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七步成诗

七步成诗

收录日期:2025-11-20 23:53:22  热度:11℃

三国时期,有一位名叫曹植(字子建)的人。他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着名诗人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今天下共分一斗”。由此不难看出他的才华横溢。

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子,小时侯随军奔波,直到13岁才在邺城安定下来。此后他与当时着名文学家王粲、徐干,陈琳、刘桢等人写诗作赋,名声很快就传播开了。在曹操的几个儿子中,曹植是最有才华的,曹操也因此想“废长立幼”,立曹植为太子。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曹植也并非完美之人。他常常因好酒、任性而误事,出了不少差错,使得曹操无法接受,对曹植很是失望。但是他的哥哥曹丕善于察言观色,笼络人心,终于被立为太子。曹丕即位以后,唯恐几个弟弟与他争位,便先下手为强,夺了二弟曹彰的兵权,又逼四弟曹熊上了吊。此时就剩下老三曹植,曹丕深恨之,几次想加害于他。

有一次,因为一件小事,曹丕趁机命令曹植在大殿之上走七步,然后以“兄弟”为题即兴吟诗一首,但诗中却不能出现“兄弟”二字,成则罢了,不成便要痛下杀手。曹植明知道哥哥是故意刁难自己,但曹丕如今是皇帝,也只能唯命是从。想到迫害自己的人是自己的亲兄长,曹植感到异常悲愤。他在踱步之间成诗一首:“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皇帝曹丕听了这首诗,感到很羞愧,没下得了手,只是把曹植贬为安乡侯。“七步成诗”的成语便由此而来。

曹植文学造诣颇高,但他始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可如此一来,就容易招致皇帝的猜忌和迫害。这种情境下,曹植便在自己的诗文作品中描写了大量美丽的女性形象。比如《洛神赋》《美女篇》《南国有佳人》等诗歌,其中的女性不仅漂亮,有才华,而且品行高洁,富有理想,以此委婉地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世说新语·文学》

猜你喜欢

  • 吏部郎偷酒

    西晋时期,官僚腐败,出现了一批颓废官员。他们放荡不羁,饮酒作乐,互相调笑,把政务搞得一团糟。吏部郎毕卓好饮酒,声称:“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便足过一生。”有一次,他听说自己的邻居有好酒,心里便惦记上了,坐也想,卧也想,甚至觉也睡不实。后来

  • 亡国皇帝讥讽奸臣

    晋初的贾充原先在魏主曹髦的手下当官。他依附司马昭,充当司马氏篡魏的爪牙。公元 265 年,他亲自带领军士,闯入魏宫,杀死了曹髦,并拥立司马炎当了晋朝的第一个皇帝。为此,贾充得到司马炎的重用,被封为高官。偏是这位贾充干了坏事后不知回避,常常哪

  • 君子之约

    东汉时期的孙策,在神亭的地方与一敌将太史慈相斗。二人都摔下马来肉搏,最后还是双方兵马上来把二人分别救了回去。后来,在芜湖山中,孙策用埋伏的计策把太史慈抓获。他十分赞赏太史慈的武艺,就主动为其松绑。太史慈十分感动,表示愿意投降。孙策笑问道:“

  • 真假曹操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平定了北方,当了宰相,真是远近闻名。生活在北方塞外的匈奴人也知道曹操很厉害,于是派使者到许昌拜见,以示通好。听说匈奴来使求见,曹操多了一个心眼。原来曹操个头中等,长得也不魁梧。为了震慑远人,曹操想了一个办法,他叫自己的一

  • 蒙骗不了的皇帝

    汉昭帝继位的时候只有 8 岁,他遵从父亲的遗诏,由老成持重的大将军霍光辅政。时间一久,另外一些人便对霍光忌恨起来。以左将军上官桀和长公主为首一伙人便想方设法陷害霍光。有一次,霍光出去检阅羽林军(保护皇帝的禁卫军),又把一个校尉调到自己府里工

  • 玄武盾计剿湖匪

    在潘阳湖旁边有个古清镇,镇里有一家胡记药店。这天一大早,药铺的老掌柜胡三揉着眼睛刚打开药店的柳木房门,就见一个头戴斗笠,赤着双足的中年人急匆匆地走进了药店。这个中年人一身的鱼腥味道,很显然,他是个渔夫。这个粗眉大眼的渔夫名叫周铁叉,周铁叉走

  • 蒋介石的延安之行

    1947年3月13日,蒋介石轰炸延安。14日,胡宗南指挥7个师15万兵力,大举向陕北进犯。3月19日晨,在南京官邸的电讯员终于收到了蒋介石久盼的胡宗南从前线发来的捷报,喜形于色地报告说:“胡部进占延安城。”蒋介石接到电报一看:“我军经7昼夜

  • 玉门关

    古时候,在甘肃小方城西面,有个驿站叫马迷兔,又叫马迷途。商队从边陲于阗运玉到中原都要经过此地。这里的地形十分复杂:沼泽遍布、沟壑纵横、森林蔽日、杂草丛生。每当运玉石的商队赶上酷热天气上路时,为避免白天人、畜中暑,总是喜欢晚上凉凉快快赶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