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周侗墓的传说

周侗墓的传说

收录日期:2025-11-21 09:38:50  热度:10℃

汤阴县古贤乡周流村是民族英雄岳飞的故里,即宋时的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岳家庄。在周流村三教寺后边,有座高大的土冢,人称周侗墓,相传这里就是岳飞恩师周侗的坟墓。

周侗,亦名周同,汤阴人,生于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卒于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终年79岁。周侗秉性耿直,崇尚气节,文武双全,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尤以善射而闻名。因早年丧妻,一子在抗辽战斗中牺牲,他长期孤身漂泊于异乡。周侗青年时期曾传艺于东京汴梁、河北大名府等地,林冲、卢俊义等梁山好汉皆出自于他门下。晚年,周侗回到家乡,在汤阴周流村三教寺设馆授徒,传习武艺。三教寺位于汤河北岸,创建于唐朝开元年间,是座释道儒三教合一的大寺院,全称“开元三教寺”。三教寺从此成为岳飞练武习射的母校。

少年时代的岳飞,家境贫寒,每天都要牧牛放羊,割草拾柴,烧火做饭,随父下地劳动。岳飞母亲姚氏很重视孩子的文化教育,劳动之余教他读书写字。岳飞天资聪颖,酷爱读书,十几岁就开始阅读《左传》、《孙子》等书,后来还掌握了赋诗、填词、作文、书法的本领。那时,岳飞写字买不起纸和笔,他就用小木棍在细沙上写。晚上读书买不起蜡烛,他就点着柴火当蜡烛,看起书来常常通宵达旦。

自从岳飞和同村的小伙伴汤怀、王贵、张显拜周侗为师后,每天就在三教寺里习练武功。周侗非常喜欢这些孩子,将刀枪剑戟等十八兵器一一尽数相传。在各式兵器中,岳飞最喜欢用弓,有段时期曾专门向周侗学习射箭,进步很快。这一日,周侗、岳飞师徒来到三教寺外的汤河大堤上,周侗当众演习,连发三箭,箭箭中的。该岳飞了,但见岳飞上前一步,定气凝神,引弓搭箭,只听嗖一声,再一看,居然射破了老师周侗的箭筈(kuo,箭尾)。接着,岳飞又连发两箭,箭箭皆中。周侗大吃一惊,欣喜过望,从此对岳飞尤为器重,将自己的全部射箭秘诀倾囊而授,各种武艺无不悉心指导。岳飞经过几年的勤学苦练,箭法精准,臂力过人。18岁时便可挽硬弓150公斤,劲弩(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发箭的弓)八石(每石60公斤),还掌握了左右开弓,百发百中的绝技,以致后来岳家军中不少将士在他的教授下也都成了神射手。

后来,岳飞的姥爷姚大翁又将岳飞介绍于神枪手陈广门下,习练枪法。陈广见岳飞勤奋好学,举止不凡,便潜心传授陈家独门72路枪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岳飞便成为全县无敌的神枪手。

宣和五年农历九月十四日,周侗卧病数月后已到弥留之际。这一天,他把岳飞叫到跟前,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硬弓两张、素白袍一件、红鸾带一条相赠,留下遗言将其葬于三教寺后边。岳飞悲痛万分,准备好衣衾棺椁,遵遗言将恩师装棺入殓,安葬于三教寺西北角,并亲书碑石。为报答恩师多年的苦心教诲,每逢初一、十五,岳飞必要带上酒食、烧纸等祭品上坟祭奠。有时手头无钱,他就当了自己身上的衣服,也要买些祭品。每次上坟,岳飞还要带上恩师周侗所赠硬弓,朝天引弓射上三箭,以表永怀先师传艺赠弓之恩。

猜你喜欢

  • 互不相容

    大师正在一个山村里化缘,突然遇上两个老农吵架,二人互不相让,吵得不可开交,众邻里希望大师能化解他们的矛盾。 大师走上前,问二人为何吵架,其中一个对大师说:大师,实不相瞒,他立的栅栏明显占了我家的地,我让他把地让出来,可他硬说没占。

  • 致命的拥抱

    雄蜂的一生,只为了这一次爱,为了这次爱,它们埋葬了自我。 没想到在徒步即将结束的午后时刻,我们在山中遇见了密集的蜜蜂,蜜蜂在柔和的光线下起舞,有时候会碰触到脸上。 沿山间小路的两侧,是数不清的蜂箱,拐了一个弯,又一个弯。看到

  • 通往奴役之路

    在《水浒》108人中,李逵是最胡作非为的一个,是最天不怕地不怕,心中眼里最没有规矩,随时打破规矩的一个。 按说,这样的人,天生不服管。但是,这样的人,往往又总是怕着一个人,服着一个人的管。李逵在江州牢城营做牢子时,就服一个人管:戴

  • 木炭和沉香

    有一位年老的富翁,非常担心他从小娇惯的儿子的前途。虽然他有庞大的财产,却害怕遗留给儿子反而带来祸害。他想,与其留财产给儿子,还不如教他自己去奋斗。他把儿子叫来,对儿子说了他如何白手起家,经过艰苦的拼搏才有今天。父亲的故事感动了这位从未出

  • 成功的时机

    早年,庙里种了一些黄豆。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小和尚走到地里,一串串饱满的豆荚被小和尚碰得刷拉刷拉响。随后,有些豆荚爆开了,黄澄澄的豆粒蹦得到处都是,豆秸上的空壳则打了卷,像泄了气的皮球似的,很伤心、很遗憾的样子。 小和尚怕糟践了即

  • 小镇的抉择

    瑞士阿尔卑斯山脉山谷深处有一个小镇,小镇居民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农牧民。走近小镇,只见奶牛在青青的草坡上悠闲地吃着草,小黄狗在草坡上撒着欢,蓝蓝的天空洁净如洗,空气中,流敞着沁人心脾的馨香。 这里的纯天然牛奶,是小镇的一大特产。

  • 害群之马

    战国时期,如今河南省的商丘东北不远处是宋国的蒙地,这里出了个跟老子一样出名的大学问家庄周,被人尊称为庄子。他有著作《庄子》传世。庄周很会讲故事,特别会讲寓言故事。害群之马,无疑是指马群中那种调皮捣蛋、不听指挥的劣马。庄子就用害马做典,讲

  • 躺着长不大

    楼下来了个卖牛蒡的汉子,一根一根的牛蒡整整齐齐地平放在农用三轮车上,每根都有一米来长,猛一看起来像山药。因初次见,我不知为何物,就问那汉子:这是什么东西?他说:牛蒡。我问:怎么吃?他说:炖排骨,炖鸡也行,炒着吃也行。防癌、抗癌,很有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