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制冷大王”陈和贵

“制冷大王”陈和贵

收录日期:2025-11-20 14:48:49  热度:11℃

虽然有“制冷大王”之称,但在陈和贵的回忆中,自创业以来,他几乎没有享受过一天“无忧无虑、怡然自得”的快乐日子,“真是边喘边行,跌跌撞撞”。

86岁,应该是白发苍苍而齿牙动摇的年龄。然而,眼前这位86岁的企业家虽然一头白发,却精神矍铄,言谈之间还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这就是浙江籍台湾企业家陈和贵,A股上市公司国祥股份的掌门人。

与此同时,原已退隐的陈和贵,却在85岁高龄的时候再次回乡投资,希望能在这片他无比熟悉的土地上重新找回昔日的辉煌。

心力交瘁

“当时,国祥公司的财务困难得几乎是十个瓶子只有六个盖,根本挪不过来,每天都有一堆的事情要忙、要烦!”就在2003年年底,陈和贵以为自己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却从大陆传来了浙江国祥制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即将在A股挂牌上市的消息。这大大激励了陈和贵,也让他坚定了回家的脚步。

然而,上市后,国祥营运状况却开始走下坡路。自决定在大陆上市,国祥就开始拓展大陆内销市场,主攻品牌市场,内销比率也蹿升到营收的九成。只是没想到进军内销市场,却遭逢惨烈的价格流血战。2005年,公司营运开始出现亏损。

从技术水准来说,国祥处于领先地位,拥有中国最大制冷压缩机产品测试中心、中国第一家开发成功的核电厂专用空调主机、中国第一家承造四千四百吨中央空调(杭州国贸中心)等。但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国祥上市后有两个重大决策失误,让其元气大伤:一是在上虞建设医院,虽然当地政府提供便宜的地皮,但是经营医院并非国祥的专长,这项投资最后中止,国祥损失将近两千万元人民币。另一个失误,是把上虞工厂迁往上海,期间有大约半年时间无法正常进行生产,极大地影响了出货。2007年的营收,预定要达到4亿元,最后只做到3亿元。

在此期间,心力交瘁的陈和贵决心退出。2006年,陈氏父子签署《股权转让协议》,陈和贵作价2700万元将自己所持有的27%公司股权全部转让给儿子陈天麟,把公司在大陆的业务全权交给陈天麟处理。

但陈天麟显然也无力回天。2009年6月,国祥发布公告称,陈天麟将自己所持有的全部公司股份3000多万股转让给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

重回大陆

然而,陈和贵并没有就此放弃在大陆的事业。这或许和他一直以来的故乡情结有关。

“1991年,叔叔就有心回东阳投资办实业了,但由于交通环境、投资项目等原因而一延再延。”陈和贵的侄子陈俊健说。上世纪90年代,国祥所产的制冷设备主要销往上海、天津等大城市。那时候陈和贵每次从杭州机场回东阳都要花费很长时间,他认为东阳交通不够便利,会增加运输成本,不适合办实业。尽管东阳历任市委、市政府领导都与他有过接触,但他始终认为回乡投资的机会不成熟。

1993年,陈和贵首次到大陆投资,在石家庄创办了国祥运输设备有限公司,为轨道交通的车辆提供专业的空调设备。同年,他又在浙江上虞创办了浙江国祥制冷工业有限公司。国祥生产的“王牌冷气”迅速打开市场,成为大陆最大户式中央空调和最大风冷式热泵机组及螺杆式冰水机组制造厂商,也是全球三大列车空调制造厂商之一。然而,回东阳投资始终是陈和贵的心愿。

对于陈和贵来说,回乡创业,一半是出于浓浓的思乡情怀,一半是出于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带来的机会。

“我忘不了快乐的童年,忘不了家乡的馒头焐肉和肉馅汤圆。”这是陈和贵描述的他在台湾时的心境。就在台湾开放大陆探亲的第一年,陈和贵即携家眷回乡探亲。“当时风急雪大,一路颠簸,从杭州到东阳,整整走了7个小时。”但即使如此,依然不能阻止陈和贵每年回乡的步伐。86岁高龄的陈和贵如今已经不能流利地用东阳方言交流,但是每当听到亲切的家乡口音,他都会露出会心的笑容。

故乡的召唤

近几年来,随着回乡次数的增多,特别是甬金、诸永等高速公路的开通,陈和贵对家乡的看法不断改观。前年有一次,陈和贵路过金华,金华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东阳市委书记张仲灿恰好在金华开会,问他要不要去见个面,他说:好。没想到,得知消息的张仲灿第一时间赶过去看望他,这让陈和贵十分感动。有感于家乡人民的期望,陈和贵再一次坚定了回乡投资的念头。他对儿子说:“我年纪大了,再不回去投资,就没有机会了,而且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已经成熟。”

陈和贵在故乡东阳投资的浙江思科国祥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800万美元,项目占地约70亩,生产中央系统空调产品以及冷冻货柜等,目前已投资1.6亿元。浙江思科国祥制冷是东阳引进的第一家台资企业,而陈和贵也为思科国祥带来了台湾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让其更具竞争优势。

借大陆东风

事实上,在A股市场折戟,并不是陈和贵遭受的第一次失败。在“制冷大王”成功的背后,有的是一系列的挫折。

这么多倒霉的事,一次次发生在陈和贵的身上,他却依然坚持自己是“受命运眷顾的人”:“有得就有失,有失就有得。而我也常常用这句话自我安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就是这样的心态,让陈和贵在很多艰辛曲折面前挺了过来。

回顾创业以来40余年的风雨历程,陈和贵认为国祥就像他这个“劳碌命”的创始人一样,赚了又赔,赔了又赚,永远没有很宽余的钱财,但40年来也未曾退过一张支票。“公司的财务副总老讥我爱借大陆的东风、借家乡的东风。”陈和贵半带自嘲地说,“希望这一次,在故乡的土地上,可以让我再一次借到东风。”

猜你喜欢

  • 菩萨奴李从厚简介 李从厚怎么死的?

    李从厚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三位皇帝,为后唐明宗李嗣源的第三子,母亲为昭懿皇后夏氏,小字菩萨奴。李从厚自幼受到李嗣源的宠爱,李嗣源登基之后,不久就封为宋王。不过虽然得父亲喜爱,但是李从厚并不是当时最有力的太子人选。李从厚长兄李从荣获封秦王,担

  • 裴寂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说动唐高祖李

    裴寂,字玄真,与唐高祖李渊交好,是唐朝著名宰相。裴寂五岁丧父,据说他像一个成年人那样哭得伤心,后来由兄长抚养长大,家中贫困。裴寂年轻时步行到长安,半路上经过华岳庙,裴寂想到家中贫困的情况,就进庙叩拜,许下心愿:神明在上,我的家里现在很穷,使

  • 曹操的生父是谁?曹操真的是西汉丞相曹参之

    奸雄曹操到底是什么身世呢?有人说他是西汉丞相曹参之后,也有人说他与曹参毫无关系,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曹操那扑朔迷离的身世。曹操的亲生父亲名叫曹嵩,他是东汉末年一位宦官收养的儿子,曹操之所以会和曹参扯上关系,就是因为这位宦官其实才是真正的曹参之

  • 大唐剑南节度使韦皋简介 韦皋为何在其位二

    大唐名臣韦皋,于唐德宗贞元元年出任成都尹、御史大夫、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是唐德宗宠臣,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名声都不错。六十岁因病去世之后,朝廷追赠太师,上谥号忠武,蜀地则很多人在家中挂有其画像祭拜。但是后世鲜有人知道,在韦皋担任剑南节度使

  • 后周大将韩通的生平简介 韩通是怎么死的?

    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以后,许多后周的臣子都顺势拥戴他,唯有后周大将韩通坚决不肯向赵匡胤低头,还试图组织军队抵抗赵匡胤。从赵匡胤成功建立了宋朝来看,韩通显然没有成功,那等待他的结局是什么呢?是被赵匡胤杀死,还是被赵匡胤收服?韩通,又被称作

  • 纪信的生平简介 纪信是怎么死的?

    刘邦打下天下以后说,他之所以能得到天下,萧何当居首功!但是,刘邦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当年有一个人代替他被项羽活活烧死,如果不是那个人,刘邦不可能活到建立西汉。那个人的名字叫做纪信,秦朝时期做过县令。对于刘邦身后那帮开国功臣,世人大多只知张良

  • 萧瑀的生平简介 萧瑀是怎么死的?

    萧瑀是南朝梁明帝萧岿第七子,他的姐姐是隋朝第二任皇帝隋炀帝杨广的萧皇后,出生于后梁帝王之家的萧瑀自幼就受到父兄长辈的呵护,在无比优越的环境中长大。至九岁时,萧瑀被封为新安王,后来跟随兄长萧琮入隋,定居长安。杨广还是晋王的时候,迎娶了萧瑀的姐

  • 曹真到底有多厉害?曹真是怎么打败诸葛亮的

    曹操一共有三个养子,曹真就是他三个养子当中最厉害的一个,他到底有多厉害,恐怕诸葛亮是最清楚不过的了,毕竟诸葛亮在他手上连吃两次败仗。诸葛亮北伐时,曹真曾力挫诸葛亮。太和二年,诸葛亮北伐,接连收服了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当时魏明帝曹叡御驾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