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花瓶里的桔子树

花瓶里的桔子树

收录日期:2025-11-20 12:06:21  热度:9℃

兔子小米是一只美丽善良的兔子,看见谁有困难,它都会想办法帮助。兔子小米帮小熊邮递员送过信,帮小狗卖过冰糖葫芦,帮鸭妈妈寻找过小鸭子,帮小猫咪找过医生……

兔子小米看见那些孤独的躲在石板上的种子,也会把它们带回家,种在花盆里。渐渐地,兔子小米的家,成了一个大花园:杜鹃花、牵牛花、菊花、腊梅花……每个季节都会有美丽的花儿盛开,表达了花儿们对小米的感谢之情。

这一天,兔子小米又发现了一粒种子,它孤独地躺在一块大石头上,痛苦地呻吟着。

“亲爱的种子,你愿意和我一起回家吗?”兔子小米问。

“啊,亲爱的兔子姐姐,你愿意把我带回家,真是太好了!”种子说。

兔子小米把种子带回了家,放在桌子上。桌子上有一个花瓶,里面插着一株水培吊兰。兔子小米正忙着准备花盆,在花盆里放土的时候,种子用尽全身力气,蹦进了花瓶里。

“呀,你不可以呆在里面,这么多的水,会淹死你的。”兔子小米想把种子从花瓶里捞出来。

“兔子姐姐,你就让我呆在花瓶里吧,我太口渴了,也太需要~个朋友陪伴。”种子说。

“兔子姐姐,就让我陪着它吧,在来这里之前,它一定生活得非常孤单。”吊兰说。

“好啊。”兔子小米说。

噢,种子太口渴了,它“咕咚、咕咚”喝着水。种子喝足了水以后,吊兰的根须轻轻一托,就把种子托出水面来。

“吊兰姐姐,我就呆在这里,和你作伴,好吗?”种子说。

“好啊好啊,你老是这么泡着,是发不了芽的,你就生活在我的怀里吧,既能吸收到养份,又不至于被水泡坏。”吊兰说。

就这样,种子和吊兰生活在一起了。兔子小米精心地照料着种子和吊兰,不让它们缺水和缺养料,经常把它们移到窗台上去晒太阳,还会经常和它们说话,给它们讲好听的童话故事。

兔子小米和吊兰都没有想到,这真是一颗神奇的种子,仅用了一个月的时候,它就完成了发芽,展叶,抽枝,开花,结果。当初那粒小小的种子,长成了一棵桔子树,这棵生长在花瓶里的桔子树,树上挂满了红灯笼一样的桔子,桔子们散发出来的清香,萦绕在兔子小米的房间里。

兔子小米和吊兰真是太开心了,它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它们仅仅给予了一点点爱心,种子就长成了一棵硕果累累的大树。

猜你喜欢

  • 寄往天堂的情书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地震,无数人在这次地震中失去了亲人,家住宫城县气仙沼市的菅原文子就是其中之一,相濡以沫38年的丈夫菅原丰和在此次灾难中离世,令她悲痛不已。菅原文子夫妇在气仙沼市沿海地区经营一家酒店,地震发生时,夫

  • 爱情原本是小事

    苏尘第一次看到她的时候,是七年前的中学开学典礼。她就坐在校长左边的第四个位子上,不偏不倚,正对着他的视线。那一年,她刚从师范毕业,来到这所偏僻的北方小城的中学任教。苏尘,是她的第一届学生。她从温润的南方来,皮肤有着北方女孩少有的象牙白的颜色

  • 最后的金黄

    在一场觥筹交错的宴会上,手机响了,坐在我右边的妇人接听,她语调畅快地说道:“一切都已安排好了吗?很好,很好。记得提醒旅行社,给我安排一辆轮椅啊!”收线之后,转过头来,微笑地对我说道:“我下个月到韩国旅行。”说这话时,她一脸的皱纹就像石缝渗入

  • 遥远的风景线

    人生路上,有许多令人流连的风景与我们擦肩而过,匆匆中,沉荷在记忆里的不只是风景的美好和故事的感人,更多的是人生的领悟、生命的灵动以及对生活的渴望和未来的想往。人生应有快意之境,融痛苦和执着为伟岸;人生应入睿智之林,铸生命和希望为傲岸。一步步

  • 烦恼的来源

    说过去有个大富翁,家有良田万顷,身边妻妾成群,可日子过得并不开心。挨着他家高墙的外面,住着一户穷铁匠,夫妻俩整天有说有笑,日子过得很开心。一天,富翁小老婆听见隔壁夫妻俩唱歌,便对富翁说:“我们虽然有万贯家产,还不如穷铁匠开心呢?”富翁想了想

  • 两个大苹果

    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来自家庭和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的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两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

  • 那个抽屉的秘密

    有一对夫妻彼此信任,信箱是分开的,彼此都不过问信件的内容。妻子平常都锁着抽屉,丈夫觉得有点心胸狭窄。有时候他会看见许多的幻影,看见她与另一个人,在房间跳舞、聊天、睡觉……从结婚开始,抽屉至少锁了二十年,她,为何要一直锁着抽屉?难道有什么事不

  • 爱情如沙

    明天就是我的婚礼,我若有所思地问母亲:“妈妈,婚后我该如何掌握自己的爱情?”母亲微笑着,弯下腰缓缓地从地上捧起一捧沙子。沙子温顺地躺在母亲手中,松松软软,像一捧滋养万物的沃土,不散落,不流失。忽然母亲将双手紧紧一攥,即刻沙子四溢,纷纷从指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