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人生三重境界

人生三重境界

收录日期:2025-11-20 21:48:17  热度:11℃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也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个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永无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却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達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身。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人在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这个时候的人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猜你喜欢

  • 心甘情愿服从

    教官向一班学员讲授领导与管理。他给学员出了一道题目,上面写着:“现在请你来领导本班,令大家全部自动走出室外,切记:要大家心甘情愿。”第一位学员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好回到座位上。第二位学员是这么做的:“教官要我命令你们出去,听到没有?”没人动

  • 香蕉别针

    有位总裁刚刚度过了愉快的一天,因为有一名职员表现非常出色。总裁想马上奖励他,但手边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于是总裁从桌子上的水果盘中拿了一根香蕉,并递给职员以表示他的谢意。一个点子被捕捉住了。这个公司发明出金制的香蕉别针,成了公司里重要的奖励品

  • 听不懂的英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三巨头”在雅尔塔会谈。老谋深算的丘吉尔由于胜券在握,兴致勃勃地和斯大林单独寒暄起来。为了表示亲热,他搬出在访苏前突击学习的俄语,大说特说,热情澎湃。说了一大阵,对方只微笑不答,翻译也哑口无言。正在尴尬之际,苏方翻译打破

  • 崇高的翅膀

    上帝召开一个会议,了解自从赐给了动物们翅膀后,它们是如何使用的。鹰说:我用翅膀,在天空上飞翔,在这个高度里,一切猎物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因此而生活无忧。鸵鸟说:我用双腿在荒漠里奔跑,翅膀从没派过用场,它背负在身上,已成了沉重负担。企鹅说:我

  • 大师的弊病

    鲁迅不喜欢历史学家顾颉刚。顾颉刚是酒糟鼻,鲁迅平日就叫他鼻公。给朋友写信提到顾颉刚时,干脆改用红墨水在纸上点个点儿。俞平伯与朱自清同在一所大学教书时,两人的薪金相同。如果给朱自清加了薪,没给俞平伯加,俞平伯一定会闹将起来,直到也给他加薪为止

  • 改变自己容易

    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他统治着一个富裕的国家。有一次,他到一个离王宫很远的地方旅行。回到王宫后,他不停地抱怨脚非常疼,他以前从未走过那么长的路,更何况他所走的路异常崎岖难行。于是,愤怒的国王向天下发布诏令,让百姓用皮革铺好每一条道路。很明显

  • 逻辑

    有一个学生不太喜欢逻辑学,便去找爱因斯坦,想听听他的建议。“亲爱的大师,我们为什么要学逻辑学呢?它有什么用?”爱因斯坦循循善诱地说:“两个人从烟囱里爬出来,一个满脸烟灰,一个干干净净,你认为哪一个该去洗澡呢?”那位学生脱口回答说:“当然是脏

  • 有风度的报复

    44岁的美国丹佛商人约翰·索尔被仇人用枪击中。之后的很长时间,索尔都在考虑自己的复仇行动。索尔花了六个月来痊愈自己的枪伤,但花了十几年,才使自己的心平静下来。索尔终于在一年之前不再考虑对伤害他的人进行报复行动。“我觉得原谅本身就是一种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