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目不识丁

目不识丁

收录日期:2025-11-20 19:07:45  热度:12℃

《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唐宪宗时,幽州节度使张弘靖,部下有两个“从事”,一个叫韦雍,一个叫张宗厚。两人仗势欺人,横行霸道,品性非常粗暴恶劣。他们常吃喝玩乐,直到深夜才散,还要让侍卫人员大队兵马,前呼后拥地护送他们回家,灯笼火把照得满街通亮,闹得鸡犬不宁。他们一不高兴,就拿士兵和百姓当出气筒,随意打骂,耀武扬威,无法无天。

有一次,他们喝醉了酒,又对士兵大骂起来:“现在天下太平无事,又不打仗,你们这些饭桶,有什么屁用!能拉得两石的弓,还不如识一‘丁’字……”这话明摆着是侮辱士兵,讥笑他们没有文化,只有些粗力气,任人指挥打仗卖命,平时貌似什么用处也没有。士兵们听了这些话,非常气愤,背地议论纷纷,恨之入骨。

恰巧这时又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张弘靖收到一笔犒赏士兵的经费,他从中贪污,并私分了一部分。士兵们知道后,都怒发冲冠,更加不能容忍,于是一起造反,把韦雍、张宗厚都杀了,还把张弘靖抓住,关了起来。此外,也把他的住处团团包围。因为全体士兵和下级官吏齐心一致,获得了当地老百姓的全力支持,上级衙门和朝廷没有办法,只好把张弘靖降职调走,这才息事宁人。

“目不识丁”这句成语,由此产生。由于“丁”字是很简单、很容易认识的一个字,如果连“丁”字也不认识,当然是文化水平极低的了。所以,不识字的文盲,往往被称为“目不识丁”,或“丁字不识”“不识丁字”“不识一丁”。

此外,令有一说,“目不识丁”之典,出自《晋书·苻坚传》。太元七年(公元382年),苻坚宴群臣于前殿,奏乐赋诗。秦州别驾姜平子所献诗中有一“丁”字,但下面的竖钩写成竖,成了“丅”字。苻坚不认识,问是何字,姜平子回答说:“臣丁至刚,不可以屈,且曲下者不正之物,未足献也。”苻坚听了非常高兴,将姜平子擢为上第。其实姜平子将“丁”字写错了,他自作聪明所写的“丅”字,乃是古“下”字。姜平子不知此为古字,苻坚本一粗人,当然也不知为“下”字,所以还褒奖了姜平子一番。

猜你喜欢

  • 小觑90后的苦头

    我像看动物园猴子那样看着新来的90后同事陶果果。90后是一个被指为“非主流”的群体,在“性爱低龄化”、“脑残”、“叛逆个性”、“炫富”等行为下,他们被打上“垮掉的一代”的标签。说实话,我不喜欢陶果果。可是人力资源部喜欢,把她招了进来,还安排

  • 养房保姆和她的87个“孩子”

    沈云清是个文静的女孩,娃娃脸,皮肤白皙,看起来像学生妹,而她做养房保姆已经有一年多。这一年多,她和同伴专心伺候着87个“孩子”。大学毕业,她竟然成了一个管家1986年,沈云清出生在山东威海。2002年她的家乡银滩被批准为国家4A级景区,小渔

  • 个性求职,来一场无声的毛遂自荐吧

    赌气的设计,成就一番事业2008年7月,秦怡诺和两位同学被分派到同一家公司实习,本来讲好都去销售部做调查市场和产品推广之类的工作,可到最后,秦怡诺被调到后勤部,理由是,她身材偏矮偏胖,看上去像个中学生,也没其他人漂亮。“这叫什么借口呀!销售

  • “装忙”:职场生存新哲学

    近来,“装忙族”日渐流行,成为职场中颇具数量的人群。装忙的究竟都是些什么人?为何要装忙?何以会愈演愈烈?在竞争激烈的职场,“我很忙”成了许多职场人士的口头禅,而不忙的人仿佛是可耻的。为了自己能树立一个积极的职场形象,为了能适应职场的生存法则

  • 老板给的幸福感

    最近和好几位身价不凡的上班族聚会,她们有的即将因为公司上市而跟着身价水涨船高,有的则是转换跑道。一位被视为华丽上班族代表的IT界女高管,居然毫无迹象地递出辞呈,理由是将赴国外学习蓝带厨艺,震撼公司人事。这些人起了驿动之心,并非对现状有多么的

  • 职场必学第一课

    著名美籍华裔作家王鼎钧先生,在非常年轻时就进入职场。不过,由于当时年纪小,涉世未深,他对所经历的一切都懵懂无知。直到有一天,上司给他上了一课,才在刹那间启发了他的心智,让他迅速成长起来。“上课”的经过是这样的:上司先派王鼎钧跟一位来访的客人

  • “消灾避祸”

    而实际上装低姿态,对某类人来说,不仅是成功的阶梯,有时还是消灾避祸的手段。商人王彤,曾经盛极一时,后来锒铛入狱。数年后,他告诉记者,在监狱里他有很多时间学习和反省。有一件事,他断定和日后的命运轨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很大的官员在办公室等

  • 复职内幕

    宣布马总“双规”那天,办公室副主任胡天在场。没几天,办公室主任张军也被局纪检小组请去,说是要了解些情况。机关楼里的人们心里都明白得很,马总出事,办公室主任还能脱了干系?再说平时马总同张军称兄道弟,好得像一个人似的。接替马总职位的杨总,是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