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背对世界

背对世界

收录日期:2025-11-21 09:34:34  热度:10℃

背对世界

作者:李敖

好久好久没来日月潭了,今晚竟在日月潭睡了一夜。

所谓一夜,其实是半夜。因为清早一点就起来了,起来做工。我的做工,就是读书写作。杜甫诗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的真目的,乃在于“下笔”,“下笔”就是写写写。光读书而不写作,只为消遣或进学而读书,我是不来的。我从不为消遣读书,有人问阎锡山每天做何消遣,阎老西回答说,我不觉得人生有什么好消遣的。这话真逗,热爱工作的人,工作时间还不够呢,又消什么遣?至于为进学而读书,对我几乎也是过去。我过去读书无算,一生中除了入伍训练和入狱被疲劳审问一段时间外,没有一天不读书,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学问已经成精,除了极特殊的新书外,几乎无须再读任何书了,只消把我过去读的书给遣出来,化为文章以利苍生,就功德无量了。

有时候,我未免起疑,我感到一个人,一生读了像我这样多的书,是否有必要。一个人活了一生,总不该花这么多的时间在读书上吧?在日月潭九族文化村看高山族民俗之舞,“姑娘美如水”、“少年壮如山”,他们是那样自然、那样原始、那样王阳明式“束书不观”(把书捆起来不看),岂不也好?他们那种九族,是载歌载舞载欣载奔的九族;而我的九族,却是古书中“克明俊德,以亲九族”的九族,两者相较,他们是活生生的,我却是死沉沉的啊!

当然,高山族的活生生,也付出了他们的代价。他们不读书,缺乏洋书中所谓“知识的力量”。一旦世外桃源侵入了挟有“知识的力量”的外来人出现,他们的命运,便被注定。——从大陆渡海而来的中国人登陆台湾,对九族巧取豪夺,整天搞各种尺寸的“二·二八”、各种号码的“清乡”,最后,九族被逼到高山上去。这些中国人,霸占了台湾。其中有数典忘祖也忘了高山族之祖的人,居然自称起台湾人了,居然把后来的中国人叫作中国人了。人间蛮不讲理的事,中外已多,但蛮不讲理到这种滑稽、抹杀事实而又脸皮奇厚的程度,恐怕就只此一家啦!

我静静坐在看台上,在热闹的气氛中,静静看着每一幕民俗之舞。其中赛夏族的矮人祭,却带给我一片暮色与苍茫。舞台上有四位舞者,看台上有四百位观众,在谋生上、在艺术上,舞者各尽所能;在欣赏上、在“消遣”上,观众各取所需,但对我说来,我感受到的,却不在这些,而在一个弱小民族的凄凉与哀恸。那种音乐、那种画面,深深地淹没了我,我不相信舞者和观众能有我那样深刻的反应,因为那种反应,只有对那种弱小民族的衰亡历程颇有所知的读书人,才能别有怀抱。英国历史家吉朋(EdwardGibbon),在半岛旧迹,听到钟声,凄然而起芜城之悲、发愤而写衰亡之史;如今在我眼前的,没有古罗马的旧迹芜城,有的却是活生生的衰亡之舞,舞者不知他们以民俗传承自己苦难,观众不知他们以掌声赞美人间不平。这一对比,更令我想东想西不已。

九族文化村中,把各族的茅屋、谷仓、鸡窝、猪舍、用具……都一一陈设,并以各族老者,着其衣冠,不异昔时,以广招徕。老者或编织、或吹奏、或木雕、或打盹,用缓慢的动作,在陪伴着他们残余的一切。他们实际已一无所有,有的只是时间——为他们停滞的时间。他们来自过去,生活在过去,过去在他们前后、在他们上下、在他们左右。以过去来面对这个世界,他们的祖先失败了,背对他们而去;如今,他们面对过去,背对这个世界了,但世界还是敲他们的背,要他们交出民俗、雏妓、劳工和老人。

在卑南族的架空茅屋底下,一位老男人在木雕,一位老女人在编织。他们身边,挂着几把木雕的厨具在出售,一件木雕的彩色小船,孤零零的放在地上,一条小浮签贴在凹面里,上写“五零零”三个数字。五百元对他们已经是大数目。我满怀歉意,把这条彩船买了下来。它不是复制品,它只是复制了高山族祖先的观念。那观念里没有诺亚(Noah)式的方舟,在世外桃源的世界里,他们根本没有以方舟逃世的观念,只有载浮载沉的彩船,去供他们徜徉。如今人船已杳,只留下这一木雕了,木雕虽小,可以喻大。

从午夜写起,已近黎明。在潭畔寻思,已近尾声。我即将重返台北,去面对那个我宁愿背对的世界。

猜你喜欢

  • 从我喝猪奶说起

    1野外成长史。母猪年轻的时候,便开始被放养,整天在茅坪村周围的庵背和芭蕉坑来回转悠,食草饮露,拱土游水,优哉游哉。渐渐到了傍晚,夕阳红了半边天,老妈把煮熟的野菜放进石槽,手里拿着猪勺子,走到田埂,向庵背眺望,扯着嗓门喊:“啰、啰、啰……”接

  • 审甘蔗

    新兴化工厂厂长张小毛折腾了整整一晚上,总算把几十吨化工废水处理完毕。当他兴冲冲走出工厂大门时,天已大亮。刚走出工厂大门,就听见有人在喊:“卖了卖了,甘蔗卖啦!本县特产,又松又甜的南田甘蔗;卖了卖了,南田甘蔗卖啦——!”哦,又松又甜的南田甘蔗

  • 古碑趣谈

    荒郊古碑我老家是一个小乡镇,典型的丘陵地带,说得好听点是依山傍水,可有山有水却也只是些小山小水,小百姓们在这过着平淡不惊的生活,算不上人间天堂却也怡然自得。郊野我祖上墓葬那有块石碑,看样子有不少年月了,自我儿时起就听大人们提起过,说这块石碑

  • 除夕、春联、守岁、压岁钱等风俗的来历

    “除夕”之称,战国末期就已经有了除夕又称除夜,今又称大年夜。汉高诱注《吕氏春秋·秋冬纪》云:“前岁一日,击鼓驱疫疠之鬼,谓之逐除,亦称傩。”除夕之称,大约由此而来。今亦称除夕前一日为小除,除夕为大除,如韩鄂《岁华纪丽》所云,亦称为大尽小尽。

  • 揭秘:刘伯承哪件事引彭德怀、林彪不满?

    第四次反“围剿”的“土洋”之争毛泽东在宁都会议被解职后,刘伯承升任红军总参谋长,协助接替毛泽东任红一方面军政委的周恩来以及朱德,具体指挥红军实施第四次反“围剿”战役。当时刘伯承发表了批评毛泽东、彭德怀等“游击主义”战术的文章,指斥他们在战略

  • 百团大战的五大谜团

    谜之一:八路军为什么会进行大兵团作战百团大战之前,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一直以小规模的游击战著称。为什么到1940年八路军会发动大兵团作战的百团大战呢?首先,是为了遏制险恶的妥协投降与分裂逆流。1940年,日本急于将侵华战争告一阶段,以集结更多的

  • 什么是天才:具备天才的条件

    天才是在别人都放弃的时候不放弃,认清自己的目标,然后按部就班地前进。孩子,今天下午我为你上中文课的时候,你提到某某人是天才,又说你不是天才。“什么是天才?”当时我问你。你支吾了半天,答不上来。天才的确是一个非常抽象的名词,很难说怎样的是天才

  • 未见过未来的你

    我从南站下车,走出车站,看到了北京。那时天空中没有传说中呛人的雾霾,因为阅兵蓝还残留着些颜色。那是一个普通的傍晚,对于北京千千万万的居民而言,再普通不过,这座城市车水马龙,傍晚的天空像是在预示着夜晚灯红酒绿的美丽人生,我拖着行李箱,父母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