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养蛇

养蛇

收录日期:2025-11-21 01:35:18  热度:12℃

作为寝室里的老大,他有个难题要处理。

老四不知从哪里搞来了一条蛇。

一条拇指粗细,两米多长的蛇,通体漆黑,眼睛血红。

老四很喜欢这条蛇,天天抱着它睡觉,没事就把它盘在胳膊上走来走去。

难题就是——只有老四喜欢蛇,寝室里的其他人都反对老四在寝室里养蛇。一再劝说无效之后,他带着兄弟们狠狠揍了老四一顿,并且用晾衣杆,挑走了那条蛇。

从此之后,老四不再跟他们说话,偶尔看着他们,也带着怨毒的气息。

他们也再没见到过那条蛇。

然而他却能感觉到,蛇并没有走,它还在这个寝室里。

尤其是夜里,万籁俱寂的时候,他几乎可以听见它在地上爬行时,鳞片和地面摩擦的声音。有几次,他甚至梦见自己被那条黑蛇缠得透不过气来……

他渐渐无法忍受这种感觉了,决定找老四谈一谈。

“那条蛇没有走对不对?你把它藏在寝室里了对不对?”

老四不安地绞着手指,一言不发。

他放缓了语气,“老四,都是自己兄弟,没什么好隐瞒的,上次我们也过分了些……你只要告诉我,你把蛇藏在什么地方了,我绝对不会追究,还会说服其他兄弟同意你养蛇!”

老四忽然诡异地笑了,“大哥,蛇,蛇就在这里啊!”

这个瘦削的男孩扭动着身躯,身体渐渐发黑,血红的双目,紧紧盯着他——

“上次你们扔掉的,是老四而已啦!”

猜你喜欢

  • 望梅止渴的故事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

  • 亡羊补牢的故事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 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

  • 闻鸡起舞的故事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

  • 卧薪尝胆的故事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战争。越国被吴国打败,越国勾践被夫差俘虏。后来,吴王夫差释放了勾践,让他回到了越国国都会稽。勾践在坐卧的地方吊了个苦胆,夜里躺在柴草上,面对苦胆。每天吃饭时都尝尝苦胆。总扪心自责:"你忘了会稽大败之辱吗?"就这样

  • 望洋兴叹的故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何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的浪涛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向东流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 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

  • 妄自尊大的故事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 (马援),囚辞归,谓嚣曰:“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 意东方。” 释义 形容人狂妄地夸大自己,以为自己了不起,轻视别人。 故事 马援,字文渊,茂陵人。东汉初年,刘秀做了皇帝,称光武 帝。当

  • 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 万死不辞的故事

    出处: 《三国演义》第八回 蝉曰: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又不敢问。今晚又见行坐不安,因此兴叹,不想为大人窥见。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释义: 意思是虽然有一万次死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故事: 东汉末年,朝政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