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姥姥的蚊帐

姥姥的蚊帐

收录日期:2025-11-20 19:28:13  热度:7℃

1962年,我妈第一次走出小乡村,背着被褥卷,搭汽车,转火车,再汽车,从河南出发,去武汉上大学。半个月之后,她写信给她的妈、我的姥姥:“同学们都有蚊帐,我没有。”姥姥回信:“蚊帐是什么?”

我妈详详细细写给她:“一种很稀很稀的棉布,和床一样长一样宽,高度比两张床之间的距离多一些。”没尺子,估计她用“厘米”做单位,姥姥也不懂得。我妈是用线量的,三根长线就是三个尺寸。

没画图吗?蚊帐有一面是要开门的——我想象出每晚从帐下钻过的狼狈,不画图怎么说得清?已经荣升姥姥的我妈,戴着老花镜在穿针走线改造购物袋,口气里有小小的得意:“当然说得清呢。姥姥可不是你,比你明白多了。”

就这样,那年新棉花下季的时候,姥姥纺线,织“很稀很稀的棉布”,裁剪,缝纫。总之,暑假结束,我妈再上学的时候,行李里有她小小的自矜:她,也有蚊帐了。

我上大学时我妈把这床蚊帐“传”给了我。我接受它,像五四“文青”娶指腹为婚的童养媳,打心眼儿里就不想要。它孔眼大,疏疏落落像蒸馒头用的笼屉布,充满了“只防大蚊不防细虻”的君子作风;最重要的是,它太旧了,土布已经灰得发黑。

有一次,一个外班女生来寝室逛,我听见她向人打探:“那是谁的床?看着好脏。”我很愤怒,却没法向人解释:它不是脏,它只是积了太多水洗不净的历史尘埃,是故纸堆、旧窖藏、米烂陈仓的色调。

它很快就拉了大口子,大概是被我一屁股坐上去了,布质已朽,经不住我的吨位。我带回家给我妈过目:确实不堪用了。全无心肝地弃之。

直到现在,我才意识到,我抛掉了这世上最后一件沾有姥姥手泽的事物。

大学是不是非得有一架蚊帐?我妈当年的行为,算不算虚荣心作祟,和00后们向家长要“爱凤爱拍”是不是一个性质?我猜我姥姥没想那些,她的想法很简单:我们没有,这不丢人,也不是啥光宗耀祖的事。人家有,我女儿也可以有。输人不能输阵,在她能掌控的世界里,姥姥尽她所能,竭她所有。她的爱与尊严,全在这一针一线里。

猜你喜欢

  • 芙蓉千载吊忠魂

    芙蓉千载吊忠魂芙蓉山,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境内,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这座山峻峭险峻,云雾缭绕,被誉为“南岳小秦岭”。在这座山上,有一段感人的故事,讲述了芙蓉山的芙蓉峰上发生的一件事情。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一个寒冬,中国发生了一次战争。

  • 过年的来历

    过年的来历过年,是中国最重要、最喜庆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人们都会欢聚一堂,举家欢庆,辞旧迎新。那么,过年的来历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据史书记载,过年的底蕴源远流长。相传,在古代的

  • 猪倌

    猪倌从前有一个聪明勤劳的农夫,名叫刘宇,他在一座小村庄里拥有一间小猪场。这间猪场可谓十分繁忙,因为刘宇是村里唯一一位倌(gǔ)猪的人。刘宇从小就喜欢动物,尤其是猪。他觉得猪聪明、可爱,而且养猪是个可以带来丰厚利润的生意。因此,他决定将精力放

  • 英丽的壮锦

    在远古的时候,有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那里被称为“英丽的壮锦”。这里是一个被世人遗忘的角落,藏匿着许多神秘而动人的故事。据传说,古老的英丽的壮锦是由远古的仙人所创造。仙人将自己的智慧和灵感融入到锦绣之中,使每一幅锦绣都具有独特的故事和魔力。

  • 崇祯测字

    崇祯测字崇祯,是明朝末年的最后一个皇帝,他在位的时候,正值明朝政权岌岌可危,东北地区的农民起义势力日益壮大,政治腐败和经济萧条问题严重,整个朝廷陷入动荡之中。面对这样的局势,崇祯如坐针毡,他时常感到身世艰难、前途未卜。于是,他决定找一位智者

  • 田母的传说(仡佬族)

    田母的传说(仡佬族)在仡佬族的传统文化中,有一个独特而神秘的传说,那就是田母的传说。这个故事讲述着一个勇敢而坚韧的女孩,她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和族人,迎接着一场艰难的考验。从古老时代起,仡佬族人就居住在云南的山区,生活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中

  • 鱼包菲菜的故事

    鱼包菲菜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小镇,这个小镇的人们都非常喜欢吃鱼和蔬菜。尤其是一道名为“鱼包菲菜”的特色美食,更是受到了大家的追捧。这道美食是由一位年迈的厨师发明的。他名叫胡大师,是这个小镇上最有名的厨艺高手。胡大师以其独特的料理技巧和丰富的菜品

  • 牡丹花仙

    牡丹花仙在远古的时代,有一个美丽的国度,名叫花仙国。在这个国度里,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花仙统领。而春天的花仙就是牡丹花仙。牡丹花仙是美丽的仙女,她穿着一袭绚丽的花瓣裙,头戴一朵盛开的牡丹花冠。她的头发如丝绸般柔顺,散发着花香。她拥有无比的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