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酒话连篇

酒话连篇

收录日期:2025-11-20 15:13:06  热度:8℃

除夕夜是一家团圆的日子,可偏偏有人不能和家人团聚。这不,叶博是一家小公司的老板,原本正准备回家过年,突然接到一个大客户张总的电话,让叶博在除夕夜陪他喝酒。叶博心中有气,却又无可奈何。要知道,自己和张总明年的合同还没有签,得罪不起啊。

叶博知道张总喝白酒特厉害,而自己酒量不行,他决定找个人陪酒。很快,叶博找到了一个叫阿水的民工,双方谈妥,酬劳五百元。

到了除夕夜,叶博、阿水和张总坐在了一家饭店的包间里。

叶博点了一桌山珍海味,介绍道:“张总,这是我朋友阿水!今晚,咱三个不醉不归!”

张总哈哈大笑道:“既然是叶老板的朋友,也就是我的朋友!来,咱俩先走一个!”话音未落,一杯白酒就下肚了。阿水毫不含糊,端起酒杯立马也干了。就这样,三人推杯换盏,喝得不亦乐乎。

很快,叶博就退居幕后,担当起了斟酒的角色。还别说,阿水和张总的酒量旗鼓相当,不知不觉,各自八两白酒下了肚。这时,气氛也上来了,两人开始称兄道弟。

突然,门外传来敲门声,一个卖啤酒的女孩走进来,微笑着说:“三位老板,不好意思打扰了!请问,你们要不要喝点啤酒?”

张总点点头说:“刚好,白酒喝得嗓子冒烟,先来几瓶漱漱口吧!”女孩很高兴,兴冲冲地拎了几瓶啤酒过来。

张总兴致盎然地对阿水说:“大哥,我先干为敬!”话音未落,就连干了三瓶,看得叶博瞠目结舌。阿水不甘落后,也一下子干了三瓶。张总哈哈大笑:“真是痛快!”

这时,女孩开了一瓶啤酒,朝张总走过去,说:“这位老板,我敬你!多照顾我生意哦!”说完,咕嘟咕嘟喝了个底朝天。

张总见了,非常高兴。叶博也乐了:“小姐,你真是好眼力啊!一眼就看出,他是我今晚最重要的客人!不如这样,大家难得这么高兴,我把话撂这儿了,你只要喝一瓶,我就买一打!”

女孩不禁欣喜若狂:“真的?”

叶博点点头说:“我说话算话!”他搬来一把椅子,让女孩坐下:“先吃点菜,慢慢喝!”

女孩吃了两口菜,又开了一瓶,敬了叶博。最后,女孩开了第三瓶,对阿水说:“这位老板,我再敬敬你!”

阿水有些尴尬,点点头说:“谢谢!”说罢,两人碰了碰酒瓶,同时一饮而尽。连喝三瓶啤酒,女孩的脸涨得通红,分明有些喝多了。

突然,张总捂住脸,失声痛哭起来。叶博赶紧递过去一张纸巾,关心地问:“张总,你怎么了?”

张总擦了擦眼泪,说:“没事!今晚,我太高兴了!兄弟,我对不起你啊!今天是除夕夜,我还把你叫出来。可是,我找不到别人吃年夜饭啊!我虽然有钱,可越热闹的日子却越孤单。你这个人实在,跟你喝酒,我心里舒坦!放心吧,明年的合同继续签!合同呢?”

刹那间,叶博感慨万千。说实话,刚才他还在心里不停地埋怨,要不是为了生意,他才不会来赴约。此刻,他的包里就放着合同呢,就等着阿水把张总灌醉了好签字。但现在,张总说得没错啊!这么重要的日子,他能喊自己出来,那是真拿他当朋友啊。

想到这里,叶博感动地说:“张总,啥也不说了!合同签不签不重要,以后,你只要想喝酒,随时都可以喊我出来!”

这时,桌上又传来了抽泣声。只见阿水和女孩各自靠在椅子上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叶博顿时明白了,阿水和女孩都不容易,不到万不得已,谁还会除夕夜出来挣钱啊?

叶博赶紧安慰那个女孩说:“小姐,你放心!我一定说话算话,买你的酒!”说着,又转过头拍拍阿水的肩说:“阿水,你也放心……”

话音未落,阿水大着舌头说:“叶……叶老板,今天的工钱我不……不要了!”

叶博看了看张总,冲阿水小声说道:“你……你瞎说什么呢?”

此时,阿水已是满脸泪水:“叶老板,谢谢你!一年了,我终于和女儿坐在一起,吃上团圆饭了……”

听到这里,叶博惊呆了。原来,阿水和女孩竟然是父女俩。阿水早年丧妻,独自艰难地将女儿养大。如今,女儿在城里上大学,阿水也跟来打零工,平日里,根本见不着面。年关将近,阿水为了给女儿多攒点学费,便揽下了喝酒的活,对女儿说,今年除夕就不一起吃团圆饭了,能挣五百元呢。而懂事的女儿背着父亲,悄悄做起了啤酒促销,想分担一下父亲的重担。巧的是,父女俩竟然在同一家饭店相遇了。

进门时,女孩就认出了父亲,她知道,父亲在喝酒挣钱。可是,父亲一瓶瓶地喝,女孩十分心疼,这才上前给张总敬酒,希望能替父亲抵挡一下。阿水看着女儿像自己一样喝酒挣钱,却又无能为力,只能不停地喝酒。喝着喝着就醉了,吐露了一切……

知道了这一切,张总反倒清醒了:“原来是这样啊!”

叶博羞得满脸通红:“对不起,张总!我……我很想把你陪好,但酒量有限,就雇了阿水……”

张总叹了口气,说:“别说了!除夕夜你能出来陪我,就说明你真把我当朋友!不怕你笑话,几个月前,老婆跟我分居了,我无家可归,才死皮赖脸地把你喊出来。老婆离开我,就因为我每天喝得醉醺醺的。谢谢你,让我看到了这么温情的一幕,有家才有爱啊!”

叶博点点头,两个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猜你喜欢

  • 更厉害的高手

    我在“台北之音”担任广播节目主持人时,曾经对马英九先生做了一次两个小时的专访。那时候他才从公职卸任,在政大教书。根据经验,在所有的受访者中,政治人物是最保守的。除了他们曾经发表过的意见,你很难从他们的嘴里挖出新的看法或意见。对政治人物来说,

  • 别把脸皮厚不当基本功

    刚入电影圈时,他脸皮特厚。那天,在拍一个富有喜感的片段时,导演要求他表演得尽量夸张。滑稽搞笑。他按照要求去做。拍了一条就通过了。然而,闲下来后,他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儿。于是,他找到导演,说:“我觉得我那段表演不妥,能不能重拍啊?”导演瞪大眼

  • 大师的傻气

    曹禺因23岁创作出话剧《雷雨》而被世人誉为“戏剧天才”。但这位名冠一世的大师级人物在生活中却是既傻又呆。曹禺的女儿万方讲,曹禺极不善料理生活,时常连自己都照顾不了。他冬天穿起衣服来是里三层外三层,三条裤子套在腿上,臃肿得像只狗熊。最让人不可

  • 想做蜻蜓的孔雀公主

    两岁时,她和妈妈来到北京的姨妈家玩。这天晚上,睡得正香的她被楼上的踢踏声吵醒了,于是,她顺着声音,光着脚,睡眼惺忪地爬到二楼,看着姨妈翩翩起舞,那优美的舞姿深深地把她吸引住了。虽然妈妈一再下令不能偷看姨妈练舞,免得姨妈分心。但她无视命令,每

  • 梁晓声:我的姻缘

    我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之后,成为北京电影制片厂文学部最年轻的编辑,曾受到过许多关注的目光。10年“文革”在我的同代人中遗留下了一大批老姑娘,每几个家庭中便有一个。于是同事中热心的师长们和阿姨们,都觉得把我“推荐”给自己周围的某一位老姑娘简直就

  • 驴不懂湖南话

    在生活中,父亲冯友兰是一个很幽默的人。20世纪50年代的一天,父亲参加完土改,坐老乡的驴车回家,赶车的是清华一个湖南籍的教员。到了清华,快到我们家的时候,车翻了,所有人都摔到地上。那个赶车的年轻教员感到十分抱歉,父亲幽默地说:“没关系,这头

  • 金庸:潇洒从容的人生智慧

    “一把菜刀”的比喻有人曾倡议道:“电视和武侠小说中有很多打斗场面,会给儿童和分辨能力低的成人带来不良的影响,应该限制。”对此,金庸的看法如下:“以前有人攻击武侠小说,认为小孩看了会模仿,也上山学道去了。我想这个责任不应该由武侠小说来负,一把

  • 口吃的妙用

    我这一生,功业未立,声名不显,若寻究原委的话,只有一条,就是口才太好了。当了十几年教员,不管上什么课,前脚踏上讲台,不等后脚提上来便开讲,如一股清泉,汩汩流淌,下课铃都响了,还要翻它几个浪花儿。我的课,不用维持秩序,学生们只有惊异,这家伙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