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驼背捕蝉

驼背捕蝉

收录日期:2025-11-20 13:39:51  热度:10℃

驼背捕蝉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小明的男孩,他生活在一个安静的村庄。小明性格安静内向,喜欢独自在田野里捉蝉子,而且他擅长捕蝉。

小明从小就喜欢蝉,他被蝉节奏独特的鸣叫声所吸引。每当夏天来临,他就会带上蝉笼和一些小网子,悄悄地来到树林深处,开始捕捉蝉子。

一天,小明在森林里四处寻找蝉子时,突然看到一个驼背的老人。老人身穿破旧的衣服,看起来非常疲惫。小明好奇地上前询问,老人告诉他自己是一个蝉匠,专门捕捉和饲养各种蝉子的人。

小明听了非常感兴趣,他向老人请教一些捕蝉的技巧。老人耐心地讲解了蝉子的生活习性和捕捉的方法,还分享了一些收集蝉子的经验。

小明听得津津有味,他决定跟随这个蝉匠学习更多关于蝉的知识。于是,他每天都去森林里找到老人,和他一起观察蝉子,解析它们的生活习性,甚至还学会了制作蝉笼和诱蝉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的蝉捕捉技术越来越娴熟。

有一天,小明在森林中捉到了一只非常珍贵的白蝉。白蝉是蝉界的稀有物种,据说只有有缘人才能捕捉到。小明欣喜若狂,毫不犹豫地把它交给了老人。

老人笑了笑,对小明说:“孩子,你的心地纯净而善良。这只白蝉是送给你的奖赏。”小明感激地接过白蝉,他明白这只白蝉对于自己来说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考验。

随着时间的流逝,小明成为了村里最著名的蝉匠。他每天带领着一群蝉匠徒弟,教授他们捕捉、饲养和研究蝉子的技巧。村庄里的人们都被小明对蝉子的热爱和才华所打动,纷纷前来学习蝉艺。

小明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成为了一位著名的蝉学家,研究出了许多有关蝉子的新知识,为蝉类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年老后,他回首往事,深深感叹当初遇到驼背老人的那个奇妙的夏日。

就这样,小明从一个喜欢驼背捕蝉的男孩,成长为一位崇尚蝉学的专家。他以自己的热情和才华,将蝉子的美妙世界带给更多人认识和探索。

结束。

猜你喜欢

  • 方十亭的故事

    方十亭,方十亭,一身赤胆赛关公。只因临岐去催粮,回来碰上宋贼后人。为救百姓挺身出,杀得宋兵吓断魂。力尽刀缺遭围困,浓眉倒竖尽了忠。这几句歌谣,眼下能唱的人不多了;可是方十亭”的故事;还有许多老年人知道啦。传说,方腊义兵退到洞源里

  • 无底洞的故事

    前头坑,后头山,山连山,牛角尖,抬头望,一线天。这首民谣说的是朱池岭的无底洞。无底洞不偏不倚,正好在建德、淳安、分水三县交界的地方。为什么叫它无底洞”呢?说来话长。宋朝方腊起义,他的妹妹百花公主,带了义军去攻打杭州,一路上进展十

  • 洪肥猫的故事

    青溪县洪家庄,有个大财主。大家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据说他是状元洪伦的子孙,有钱又有势。他生的肥头肥脑,逢人总是笑,可做起事来一肚子毒。人们当面称他洪老爷,背后却唤他洪肥猫”。那一年,方腊起义的消息传到了庄里,大家都乐坏了,就单

  • 百花公主的故事

    九十九个姐妹这一年,宋朝皇帝要选宫娥彩女。圣旨一下来,那怕是山里角落,也闹得鸡飞狗跳。那时,青溪乡下有个姑娘,她长得不胖不瘦、不高不矮,那个好看呀,就象一朵刚开放的山茶花。这姑娘山里长,山里大,从小跟阿爸在深山野岙里打猎。她拉得开三百斤的硬

  • 方腊火把阵赚兵器

    方腊在大闹洪家庄、猛战血污岭之后,威名大震,四方八角的穷兄弟们都赶来投奔他。狮子滚雪球——越滚越大,十来天工夫,就聚集灌一万多人。一万多人,就要一万多把刀枪。这么多的刀枪,一下子到哪里去办呢?大家都为这修路事着了急。

  • 血污岭的故事

    血污岭,从前叫做箭门山。箭门山有一个向外的山口,可以通到山中。西面有大王尖、照山、桃屏山,是帮源、梓桐源、塘坞源这三条源流的总口。这一带地势险要,许多人又叫它小三峡”。方腊起义军就驻扎在那里。有一次,宋朝廷派了蔡遵和颜坦带领三千

  • 托天赐袍

    方腊起兵不上几天,就有好几万人赶来聚义。方肥、方七佛、方六佛、方五佛和童古兄弟是在洞源里跟方腊滴血结盟、誓同生死的七兄弟,他们看着眼前这般光景,都劝方腊:大哥,兵要有主,将要有领,目前兄弟千千万万,不可没有个主!我说大哥,为天下大计,你索性

  • 方腊智取青溪

    传说方腊世代都住在青溪县碣村,家里有漆园,就在离碣村不远的万年镇开了一片漆行。性格豪爽,喜欢结交有血性的穷朋友,乡亲们有什么为难的事,没有不找他帮忙的。有一年,青溪县发生了大旱灾,老百姓收不到一颗粮食,只靠野菜树皮过日子。可是青溪县的县官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