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灌木丛中的小鹿

灌木丛中的小鹿

收录日期:2025-11-20 17:25:19  热度:8℃

有一天,鹿妈妈带着小鹿在山林里觅食,他们一边走一边寻找着各类青草和树叶咀嚼着。
走着,吃着,忽然,鹿妈妈感到一阵凉风从背后吹来,回头望时,她看到一头狮子正向他们扑来。
“孩子,快跑!”鹿妈妈大喊一声,带着小鹿撒腿向前跑去。狮子在后面紧紧追赶。
跑着,跑着,在跑向一段陡峭的山路时,小鹿一脚踩空,掉下了悬崖。
看到小鹿掉下了悬崖,狮子不敢再冒然向前,他小心翼翼地退了回来。
鹿妈妈注视着狮子的动向,还好,狮子没有到悬崖下去寻找小鹿。鹿妈妈推测,狮子是觉得寻找一只掉下悬崖的小鹿,还不如再找一个新的捕捉对象来的快些。看到狮子走远了,鹿妈妈急匆匆地向悬崖下走去。
鹿妈妈在灌木丛中找到了瑟缩着的小鹿。
“孩子,别怕,狮子已经走远了!”
鹿妈妈安慰着小鹿,让小鹿站起来,要带他回家。可小鹿的前腿刚一用力,便又趴了下去。
“孩子,怎么了?”鹿妈妈着急地问。
“妈妈,我的腿好疼!”小鹿皱着眉头说。
鹿妈妈这才发现,小鹿的右前腿摔断了。
“这可怎么办呢!”鹿妈妈不知道怎么才能治好小鹿的腿,她只是不停的用自己的头磨蹭着小鹿的头,以自己亲昵的动作,来安慰小鹿。她知道,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山林里,一只小鹿摔断了腿,也就意味着随时都会失去生命。
“妈妈,你快离开这里吧!”小鹿说,“狮子如果找不到吃的,会到这里来找我的。”
“不,孩子,妈妈不能扔下你不管!”鹿妈妈说,“你别动,我去找点吃的来。”
鹿妈妈钻出灌木丛,找吃的去了。


悬崖下窸窸窣窣的声音引起了一位进山采药的药农的注意,探头向下看时,他发现了这只受伤的小鹿。在来到小鹿身边,检查了小鹿受伤的情况后,药农又急匆匆地走了。
鹿妈妈回来后,小鹿把有人来过的事情告诉了妈妈。
鹿妈妈说:“孩子,别怕,他如果想带走你的话,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我估计他是想救助你!”
“救助我?”小鹿问道,“他能给我治好腿吗?”
鹿妈妈说:“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他们肯定会有办法的。”
说话间,药农又回来了,当看到小鹿的身边又多了一头大鹿时,药农先是一怔,然后便把随身带来的一些带着红色花儿的嫩叶扔给了他们。
“这些东西我们可以吃吗?”小鹿对药农送来的食物感到好奇,同时他也确实有些饿了。
鹿妈妈说:“可以吃,看上去这不是个要伤害我们的人。”
说着,小鹿吃起了药农扔下来的嫩叶。鹿妈妈在吃了几口药农扔下的嫩叶后,又吃起了自己带回来的青草
吃着,吃着,鹿妈妈和小鹿都感到有些倦怠,渐渐的,他们都闭上了眼睛。
不知过了多久,鹿妈妈从睡梦中醒来。
“怎么会睡着了呢?”鹿妈妈睁眼一看,看到小鹿还在睡着,便叫醒了小鹿。
“妈妈——”小鹿已经忘记了受伤的事情,他像往日那样想跳起来依偎到妈妈身边。可一使劲,右前腿又一阵疼痛,他这才想起了受伤的事情。
当他低头看自己的腿时,忽然发现,受伤的右前腿已经被夹板和绷带固定起来了。
鹿妈妈也看到了小鹿那条受伤的腿的变化,她对小鹿说:“这是那个人在帮你治伤呢!”
“他到哪里去了呢?”小鹿向四周张望着,寻找药农。


当看到右前方不远处的一块石头旁时,他看到了一个和善的面孔,此时,和善的面孔正对着他笑呢。
鹿妈妈也发现了药农,她先是一惊,但转而便镇定下来,她走到小鹿身边说:“孩子,别怕,他是个好人。”
小鹿看看自己的腿,又目不转睛地看着药农,似乎在问:“是你给我治疗的腿吗?”
药农明白了小鹿的心思,他来到小鹿身边说:“是我给你治的伤,我担心你们害怕我,不配合治疗,所以没经过你们的同意,就先让你们吃了一种催眠的药!”
说着,药农把小鹿身边几朵没有吃掉的带着嫩叶的红色的花儿拿在手中摇了摇。
看到药农的动作,鹿妈妈用疑问的目光看着药农,似乎在问:“这是种什么植物,为什么吃了会睡觉?”
药农也看懂了鹿妈妈的心思,他说:“这是木菊花,具有强烈的催眠作用,其功效甚至比安眠药还大呢。人或动物一闻其味道就会昏昏沉沉,如果摘一个花瓣尝尝,不久便会晕倒在地,一连昏睡好几天。还好,你们只是吃的嫩叶,没有吃花,不然的话,你们也要昏睡好几天呢!不瞒你们说,有些人家还用盆子栽种了许多这样的花,用来治疗因神经衰弱而导致的失眠呢!”
说到这里,药农指着灌木丛外面对鹿妈妈说:“你去吃饭吧,我会在这里保护小鹿的!”
说着,药农从背包中拿出干粮吃了起来。小鹿则静静地趴伏在药农身边,用好奇的目光看着药农,似乎想从药农的身上知道更多的事情。

猜你喜欢

  • 人杰地灵的故事

    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释义: 杰”,指有杰出才能的人。灵”特别美好的意思。这则成语表示杰出人物在那里出生或他曾到过那里,所以那里就成了名胜之地。

  • 入吾彀中的故事

    彀,音构,原来是张弓的意思,这里借用为牢笼、圈套及就范的意思,入吾彀中”即 是进入我的圈中了之意。例如一个捉麻雀的人,用稻彀放在罗网下来引诱麻雀,当麻雀飞下 来正在啄食稻彀,那人把罗套网一抽,将麻雀网住,便说:这麻雀入吾彀中&r

  • 如释重负的故事

    出处《毅梁传·昭公二十九年》 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释义比喻人在解除某种负担后轻松愉快。故事公元542年,鲁襄公病死,公子调继位,史称鲁昭公。当时, 鲁国的实际权力,掌握在季孙宿、叔孙豹和孟孙三个卿手里,其中以 季孙宿的权力最

  • 入木三分的故事

    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字号逸少,是东晋书法家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看见在他父亲的枕下的前代的《笔说》,他偷来读。父亲说:“你为什么要偷被我秘密收藏的东西?”王羲之笑着却不回答,母亲问:“你看的是用笔法吗?”父看他年年纪还小,担心

  • 人面桃花的故事

    唐代孟桨在《本事诗·情感》记载了一则唐诗故事:博陵名士崔护考进士落第,心情郁闷。清明节这天,他独自到城南踏青,见到一所庄宅,四周桃花环绕,景色宜人。适逢口渴,他便叩门求饮。不—会儿,一美丽女郎打开了门。崔护一见之下,顿生爱慕。第二年清明节

  • 让枣推梨的故事

    南北朝时期,王泰幼年时,祖母给他们分枣子和栗子,他不去参与争抢而是等他们拿完后自己再吃剩下的。汉朝时期的孔融4岁他与兄弟吃梨时,他从不挑大梨吃,而是把大梨让给大人们吃,家人都夸他很懂事。

  • 如坐针毡的故事

    “如坐针毡”出自《晋书?村预传》所附《杜锡传》。它讲的是西晋时候有个叫杜锡的人,学识渊博,性格非常耿直,在做了太子中舍人以后,多次规劝晋惠帝的儿子愍(mǐn)怀太子。愍怀太子不仅不听劝告,反而对杜锡心怀怨恨,便故意在杜锡坐的毡垫中放了一些

  • 人浮于事的故事

    出自《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富贵之事也,宁使人浮于食。”。解释为浮:指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现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事少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