只不过叫法不同罢了。外婆蒸的饽饽,实在好吃得出奇,刚出锅的时候,带着微微的黄,不似城里食品店的馒头,白得扎人的眼,叫人一见便失了胃口。抓一个饽饽在手里,软软的烫一烫手,整个人都暖了起来,连心都软软烫烫的。就着腾腾的热气,尽着性地咬一大口,嫩嫩的香便流满了嘴,滚滚地淌到胃里去。软软甜甜的滋味,留在舌齿之间,叫人难以忘怀。

然而,我最难忘的,却是外婆精心调制的刀削面。

第一次吃到外婆的刀削面是在母亲走后不久。自小生活在母亲身旁的我,看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忽然感到莫大的委屈。嘴一张,外婆的糖块箭拔弩张地飞了出去。还未等外公外婆反应过来,我已哇哇地痛哭起来。

外公古铜色的脸上立时渗出了汗珠,他喂我糖,给我买花花绿绿的贴纸,甚至用肩膀驮着我去看大牛家娶媳妇。我却丝毫不理会急得团团转的外公,自顾自地,张着大嘴嚎啕痛哭。

外婆一声不响地看着我,她悄悄走去了厨房,在那里叮叮当当地忙了起来。当我哭到荡气回肠之时,外婆也颠着小脚送出一碗面来。

一阵异香使我不由自主地停止了哭泣。

“吃吧,孩子。”她挑着面往我嘴里喂。

迟迟疑疑地,我咬了一小口。这的确是一小口,小小的嘴,轻轻地咬,但就是这一小口,却足以令我破涕为笑,我吮着舌头,响响地嚼着面,双眼再也离不开那碗和筷子。

从此,每当我哭闹的时候,外婆总要做面给我吃。

我至今也无法知道外婆是如何将一碗普通的面做到如此好吃的。听外公说,外婆年轻时便长于做面,尤其是刀削面,更是出名的好吃。我曾亲眼见过外婆做面,那的确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来的。首先,你必须有一身的力气,否则,单是做面条的面你便揉不来。揉得小了,面软,刚一出锅便粘在一起,缩成一坨面糊,吃不出任何味来。外婆揉面的时候,总是用着全身的气力,使劲地压下去,又用力地揪上来……直到那面硬到当当响,外婆才去揭开那口特大号的铁锅。


猜你喜欢

  • 王濬楼船破东吴

    王濬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将领,他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辉煌的战绩。其中一个最著名的事件就是他所率领的楼船破东吴。故事发生在公元280年,当时三国时期已经结束,中国大地上重新统一为晋朝。晋武帝司马炎在位,但东吴在江南地区仍然存在着。为了巩固统一局面,

  • 王景治水显才能

    王景,一个生活在古代的平凡人,但他却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才能。他不仅聪明机智,而且有着超乎寻常的治水能力。王景从小就对水有着特别的感应能力。无论是静水,还是急湍的江河,他都能够凭借直觉感知出其中的奥秘。这个才能让他在寻常人眼中显得有点古怪,但

  • 汉明帝天竺求佛

    汉明帝是中国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皇帝,他对佛教的热忱一直被后世所称道。而天竺则是汉代对印度的称呼,相传佛教起源于印度,所以这个标题“汉明帝天竺求佛”似乎暗示着一段有关汉明帝寻求佛法的故事。在东汉后期,朝廷内外纷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而汉明帝,

  • “强项令”董宣

    强项令,一个神秘而又引人瞩目的名字,它是属于董宣的,一个以其超凡的才能而闻名的年轻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而董宣的强项令则是超越常人的能力。在普通人眼中,董宣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温和而懂事。然而

  • 马援老当益壮

    马援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将领,他的事迹被后人称为“马援老当益壮”。据史书记载,马援出生于一个寒微的家庭,从小生活艰辛却秉性坚毅。他小时候喜欢模仿习武的父亲,在家中草地上挥剑舞动,激发出战士的血性。马援的勤奋让他被选入朝廷,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年

  • 刘秀重振汉王朝

    刘秀,字文叔,出生于西汉末年的一个贫寒农村家庭。他从小机灵聪明,善于观察和思考,因此受到村里人的喜爱与尊敬。然而,那个时代的中国正陷入动荡和混乱之中。腐败的官员和内外交困的局势使得汉王朝岌岌可危,人们对于未来的前景充满了忧虑和恐惧。刘秀深感

  • 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绿林赤眉起义被认为是一场伟大的农民起义,也是人们对抗统治者专制统治的勇敢行动。这场起义发生在公元25年至27年间,由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苛捐杂税和严酷的压迫,造成了农民生活的困苦和不满情绪的积聚,最终引发了这场历史

  • 司马迁忍辱著《史记》

    司马迁,字子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被誉为“史家之宗”。他所著的《史记》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巅峰之作,被后人尊为“中国史学的圣经”。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司马迁在创作《史记》的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忍辱与痛苦。司马迁是东汉时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