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爸,其实我也想你了

爸,其实我也想你了

收录日期:2025-11-20 20:18:12  热度:10℃

北漂一晃半载有余,我往家中打电话的次数少的屈指可数,即使偶尔打一个电话,我只能只言片语,报喜不报忧,匆匆挂断。低首愧人子,不敢叹风尘。不是我不恋家,也不是我不牵挂我的父母,只是总觉得自己二十多岁的人了,一事无成,愧对他们。

我家有四个孩子,其中三个姐姐,我是家里最小,也是唯一的儿子。父亲在他们这一辈排行老大,当年父亲为了要我这一个儿子,为了让爷爷抱孙子,不顾政府计划生育,吃尽了苦头。回忆童年,那时家里很穷,父亲为了维持生计,曾放过羊,我只记得小时候满院子的圈着大大小小的不知多少只羊,但我不知道寒冷的冬天父亲一个人在荒山野外,多少天吃不上一口热饭。为了偿还政府罚款,父亲把羊全买了,在拼命劳作之余,还要到镇上的煤窑下井。其实父亲很顾家,只是迫不得已罢了。

长大后,我听母亲讲,当时因为超生罚款,家里没钱支付,欠了一屁股债,有人曾劝我父亲将三姐送人,但父亲执意不肯。他说,再苦,扛一扛,咬咬牙关扛过去,把孩子给人了,他一辈子会愧疚不安的。就这样,父亲自己春天到野外开荒,种下了一大片的蓖麻,秋天卖了300元,终于将债务还清了。每当提起这件事的时候,父亲总是笑着说:“我当初的决定是对的,现在一点也不后悔!想想那几麻袋的蓖麻换我一个女儿,值!”

小时候,我十分顽皮,发起脾气来又哭又闹,满地打滚,冲着家里的柜子就是一顿乱踢,至今那柜子上还有我踢下的斑斑痕迹。母亲很疼我,我对她没有惧怕感,但父亲是我的克星,只要他一瞪眼,我就乖乖的不敢胡闹了。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脾气很大,没有少打我。小时候我有什么都是和母亲商量,从不敢接近父亲,尽管我知道他很爱我,但是还是有一点害怕。

我们村里的小学只有一年级到三年级,四年级就必须到乡里上学。我记得那是1997年,父亲骑着自行车将我送到学校,把我安排妥当。当我坐在教室,看着父亲离开那瞬间,拍在桌子上哭了起来。那时候,有一些调皮的同学老喜欢作弄我,我将人家打了。那是父亲第一次被班主任老师叫到办公室,当时我很内疚。原本想父亲会责罚我,但事后,父亲没有打我,也没有发脾气,只是简单地教育我了半天。至此,父亲再也没有动过我一下。我依然记得,那年寒假,校长当着全校学生给我颁发“优秀学生”奖状,当时乡里的好多家长都来接孩子,父亲笑的合不拢嘴。

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老实巴交。因为人品正直,被大队书记看好,成了我们村的村长。父亲为了村里修路、挖井、修学校、建大坝……出了不少力,乡长很喜欢父亲的耿直,一直想提拔父亲,但被父亲拒绝了,后来乡长多次做父亲的思想工作,要求父亲写入党申请。其实,父亲不想当村长,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尽管自己办了好事,村里总有人说三道四。我们村委会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仅凭队里一下空置的土地承包给村民来支撑着,有时候经常将家里的积蓄补贴进去,母亲自然不高兴,为此她没少和父亲吵架。

一晃几年过去,我到省城上大学了,父亲很是欣慰。因为在我们这个贫穷落后的山村,上大学是一件很值得炫耀的事,村里好多孩子初中毕业就相继退学到城里打工去了,我也曾有过这种想法,但被父亲果断地制止了。在大学,我捷报频频:获荣誉证书了、拿奖学金、有助学金了、……我成了父亲的挂在嘴边的话题,也成了父亲的骄傲。一位亲戚曾劝父亲,别供孩子上学了,浪费钱。父亲说:“我尽力就行了,以后孩子成什么样,我没什么要求,至少他不会埋怨我耽误了他!”

父亲常和我念叨,想到我们学校看看,但直到我大学临近毕业的时候才实现。现在想想我挺恨自己,不就是因为自己父亲穿得老土点,不就是因为在学校认识自己的人太多,不就是怕人家笑话……现在想想,真想狠狠地扇自己几个耳光。

去年夏天,我大学毕业,随之就是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其实一切正如我预料,我已经做好充分心理的准备。然而,我无法预料的是,在毕业前夕前任女友和我分手了,当时我几乎崩溃,辞去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一蹶不振几个月,父亲很理解我的心情,虽然他没有钱、也没有关系,但一直在背后安慰我,默默地支持我,鼓励我。

我的发小要结婚了,他的父亲和我父亲交情很深,自然婚礼当日的一切安排都交给父亲负责。那天婚礼,新娘很漂亮,婚礼也很盛大,我也参加了。我看到了正在忙碌的父亲,只是简答的问候了几句,但我从父亲的眼神,隐隐看出了父亲的心思,心里不由一悸。

那天晚上,父亲和我聊得很晚,他当时只是夸奖我的前任女友是个好姑娘,其实,我心里明白父亲想说什么。当每次打电话,问我有没有她的消息时,我总是告诉他没有。我知道父亲一直把她当自家人,希望我们能走到一起,但我只能以再也没有消息来残酷地回答。我想,也许这样父亲会好受点。

离家的距离越远,父亲的挂念就越长。北漂的日子,我没有敢往家里频繁地打电话,只因为自我感觉没有一点成就感,有愧于他对我的期望。当我打到家里电话,他从母亲受手里夺过电话唠唠叨叨半个多小时,我才明白,我对父亲是多么的重要,父亲是多么的爱我。

母亲病倒了,三姐回家照料刚做完手术的母亲。昨晚,三姐告诉我:“咱爸想你了!”我的眼睛湿润了……

爸,其实我想你了,你听到了吗?

猜你喜欢

  •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

    童年时代,鲁迅常跟母亲住到绍兴乡下安桥头外婆家里,后来又到皇甫庄大舅父家里寄居。安桥头、黄甫庄都在绍兴昌安门外水乡,宽狭纵横的河流静静地流过村边。鲁迅喜欢到乡下去,他把那里看作是自由的天地,崭新的世界。因为在这里不仅可以免读深奥难懂的《四书

  • 苏格拉底的故事:人生的真谛

    几个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人生的真谛。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果林边,这时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树枝上沉甸甸地挂满了果 子。“你们各顺着一行果树,从林子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摘一枚自己认为是最大最好的 果子。不许走回头路,不许作第二次选择。”苏格拉底吩咐说

  • 揭秘:西施之死

    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住在西村,因为天生丽质,貌美绝世,远近闻名,所以人们不喊她的名姓,故把这位西村的施家姑娘称作西施。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报杀父之仇,领兵打进越国,俘虏了越王勾践,越王

  • 毛泽东妙语谈胜负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亲赴重庆参加谈判。重庆的文艺界人士邀请他演讲。演讲休息时,有人关切地问:“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你们是否能够战胜蒋介石?”毛泽东略一停顿,很风趣地说:“蒋先生(指蒋介石)的‘蒋’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

  • 牛年出生的十大历史牛人

    牛年马上到了。不免因袭牛年说牛的老套,说一说历史上牛年出生的牛人们。各个生肖年份出生的历史名人都很多,恐怕都得车载斗量,牛年出生的自然也如此。所以择其最有影响的十个人物作为代表,他们分别是贾谊、晁错、汉景帝、霍去病、邓艾、陶渊明、李白、苏轼

  • 诸葛亮自叹不如的三国牛人

    雄才大略的诸葛亮在三国的江湖中笑傲群英,能入他法眼的人才委实不多。然而,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奇才,诸葛亮对之非常看重,不仅费尽周折将其网罗之至刘备麾下,而且由衷地公开称赞说这个人比自己强:“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彻远矣”(见《三国志·蜀书·

  • 竹林七贤谁最败兴?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曹魏末年,诞生了七位非常有个性的名士,他们因为常在竹林中聚会,被后人统称为“竹林七贤”。他们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和阮咸。他们大都崇尚自由,常常聚集在山阳,也就是今天河南修武的竹林之中肆意畅谈,逍

  • 扬州八怪之郑板桥

    郑板桥在扬州八怪中艺术成就高,其诗书画三绝有着极为鲜明的艺术风格。他观竹、思竹,酷爱画竹,不仅竹子画得好,还富有浓浓的人道主义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郑板桥题在 “衙斋听竹图”上的小诗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