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谁的成长不是惊心动魄的

谁的成长不是惊心动魄的

收录日期:2025-11-21 15:42:39  热度:10℃

中考成绩公布,很快,白岩松就知道自己儿子的成绩,“是个高分”。

白岩松松了一口气,不仅因为儿子“考得好”,更在于“没考得太好”。中考前,他和孩子开过一个玩笑,“你要是考上了北京最好的高中,我跟你急,你要是考了第一,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

从倒数第二到高考第八的逆袭

白岩松小时候对成绩并不是“很在意”,中考时,他只比当时的重点高中录取线高出一分。

就在中考的前几天,他的精力还放在黑泽明的《姿三四郎》和卫冕冠军阿根廷0比1负于比利时的世界杯揭幕战上。

这种“不好好上课,不好好学习”的习惯一直保持到高中,整个高一高二,白岩松在老师眼中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差”学生,用白岩松自己的话说,“我最惨的时候,混到全班倒数第二。”

直到高三,到了“之前陪你玩的同学都跑去复习”的时候,白岩松才意识到,“是该冲刺了”。

接着,他用了一年的时间,从倒数的位置追到了全班前十。在最后一个学期的模拟考试中,如果不算上外语,他的成绩总分在全班就是“第一、第二”。

聊到这里,白岩松特意强调说:“我不觉得这可以让其他孩子借鉴,因为我是文科,可以完成这个逆转,理科可能很难。”

更为重要的是,白岩松有着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规划,而不是没头绪地复习。

对文科生来说,不需要做过多的练习,所谓复习就是看书和背书,白岩松的方法是,把语文书、历史书、地理书等所有需要复习的书全都钉在一起,然后计算着日子,在高考前,每天需要看多少页,只要今天看完了,扔下课本就出去玩。

计划一条一条地落实,高考前,白岩松从头到尾看了四遍,“我不认为这是我有毅力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了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去做是很简单的事情,因为,当你量化之后,目标感强了,这比你糊里糊涂傻看要轻松得多。”后来,他以全班第八名的成绩考上了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现名中国传媒大学)。

那一年,他所在的班级拿了内蒙古自治区“四个第一”,“一个总分第一和三个单科第一”。回过头看高考,白岩松曾经对母校的师弟师妹这么说:“为了让别人看到你卓越的才能,你必须先拥有优秀的成绩。如果你说,我现在有很多卓越的才能,只有学习成绩不好,那么,在目前这个年龄段,你就拥有不了让别人接受你的机会。所以,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在我们读初中、高中、大学时,我们的才能要透过我们的学习成绩去展现出来,尤其在高中阶段。”

爱读闲书的狂热分子

与“不爱看课本“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从识字开始,白岩松就是一个爱读杂书的“狂热分子”。

20世纪80年代,文学热席卷中国。《人民文学》、《收获》这些纯文学期刊,都达到了百万份的发行量,白岩松的中学时代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度过的。

在那样一个“书店里有书也没钱买书,更没有电脑和网络去看书”的年代,白岩松所在的城市有两个图书馆,为了能读到书,他便拿着母亲的借书证,频繁穿梭其中。这个在当时“只比柜台高出半头”的男孩已经开始嗜书如命了,“一个借书证已经满足不了我读闲书的频率了!”

当时,母亲每把新的《十月》、《当代》拿回家里,白岩松就抢着去看。

当然,爱读书和他的家庭氛围也分不开。白岩松的父亲、母亲、姑姑、舅舅以及舅妈都是教师,非常喜欢读书,而且他读什么书,从来也不干涉。

如今,不少家长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去读课外书,或是闲书,但在白岩松看来,“书无闲”,如果非要定义课外书是闲书的话,也还是一定要读,因为,“不从闲书进,无法从正书出”——一上来就读正书,孩子读不进去,没有乐趣,慢慢地,他就视读书为畏途,不进去了,这就“瞎了”。而从“闲”进,就是为了让孩子从兴趣出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养成读书和聆听的习惯。

白岩松的儿子也是一个书迷。快小学毕业时,白岩松的孩子迷上了金庸,并一口气读完了金庸全集。之后,孩子便对清朝、明朝的历史来了兴趣,便去找这方面的书看。此外,孩子像白岩松一样也喜欢上了摇滚乐,但白岩松对此没有丝毫的紧张,“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不是瞎听吗,有什么用?但是,他在听摇滚乐的过程中,每天翻译一首歌词,英语水平上升得很快。”

谁的成长不是惊心动魄

对于孩子的兴趣,白岩松也从不去刻意地培养,“只有让孩子自由,才能成长得更快。”如今,孩子的兴趣、爱好基本上都是“耳濡目染”的结果,白岩松喜欢看球,孩子也爱看球,白岩松是阿根廷的球迷,孩子小名则叫巴蒂。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白岩松对孩子兴趣的支持近乎于“纵容”。曾有一次,在第二天有课的情况下,他同意孩子在头一天半夜看球,结果是孩子次日放学回家骄傲地告诉他:“我们班没有任何人敢这样。”如今,孩子已经晋升为一支民间球队的队长,白岩松对此有说不出的“开心”。

“请问在人生中,哪有这么好的机会,让孩子感受到不放弃,结果可能会发生改变的例子。课堂上给不了。”因此,即便是在那天,孩子一直到两三点还没睡,但白岩松相信,孩子第二天上课一定比往常更认真。

白岩松相信这样一句话:阅读打开世界,但是运动让人更早地体验到分享、团队精神以及胜败的意义。

外界通常对白岩松有一个误解,就是作为一个全国人民都熟知的“国脸”,他应该不是一个好父亲,他那么忙,哪来时间陪孩子,又拿什么影响孩子?”

白岩松对此不置可否,但他举了个例子,他家里住顶层,每到晚上坐电梯回家。上了顶层后,他都会摁下“1层”,让电梯下去。因为晚上的大多数人都是回家,如此方便其他回家的人,缩短等待时间。后来,白岩松发现,以后每晚回家,孩子非常自然地也有了这个习惯,而他从未跟孩子说过“你该怎么怎么做”的话。

“家长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角色,所谓言传身教,你认为这个年龄的孩子,你天天摁在这儿,跟他讲大道理有用吗?”白岩松问。

孩子中考完的这个假期,白岩松希望他多跑出去玩,让自己放松放松,并开玩笑似地告诉他,“你要是在这个假期学习,我打断你的腿。”突然有一天,孩子跑过来说,“老爸,我特想学习。”“你每天翻译一篇歌词不就行了?”白岩松说。

“你以为天天让孩子学习有用吗?但是反过来,你不让他学习,他再主动要求去学,就是出于一种习惯和乐趣,这样不更好吗?”白岩松说。

谈及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白岩松也常常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事实上,像第一次一起抽烟,一起喝酒这样的哥们儿义气,所谓的坏孩子生活离白岩松也不远。他说,“把任何一代孩子中学时代的成长真相,和盘托出在父母面前的话,一定会让他们感到惊心动魄!”有几个人没打过架,有几个人没偷偷地抽过烟、喝过酒,偷偷地单相思过?白岩松认为,要接受这些,只要它没有变成主体,就没问题,不经历这些“好奇”,被改变,怎么可能成长?成长,就是充满好奇、波折,但也在不断地被校正、改变。

就像很多父母对中学生谈感情问题时所说的,“思想可以很复杂,但行为要简单”,白岩松对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他说,“如果成长永远是一个模式,顺理成章,阳光灿烂,洁白无瑕,那不是成长,那是不合格的文学创作。成长是真实、立体的,也会让人有一些担心,但不出格,守住底线就行。”

猜你喜欢

  • 秦淮八艳之寇白门的三段感情 寇白门嫁给了

    丛残红粉念君恩,女侠谁知寇白门?这是钱谦益为秦淮八艳之一的寇白门所写的诗,而这首诗的名字就叫《寇白门》。在明末清初交替之际,国家动乱,战火纷飞。但这些血腥和炮火,似乎并不能侵染秦淮河畔辉煌的灯火,浸了胭脂水粉的河水。这里欢声笑语。歌舞升平,

  • 王玄策历史功绩 王玄策如何一人灭一国?

    任何一个国家,在治理本国的同时,也无法忽略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因为政治需要,而衍生出官职,如今我们将处理对外关系的部门称为外交部,官员称外交官。而在古代,则称其为某某国使者。如今外交部的各大发言人,在处理对外关系之时,态度较为强硬。特别是

  • 历史上真实的果郡王允礼 允礼最爱的女人是

    《甄嬛传》原本是一本热门的架空宫斗小说,后来小说改编拍摄电视剧。因为整个故事背景与雍正时期相似,所以将整个故事放在雍正朝。所谓宫斗剧,就是宫里的一群女人,为了一个男人,高位以及权力勾心斗角的电视剧。《甄嬛传》虽然主角是后宫里的娘娘们,按理说

  • 中国第一位女侯爷阴安侯简介 阴安侯是谁封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封侯拜相是多少男儿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有的人为了权势,勾心斗角,耍尽心机;还有的人为了上位,攀附权贵,媚眼屈膝;更有人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陷害他人,流血牺牲!只不过,立志封侯的一般都是男子汉大丈夫,

  • 一滴水也是海洋

    假如你有一笔钱,并且打算将其捐出。而将要可能接受这笔钱的有两人:一个是已经富裕的商人,一个是刚够温饱的农民。你将面临怎样的选择呢?毫无疑问,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一定会选择后者。打算把钱捐给农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一下他的物质生活。而很少有

  • 1%的可能也决不放弃

    1857年,年仅20岁的摩根从德国哥廷根大学毕业,进入邓肯商行工作。一天,他从古巴采购海鲜归来,途经新奥尔良码头。突然,有一位陌生人从后面拍了拍他的肩膀,问:“先生,想买咖啡吗?我有现货,可以半价卖给您。”“半价?什么咖啡?”摩根惊疑地盯着

  • 美丁鱼的回游奇迹

    美丁鱼生活在亚马孙河流域,这种鱼全身彩装,美丽无比。但是,它们十分懒惰且毫无坚持力,游动时慢慢腾腾的,遇到障碍物,不是努力超越而是折身返回。每到秋天,美丁鱼便逆流而上,游到西特湖产卵生子。人们不禁产生这样一个疑问:从亚马孙河到西特湖,逆流而

  • 失败是成功的倒影

    你惧怕过失败吗?惧怕它击碎你所有的豪言壮语吗?惧怕它消磨你信奉不已的理想吗?失败固然可怕,可是你若强它就弱,你若硬它就软。其实,失败没什么好怕的,反而能提醒你如何走好脚下的路,将你从阴暗引向光明。有一个航海家,在一次海难后漂到一个小岛上。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