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唐太宗的第一功臣

唐太宗的第一功臣

收录日期:2025-11-20 16:42:04  热度:10℃

1

机会总是留给具有超凡判断力的人。是的,杜如晦就是一个具有超凡判断力的人。

当他看到隋朝贵族李渊从太原一路攻城略地拿下长安的时候,他知道机会来了。他毫不犹豫地投到了李渊的阵营。

要建大业,必得人才。此时的秦王李世民虽然年轻,但深谙此道。所以他将杜如晦召到了自己帐下,给他安排了一个军队文职。

一段时间过后,杜如晦的工作很出色,得到了顶头上司李世民的肯定。

但是,此时的杜如晦在李世民阵营中并非不可或缺的角色。李世民广揽人才,各种能力突出的人都有,所以他并没有过多留意杜如晦。

李渊建立唐朝,立李建成为太子,但在统一战争过程中,李世民的势力越来越强。

为了不让李世民威胁到自己的太子地位,太子李建成采取抽调外放李世民人马的措施,以削弱李世民的力量。他说服李渊,将李世民帐下一批谋士外放,杜如晦也在外放名单中,职位是陕州长史。

当时李世民并不在乎杜如晦,所以就同意将他外放。正当杜如晦要到陕州上任的时候,李世民最重要的谋士之一房玄龄得知了这一消息,他非常吃惊,立即面见李世民,向他陈说其中厉害。

房玄龄对李世民说:“秦王府中任何人都可以外放,唯独杜如晦不可以。此人身怀辅佐帝王之能,如果您不愿意一生都做寄人篱下的藩王,那你一定要留下此人。”

李世民听了房玄龄的话,仔细回想杜如晦在秦府中的工作表现,深以为然。他急忙赶到李渊宫中说情,无论如何要留下杜如晦。

此时江山未定,过多削弱李世民对大唐统一天下不利,所以李渊同意了李世民的请求。

2

这次事件以后,李世民才真正重視杜如晦,杜如晦正式进入李世民的高级幕僚圈。

在大唐的统一战争中,杜如晦一直跟随在李世民身边,为他出谋划策。他充分发挥了他的判断能力,对房玄龄提出的方案进行分析判断。李世民按照他的判断进行抉择,从来没有失手过。所以,李世民越来越倚重杜如晦。李世民所作出的所有决策,几乎都有杜如晦的参与。他和房玄龄一起成为李世民的左膀右臂。

唐高祖武德四年,李世民设文学馆,杜如晦是重要成员;玄武门兵变,杜如晦是重要谋划人和参与者。

在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斗争白热化的时候,杜如晦、房玄龄再次被调出秦王府。

此时唐朝已经基本统一,为了平衡太子与秦王的关系,唐高祖李渊态度非常坚决,任凭李世民如何求情也不松口,他甚至下令:“此二人不得再出入秦王府,违令者斩。”

李世民决定发动政变的时候,安排长孙无忌,一定要想办法将杜如晦和房玄龄两人召入秦府,参与具体细节的谋划。于是,在长孙无忌的安排下,杜如晦、房玄龄二人悄悄化装成道士潜入秦王府。可见李世民对房杜二人的信任和依赖。

3

玄武门兵变成功,李世民被立为太子,杜如晦被任命为太子左庶子,总管东宫兵马。

玄武门兵变成功后,李世民对帐下官员进行封赏,杜如晦和房玄龄居第一。

大将李神通、丘师利等人愤愤不平,对此意见很大。李神通对李世民说:“房玄龄、杜如晦不过是刀笔之吏,我等率兵厮杀,胜利之后,凭什么把他们的功劳放在首位?”

李世民解释说:“之所以将房玄龄与杜如晦排在首位,是因为他们有运筹帷幄、安邦定国的功劳,可比作汉朝的萧何。他们虽然不上战场厮杀,但是他们出谋划策,指挥全军获取最终胜利。”

从此,杜如晦功臣第一的地位便被确立下来。

不久,李世民顺利即位,成为唐太宗,改元贞观,杜如晦受封蔡国公。

贞观二年,李世民让杜如晦做检校侍中,兼任吏部尚书。

贞观三年,杜如晦代替长孙无忌任尚书仆射,与房玄龄一起辅佐朝政,“良相”之称由此而来,历史上也留下“房谋杜断”的千古美誉。

猜你喜欢

  • 方腊开库门

    有一年七月,天上有两个月光景没有下雨,晒得地裂禾枯,遍地焦黄,稻谷颗粒不收。穷人家日子难过,而青溪县的粮库却装得满满的。村邻们熬不住,都来找方腊。方腊说:办法有一个,不过大家要齐心。”村邻们说:只要不饿死,刀山火海都会蹿。&rd

  • 方腊闹官卡

    早先,碣村一带老百姓都是靠种漆过活的。一担漆卖出去,就得向官卡交纳许多许多漆税。万年镇官卡里有两个税差。一个管过秤的姓勾,老百姓来交税,被他一称两称,一担漆便变成两担了,人家叫他狗估估”;一个管收钱的姓寇,老百姓来交税,被他一算

  • 花宝石的故事

    传说方腊祖籍在安徽歙县。大概在方腊曾高祖时,歙县闹起了大灾荒,他曾高祖逃荒到浙江来,在淳安桐树坞那个山秃秃里落脚安家。他们祖祖辈辈,开山辟地,靠种植漆树和桐树过活。方腊还学会一手出色的箍桶手艺。因此年年农闲时节,他总挑上箍桶担子,四出到各村

  • 武松智斗飞蜈蚣之谜

    武松虽是一介武夫,为人处世全凭着一身正气和刚直,路见不平则拔刀相助,义不容辞。但他并非全无心计,只知拼杀蛮斗。在民间就流传着武松粗中有细、败中取胜的故事。却说,武松在十字坡辞别了菜园子张青和母夜叉孙二娘之后,一个人往二龙山慢慢而行。这一晚,

  • 梁山泊的由来

    梁山起义轰轰烈烈,人物故事引人入胜,各种各样的传说很多。关于梁山泊的由来,也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早年间,这里没有山,也没有水,生着一片好大的松树林子。林子里住着两兄弟俩,哥哥叫白虎,弟弟叫青龙,从小死了爹娘,小兄弟俩孤苦伶丁,相依为命。白

  • 方腊打“野猪”真相如何

    方腊在帮源洞七星聚义,用计杀掉了本村富豪方有常、方熊之后,扯起了农民起义的大旗,提出了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口号,杀富济贫。穷兄弟们人人喜笑颜开,个个磨拳擦掌,都盼着义军早日杀出帮源洞,攻打青溪城。帮源洞附近有个洪家庄,庄里有个

  • 高俅之谜

    高俅是何许人?古代踢毽运动健将也。此人确实有。王明《挥尘录》有介绍,《水浒》的描写大体相同,只是作了艺术加工,把他写得比原型更坏,更让人讨厌,而省去他笔札颇工”这一优点。看来,当个文官秘书之类,他还是称职的。让他陪着踢球,更是不

  • 公公难媳妇

    从前,有个财主非常吝啬,但运气好-年娶了三个儿媳妇,大媳和二媳都是有銭人的千金,五体不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细皮肉嫩除了吃穿什么都不晓。唯独三媳是穷人家女儿,从小节衣束食,勤快能干,皮肤粗糙又有点黑过门后常遭公婆的白眼。过去的女子一旦出嫁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