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无言的悔恨

无言的悔恨

收录日期:2025-11-21 11:40:46  热度:9℃

如果逝去的都能重来,如果忏悔能减轻对无辜者的伤害,也许就不会有这份——

大学毕业那年,因为没有靠山,我进了一家电脑配件公司的成品车间。而同学陈娟却在当官亲戚的出面下坐进了办公室。那一天,我为命运的不公咬牙切齿,也对当官的人无端生出一份鄙视与憎恨。

由于成品车间员工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我这个年轻的大学生便被委以了重任——担任搬运班组组长。

刚从技校毕业分进公司的吴凡在员工中比较突出。就在我有些看好他的时候,有人告诉我:“你看他从不在人前摆谱,他的爸爸可是堂堂的卫生局局长呢。”什么?他居然是局长的儿子?听到这样的消息无异于给了我当头一棒。

心中那个尚未痊愈的伤口再一次被拉开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莫名地,心里对他徒增了许多的怨与恨。

“哼!局长的儿子又怎么了?”我在心里愤愤地想,“我还是个名牌大学的本科生呢。”

由于我的“出类拔萃”,不到3年的时间,我从班组长一路提升至人力资源部经理,真正拥有了一种“呼风唤雨”的感觉,但是,埋在心底的“积怨”始终让我无法释怀。后来,有一件事终于让我“淋漓尽致”地“教育”了一下吴凡,也抚慰了我那颗曾经受伤的心。

那是一个飘雨的日子。工地上,工人们正冒雨将一批货物搬运上车。就在这时,危险发生了。由于路滑,前面的一个工人摔倒了,沉重的货物一下子压在了后面来不及躲闪的工人身上……

当得知险情赶到现场时,我看到了一个后来无数次在我梦中重现的画面:个头不高的吴凡抱着浑身是血的工人向面包车奔去,脸上的表情痛苦而恐慌,汗水和着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滚滚而下……

我在那一刻忽然就拿定了主意——这次决不轻饶他!后来,公司领导在研究处理意见时,我提议为了严肃公司纪律,开除作为班组长的吴凡。

就这样,在我的别有用心下,吴凡走了。那天,在公司的楼道上,我遇到了他,他投来了让我至今不能忘记的仇视的目光。

3年后有人告诉我:吴凡15岁那年,父母就离婚了。他一直是与母亲相依为命。吴凡被公司解聘后,他们母子离开了这个城市,开始了居无定所的生活,日子越发艰难。他去建筑工地打过工,在街头卖过水果。至今连媳妇也没娶上……

听了这人的话,无边的悔恨漫过我的头顶。我难以原谅自己,是我的自私毁掉了吴凡。而今,我不求他的谅解,只希望他能知道,从此后有一颗忏悔的心永远在他身后默默地为他祝福,祝愿他从此幸福快乐!


猜你喜欢

  • 等待成功

    1927年6月,美国有一个穷困潦倒的年轻人带着他的新婚妻子来到旧金山谋生,他们在这里开起了一家冷饮店。事实上,这个店只是在一家面包店隔开了一角而已,根本不能算是店,只不过是个冷饮摊,而且只卖汽水。后来因为全球经济衰退,没多久,他们的冷饮店被

  • 1元店

    1990年,他跟随着数百万淘金者来到珠江三角洲,却发现这里早已经人满为患。没有技术,年龄又偏大的他想到工厂打工都找不到肯接收他的单位。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少,他的绝望在渐渐加重。几年下来,大多数和他一样激情满怀去淘金的人刹羽而归的时候,他的1元

  • 低地的价值

    加州海岸的一座城市中,所有适合建筑的土地在不断的开发中都已经被开发,并被予以利用,城市的地皮不断飙升着。面对城市一边满是陡峭小山和另一边因为地势太低而每天都要被倒流的海水淹没一次的土地,一些开发商常常无奈地连连感慨。一天,一名叫杰克的普通职

  • 身旁的机遇

    她是一家机关招待所的服务员。因为是下岗后的再次就业,她很珍惜这份工作。一天,一位客人叫住她,让她帮忙到街上买一块香皂。她不仅有些紧张起来,以为是自己粗心疏忽,忘了给客人的房间配一次性香皂了,便急忙向客人道歉,并表示马上就补上。客人笑着解释,

  • 拔掉心里的草

    有一天,机遇老人忽发奇想,来到一座城市,将一块金砖、一块银砖、一块铜砖依次摆放在人行道上,然后笑眯眯地隐身躲了起来。不久,一个行人走过来,看到摆放整整齐齐的三块砖心想,一定有诈,于是走了。又一个西装革履的人走过来,一边走着一边对着手机说着什

  • 执著的力量

    有这样一个孩子,因为父母双双早逝,自幼就开始了贫病交加、无依无靠的生活,尝尽了人生艰辛。为了养活自己,他不得不到一家印刷厂做童工。虽然环境很苦,但喜爱看书读报的他还是非常珍视这份工作。一天,他在一家书店的橱窗前看到一本书,他伫立在书橱前,贪

  • 打不垮的信念

    明朝末年,史学家谈迁经过20多年呕心沥血的写作,终于完成明朝编年史——《国榷》。然而,他没有高兴多久,就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夜里,小偷进他家偷东西,见到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

  • 行不在服

    墨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道德家。有一天,墨子的弟子报告墨子说:“先生,外面有一个穿着儒生服装的人请求与先生相见。”墨子说:“请他进来吧!”一会儿,那个人跟随墨子的弟子进来。他复姓公孟,信奉儒家学说,是孔子弟子的弟子,人们尊称他为公