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德国人为何不发飙

德国人为何不发飙

收录日期:2025-11-21 08:30:58  热度:9℃

常出门的人难免遇到火车、飞机误点。前些日子,国航某航班在某国际机场因天气原因推迟起飞,一位来自国内公务考察团的女士去和工作人员“理论”,态度蛮横。强词夺理。在旁等候的几个德国人大惑不解,他们说,航班因天气情况误,最属“不可抗力”,大家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只要航空公司做好善后工作——让旅客吃好、睡好,没人会为此大动肝火。

我问这几个德国人:“你们怎么看待由于航空公司原因而耽误行程的事情?”一位英文流利的德国人说:“能做的就是遵守纪律、服从领导。”那位德国人解释说:“你想,在这种情况下,你一个乘客,怎么会比航空公司更了解整个航线的天气状况和飞行情况?在‘不可抗力’下,作为乘客,你要无条件地服从航空公司的决定,因为他们的决定是从全体乘客的利益和生命安全的角度出发的。”

德国人素以讲秩序、守纪律闻名。最近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小事,更加深了我的这种印象。我家邻居老郑夫妇最近回了趟国。从我们这个小镇去法兰克福国际机场,必须坐一个半小时的火车。为了保证不误机,他们提前5个小时从家里出发。然而,这趟火车在距离法兰克福国际机场五六十公里的地方突然停车。

车上坐的基本上都是赶飞机的人,火车停了,没有人说一句话。火车停了约20分钟的时候,火车广播里突然传采用德语、英语播出的列车长讲话,大意是火车出了事故,请大家自带行李下火车,沿铁路到前方约两公里处的一个小村子,那里有汽车等着,将大家送到目的地。

那么多德国旅客,居然没有半句怨言。大家二话不说,迅速从行李架拿下行李下火车,沿着满是石子的铁道,排着长长的队往前赶,其中不乏白发苍苍的老人。老郑夫妇在飞机起飞前一个小时赶到了机场。

在无组织、无领导、无熟人的情况下,能否有组织、有纪律、理性地对待突发事件,也许才是对一个民族和一个人素质的真正考验。


猜你喜欢

  • 美国报界泰斗栖身树上

    在美国,作为《今日美国》的创始人的阿兰·纽哈慈,如今是干尼报业集团的董事长,掌管着 88 家报纸,16 家电台和 10 家电视台。他拥有一架私人飞机和五座房子,还有在弗吉尼亚的马场和内华达州的山中疗养所,然而,他觉得这些地方都不是真正属于自

  • 南希·里根的辛酸童年

    南希·里根曾饱经生活的创伤。这一切要追溯到她不幸的童年岁月,实际上,她当时正被自己的双亲所遗弃,而寄养在亲戚家中。医生直言不讳地对伊迪丝说,她女儿的一只眼睛也许会瞎掉。这位年轻的母亲一听此话,便怒火中烧,说道:“要是那只眼睛睁不开,我将杀死

  • 白岩松读书的故事

    白岩松出生在内蒙古一个边远小城,8岁那年,父亲不幸辞世,母亲用坚强和隐忍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平时给人印象总是不苟言笑的白岩松,小时候却是个淘气包,常常惹妈妈生气,被妈妈打。白岩松每天至少要挨两次打,要不然,连他自己都会感到奇怪。由于太贪

  • 霍金读书的故事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

  • 李四光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李四光是农村中一位穷教书先生的儿子。他的祖父母更穷。他们是蒙古族,不知道是由于什么原因,在清朝光绪年间,沿途乞讨,流落到湖北黄冈的回龙山旁。回龙山,蜿蜒起伏,气象不凡。人们传说回龙山原有九条龙蛰伏在这里,后来都乘着云雨回到龙宫去了,独有那第

  • 父亲的道歉

    邓小平(1903-1997),四川广安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父亲邓文明是个精力充沛、乐观向上,喜欢社交的人

  • 林肯最幽默的美国总统

    林肯是美国历任总统中最具幽默感的一位。早在读书时,有一次考试,老师问他:“你愿意答一道难题,还是两道容易的题目?”林肯很有把握地答:“答一道难题吧。”“那你回答,鸡蛋是怎么来的?”“鸡生的。”老师又问:“那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老师,这已

  • 一条腿的四星上将

    弗兰克斯少校躺在死气沉沉的病房内,凝视着圣诞树发呆。这本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候,而弗兰克斯却伤感不已。7个月前在柬埔寨时,一块手榴弹片戳进了他的左腿。医生已确定为他做截肢手术。弗兰克斯毕业于西点军校,在校时是棒球队队长。他曾下定决心终身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