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别把理想摆在书柜上

别把理想摆在书柜上

收录日期:2025-11-20 18:10:37  热度:9℃

这位老太太,很有意思。95岁,美国堪萨斯州人,名叫诺拉,奥克斯。

她有这个想法时,已近耄耋之年。老伴先她而去了,子女也都长大了。孤寡的生活,令她窒息。于是,她对子孙说,要继续年轻时没完成的理想上大学!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满堂子孙,皆以为她是在开玩笑。她的想法,差点让周围的人笑掉大牙。不是吗?这样的老人,本该是要坐享清福、颐养天年的。然而,她却一意孤行。

这个玩笑,最后竟成了一个奇迹。

她开始每天前往社区大学听课。理想让她比前来听课的普通学员更勤奋、执著。一天6小时的课,她可以抄半本的笔记。一个月里,她可以读4本书。社区大学4年的课程,她只用了两年多就修完了。这期间,她先后读了近100本书,涉猎面包括哲学、宗教、历史、经济、旅游学等。

她终日以书为伴。书,成了她的新伴侣。在书的海洋中,她身心愉悦,乐此不疲。这使她的心头,感到了未曾有过的幸福。

就是这种幸福,让她不断地翻动书页,在拥挤的教室里,在昏黄的台灯下,在天寒地冻的日子里,在酷热难耐的时光中她得到了更多的幸福,理想也离她愈来愈近。

由于在她所就读的社区大学里有很多课程均无设置,使得她要在周围的几所社区大学中来回辗转,疲于奔波。在孙女亚历山德拉的帮助下,她从社区大学转到了离家160公里孙女就读的学校海斯堡州立大学,继续攻读所剩课程。

她终于进入了梦中的象牙塔。高大气派的学院建筑大楼、激情四射的开放性课堂、精深博大的学术研讨让她感到如沐春风般的温馨,如入殿堂般的神圣。两周后,她很快就以刻苦、幽默、可爱和朴实。打消了老师对她能否跟得上课程的疑虑,并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与赞赏。她的到来,为课堂增添了活力。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老师提供第一手难得的资料,解老师的燃眉之急;她能在课堂上为同学讲述生动的历史故事,赢得满堂喝彩。

她也遇到过困难与尴尬,比如:视力和记忆的下降,影响她的阅读与积累;还有她的年龄,常让其他系的同学误以为她是老师:最糟糕的一次,在一个公共科目考试时,监考老师迟迟未来。恰巧那天她也来迟了。她一进门。一些其他系同学不禁大喊:嗨,老师,您迟到了。立刻引起哄堂大笑。

大学给她知识,而困难与尴尬让她坚强。越有知识,人的心灵就变得越豁达、坚韧。

她打破了吉尼斯纪录,成了世界最年长的大学毕业生。这一年,她已是95岁高龄。

据报道,奥克斯大学毕业后,还打算去旅游或者在社区大学继续选修其他课程。然后,再去游船上找一份工作,给游客们说书。

看到,这,我不禁咋舌。我不知道旁人的感受怎样。但至少对于我而言,望尘莫及。

工作7年后,我不禁想起,大学毕业时,在众同学和老师面前,豪言要考研的人,当生活稳定了,衣食无忧了,思想却日渐迟钝,脚步徘徊在灰色地带,不肯越梦想的高地一步。结果,考研的书,却在书柜上蒙尘、泛黄

于是,我的理想,只能摆放在书柜上。

我很钦佩这位老人。报纸上登了一张她的照片:花白的头发,穿着羊毛T恤,右手举着笔,仰着头,戴着眼镜,微笑而自信地听着课。

猜你喜欢

  • 铜人记

    张全是个老实厚道的人,除了会种地,别的什么也不会了。可又逢这几年连续干旱,地里也长不出多少粮食,把租子和税交完,有时候连吃的也剩不下。单身一人到四十岁,才有个寡妇愿意跟他搭伴生活。那个寡妇很苛刻,但张全能忍让。他虽然家里穷得可怜,却心地善良

  • 巧嘴媒婆

    古时候,有位姓苏的媒婆号称天下第一嘴,她曾自夸没有她保不成的媒、拉不成的线。这一天,有位穷小伙子慕名前来求苏媒婆替他保媒。苏媒婆头不抬眼不睁地问:小伙子看上那家的姑娘了?”首富的杨员外千金。”小伙子一句惊人。啊?&r

  • 粽子王的故事

    端午节是中国古老而传统的节日,始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传说,有一天,屈原在江边遇见渔夫。渔夫对屈原说: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会弄到这等地步呢?”屈原说:许多人都是肮脏的,只有我是个干净的人;将许多人都喝

  • 黄乒乓告状

    黄乒乓的一亩三分地被张财主的地紧紧包围着,显得很单薄,张财主便找上门来说,老黄啊,你瞧,你的地和我的地搁在一块分不清谁是谁的,干脆你把地卖给我吧。”那可不行,”老黄斩钉截铁的说,我们家三代都种这块地,怎么能卖呢。&r

  • 月老换亲

    从前,有两对夫妇,比邻而居,经常见面。天长日久他们彼此间开始羡慕对方的伴侣,甚至觉得对方的伴侣更适合自己。于是他们一起来到月老庙抱怨说:我们的婚姻开始就是一个错误,希望您能从新给我们安排伴侣令我们幸福。”他们的祈求正好被前来查看

  • 曾雅彦草鞋写“一”字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人写字都是用毛笔,没有听说用草鞋写字的。但在泰和却流传着曾雅彦用草鞋写字的故事。曾雅彦(1425——1503)又名曾彦,字子美,泰和沙村南坑人。明成化戊戌年(1478)状元及第历任翰林院修撰、南京翰林

  • 丢鸡

    刘二是个非常小气又爱占便宜的人,常常借邻居东西不还,偷拿街坊东西无赖说成自己家的,久而久之街坊邻居都怕了他,见面都躲着他走。这一天,刘二家隔壁新搬来一户人家。刘二鬼头鬼脑地趴在院墙上看,发现新邻居家的鸡笼没关好,一只母鸡跑了出来。他眼前一亮

  • 烧书做饭

    古时候有位家里很穷的孩子,拜当时一位有名的学者为师,学习做学问。可是孩子来了几天,学者只教他做一些农活,却不教他怎么做学问,孩子不免有些心急。他看见学者的书房有很多书,就偷偷地拿了一本读了起来。学者见孩子不做农活拿着本书念念有词,于是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